界炮鎮

界炮鎮

界炮鎮位於東經109°7′,北緯21°3′。西臨北部灣,北接廉江市安鋪鎮,距遂溪縣城40公里。北潭港集漁業貨運於一體,水陸交通四通八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界炮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廣東省湛江遂溪縣
  • 下轄地區:下轄21個村(居)委會,187條自然村
  • 政府駐地:界炮鎮府前路1號
  • 電話區號:0759
  • 郵政區碼:524391
  • 地理位置:西臨北部灣,距遂溪縣城40公里
  • 面積:116.5平方公里
  • 人口:7.8萬人
  • 方言:雷州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機場:湛江機場
  • 火車站:遂溪火車站
  • 車牌代碼:粵G
鄉鎮概況,建置沿革,區域人口,基礎設施,經濟狀況,2003年,2010年經濟,經濟特色,文化狀況,特色產業,農村建設,人口數據,

鄉鎮概況

海上直航廣東、海南、廣西和越南諸港,距北海59海里,距海口120海里,與越南隔海90海里。陸路是雷州半島到防湛公路和黎湛鐵路的最近口岸。現有漁碼頭、貨運碼頭各一個,200噸泊位42個,護岸碼頭3800米,堆場面積34000多平方米。北潭港“供給養”等後勤設施配套齊全,可泊600噸以內的各類船隻。漁業是北潭港的重要經濟支柱,現有大小漁船280艘,其中大功率漁船140艘。

建置沿革

原屬遂溪縣第二區,1953年析出另改設第十一區。1957年析為界炮、老馬、周靈三鄉。1958年春並三鄉為界炮鄉,同年秋撤鄉改設東風公社。1959年春合楊柑區稱紅旗公社。1961年秋撤紅旗公社恢復界炮區。1986年12月撤區建鎮。2003年北潭鎮併入。
地形土壤
地勢平緩,砂質土壤,共有耕地6.5畝。海岸線長21公里,已建蝦池382畝。

區域人口

下轄21個村(居)委會,187條自然村,其中182條為革命老區村莊。農業人口6.8萬人。

基礎設施

圩區面積108.5公頃,主要道路8條,總長10.8公里,總面積16.5平方公里。水運發達,海運可至海南、廣西北海等地;陸路交通方便,可通湛江、廣州、欽州等地。有3.5萬伏變電站1個,鎮區綠化面積2.25公頃。基本實現村村通電、通路、通郵、通電話。

經濟狀況

2003年

2003年全鎮農村社會總產值4.2億元,農業總產值2.8萬元;農作物面積117788畝,其中糧食麵積52738畝,總產量14101噸,經濟作物面積42610畝,總產量118264噸。大力推廣良種,水稻、甘蔗、蠶桑、北運菜良種覆蓋率有較大提高,產生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大力發展畜牧業和養殖業。全年累計生豬出欄量為57791頭,肉重4470噸;對蝦養殖業為主的漁業總產值用萬元。全鎮有非公企業398家,產值1.4億元。全鎮運輸業收入為709.8萬元,建築業收入1385.6萬元,商品批發零售和飲食業收入2638.5萬元。

2010年經濟

2010年全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達8.1億元,比2006年同期(下同)對比,年均增長16%。其中農業總產值6.37億元,增長6.83%;工業總產值6.59億元,增長23.1%;固定資產投資17139萬元,增長78%;財政收入251萬元,增長25%;農民人均純收入4225元,增長13%。全鎮經濟呈現發展較快、效益較好、運行平穩、活力增強的態勢。
2010年該鎮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工作,認真落實縣政府有關工作要求,積極尋求適合本地經濟發展路子,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五年來,全鎮招商引資工作取得喜人的成績,2006年、2009年分別引進遂溪縣恆固有限公司和遂溪縣新宇華貿易公司,對鎮辦的兩間水泥廠進行技改,使企業重現生機,兩家水泥廠年可生產水泥近30萬噸,產值達8000多萬元;2008年引進資金1500萬元建設北潭口岸,目前正在辦理相關報批手續;2010年3月,引進台灣商人投資近500萬元在界炮內角村承包土地300多畝種植花卉,有效改變我鎮農業種植模式;投資480多萬元的南山養雞場於2010年2月底動工興建,截至目前7條雞舍已全部投產;引進資金成立“遂溪縣創豪水產養殖有限公司”開發北潭萬畝蚝田,第一期計畫開發3000畝,投資1500萬元,截止目前止已投入資金800多萬元,投放蚝苗900多畝。此外,我鎮繼續抓好特色工業的扶持力度,使全鎮13家海肥生產企業健康發展。
2010年實現“畝產噸糖田”基地4個,面積2萬多畝。二是推進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切實抓好外運菜、海水養殖、蠶桑、禽畜養殖等基地建設,通過實施基地示範帶動,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努力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2010年,全鎮以辣椒為主蔬菜種植面積1.7萬畝,其中芒溪、山家、老馬、龍塘、坦塘等地已形成連片種植;截止目前建成規模以上的生豬養殖場18家,散戶養殖600多戶,全鎮從2005年五年來共出欄肉豬近50萬頭,其中柯達坦養殖場、界炮食品分公司等兩間養殖場達國家級標準化建設,年可出欄肉豬3萬多頭,生豬養殖業走在全縣前列。正大公司於2008年在金圍村建成養雞場1個,占地面積4萬多平方米,2010年又分別在南山、北潭坡等村建成規模化養雞場兩個,總面積11.4萬平方米,並於年內投產,3大養雞場年可出欄肉雞90多萬隻;2010年,引進資金分三期扶持開發北潭“萬畝蚝田”,第一期已投入資金800多萬元,投放蚝苗900多畝,對蝦養殖業持續健康發展,截止目前已建成蝦池2900多畝。此外,我鎮一直將農民技能培訓和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工作列入日常議事日程,從2005年五年來累計開展各類農業專業技能培訓近30班次,參加培訓農民6000多人次,向外轉移富餘勞力4000多人次,確保農民增收。

經濟特色

該鎮素有“牡蠣之鄉”的美譽,2003年全鎮共養牡蠣2.5萬畝,年產值4000多萬元,產品遠銷珠三角,占珠三角牡蠣市場的30%。

文化狀況

現有中學4所,職業中學1所,國小26所,幼稚園29所,適齡兒童入學率100%。有影劇院1座,鎮文化站被評為省一級文化站,下轄村委會文化室21個,還有卡拉OK室、錄像放映場等一批。民眾文化活躍,以木偶劇藝最具特色,為著名的木偶劇藝之鄉,其中藝人李春田1954年被選為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並任粵西木偶劇團團長;李春田、李春章等在1955年秋參加全國民間藝術匯演,並應邀與捷克斯洛伐克木偶藝術家同台獻藝;1960年9月,李春田的兒子李成覺與省木偶隊組成中國木偶劇團,赴羅馬尼亞參加第二屆國際木偶節,獲得銀質獎章。民眾性體育活動活躍,被評為湛江市體育先進鎮。有體育場2個,足球場2個,鄉鎮一級籃球場1個。其中1987年6月出生的界炮人何沖在2008北京奧運會中,為中國代表團第43枚金牌。鎮上醫療衛生保健設施齊全,有衛生院1所。

特色產業

該鎮是一個沿海鎮,面臨北部灣,海岸線21海里,有漁民4千多戶1萬3千多人,水陸路交通便利。一直以來,漁民以出海捕漁為生,生活卻只能在溫飽線之間徘徊。到上世紀90年代後,特別是我國海域面積調整及在市場的影響後,漁民的生活水平日漸下降。鎮黨委政府急漁民之所急,通過深入調研和考察,發覺利用海灘涂養殖牡蠣(蚝)是解決漁民轉產再就業、發展經濟的好路子。在黨委政府正確的引導下,我鎮養蚝面積從最初的幾十畝零星養殖發展到今天的2萬餘畝,年產值4千多萬元。產品優質鮮美,遠銷湛江及珠三角地區,占珠三角地區牡蠣市場3成,是名副其實的“牡蠣之鄉”。漁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過上了讓城裡人般的生活,小樣樓、小汽車走進了農戶家中,產生了較好的經濟效應。目前,我鎮蚝產量充足,誠邀廠商到我鎮投資牡蠣加工廠,使產品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

農村建設

遂溪界炮鎮陳太村建新村頗有氣魄,因而專門到那兒採訪了一番。這是一條座落於大公路旁的自然村,全村人口也就六、七百,但他們建新農村的規劃是集整齊劃一的村樓、街心花園、娛樂區等於一體的城市化藍圖,使社會主義新農村道路潔淨、整齊,處處風景樹、果樹簇擁及鳥語花香,娛樂、休閒環境共擁,人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農業經濟邁上新台階。
村長告訴我們:我們村計畫把公路邊的林地開發成為新村場,建一條能往漁塘守寬約13米的路,加上生態林和漁塘結合在一起做個自然觀光林,總投資估計兩到三百萬元。截止目前動工的是鋪路、漁塘、自然生態林,目標就是把生態旅遊帶動起來為全村致富。這個項目幾年前老村長就提了出來,經過討論現在才實施,整個項目估計要三年左右完成。我們還準備建個果園和新村的排污結合起來,用污水給果樹灌溉,這樣既解決了排污的問題又解決了灌溉用水的問題。而村民樓房的建設按都市化規劃一步到位。此外,漁塘上面準備建個農家餐館,兩邊做燒烤場。
這個農村的規劃的確有氣魄。時下不少農村都在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但一些農村只停留於鋪水泥路、起自己的樓房等,充其量再建一些花園,但要使農村從整體上展示現代化的格局卻存在著極大的難度。因為無論如何起點也不高,搞一個新建設往往又被舊建設障礙著或者與其失調。而界炮鎮陳太村的規劃卻是高瞻遠矚的宏偉藍圖。有了這樣的起點,每一個建設舉措就自然會點綴著這一幅藍圖的每一處,跟隨時代前進的步伐就不會慢。但願這些農村能借鑑這個村的經驗。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49670
26048
23622
家庭戶戶數
11168
家庭戶總人口(總)
49431
家庭戶男
25971
家庭戶女
23460
0-14歲(總)
16701
0-14歲男
9113
0-14歲女
7588
15-64歲(總)
28402
15-64歲男
14714
15-64歲女
13688
65歲及以上(總)
4567
65歲及以上男
2221
65歲及以上女
2346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4860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