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一步之遙

生死一步之遙

《生死一步之遙》以飽含激情的文字、活潑清新的筆觸,吐真言、訴真情、講真話,不只是詳細記錄了他成長成才的足跡,而且全面展示了他在新聞與文學寫作中多方面的才能,尤其是書中洋溢著逆境奮發、刻苦自學、風雨前行的信心與志氣,包括他對人生境遇和做人做官的種種思考,通篇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給了人們許多聯想和啟迪,值得後人閱讀與借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死一步之遙
  • 書名:生死一步之遙
  • 出版社:安徽文藝出版社
  • 頁數:377頁
  • 開本:16
  • 品牌:安徽文藝出版社
  • 作者:張芬之
  • 出版日期:2012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9643472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生死一步之遙》是張芬之的第二部散文集,由安徽文藝出版社最新呈現。一個新聞出版前輩的鄉情、友情、親情;人生、事業、命運……讀來令人動容。以飽含激情的文字、活潑清新的筆觸,吐真言、訴真情、講真話,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

作者簡介

張芬之,男,1945年農曆七月二十七日生,安徽省靈璧縣下樓鎮小圩村人。自幼喪父,靠艱苦的自學和堅韌不拔的努力,走上了輝煌的新聞之路。1966年,張芬之中專畢業參加工作,1968年3月投筆從戎。曾任北京軍區空軍政治部宣傳部新聞宣傳科科長、北京空軍某師政治部副主任。1985年,靠40萬字的作品毛遂自薦,轉業進入首都新聞界,任《中國報刊報》常務副總編輯。《新聞出版報》改為《中國新聞出版報》後,任副總編輯、總編輯。1991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1993年春,人中共中央黨校地廳級幹部進修班學習,同年被批准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獲第二屆韜奮新聞獎提名獎,同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97年被評為高級編輯。張芬之從事新聞宣傳工作40年來,寫作並發表了訊息、通訊、言論、雜文、散文、報告文學、詩歌等1000餘篇,先後獲得6次中國新聞獎二等獎和三等獎。曾連續15年擔任中國新聞獎評審,連續8年擔任國家高級新聞職稱評選委員會委員。曾被中國傳媒大學聘為兼職博士生導師。2006年7月退休後,分別被聘為《中國文藝家》雜誌、《百姓生活》雜誌主編和執行主編,現為北京時代華語圖書股份有限公司總編輯。1989年以來先後出版了《筆耕路》、《信息錄》、《拾萃集》、《報苑隨筆》、《人生是杯苦酒》、《伏案拾萃》、《敬業走筆》、《文海拾貝》、《愛的心語》等9本新聞及其他文學專著,是一位自強不息、忠誠勤勉、與人為善、立志成才的專業新聞出版工作者。

圖書目錄

序言歲寒歷儘自清芬
前言
第一輯親情殷殷
4·16,一個刻骨銘心的日子
母親
我們家的巧事
看老郝
友情
恩情
虛驚
難忘啊!三明
清明,又到祭祖掃墓時
照相
祝辭
飽含痛惜悼聚民
情滿樓坪
穆老的生日
思緒擁抱故鄉
難捨的鄉音
第二輯人生悟語
生死一步之遙
人生是杯苦酒
官位是一把椅子
人生如夢
貴在相依相知
與人為善
創造寬鬆和諧的生存環境
不要自己折騰自己
人生不是儲蓄
忠誠勤勉順其自然
看到草枯看到花紅
疙瘩宜解不宜結
讀書,生命的源泉
健康,人生最大的幸福
書的希冀與煩惱
做人與做官
再談做人與做官
少一點虛偽,多一點瀟灑
從電話本看人生
家庭需要珍惜
健康是金平安是福
關於哭的聯想
面對困境微笑活著
莫當快嘴
要善於“管住”自己
第三輯多彩人生
人貴有志——我的新聞之路
為了不可忘卻的紀念——《報紙登什麼不登什麼應當由報社自己決
定》一文發表的前前後後
博學·勤奮·潑辣——《人民日報》高級記者金鳳印象記之一
剛直不阿真理在胸——《人民日報》高級記者金鳳印象記之二
報刊界有一位“拚命三郎”——《演講與口才》雜誌主編邵守義素描
實幹·善思·求新——與《經濟日報》總編輯范敬宜談新聞宣傳
經濟報紙要善於做經濟文章——與《深圳商報》總編輯高興烈談熱點報導
辦報斷想
看似尋常卻艱辛
回首軍營18年
“小金庫”的妙用
揭開“世界屋脊”的奧秘
人生,是為了創造美好——柯岩印象
《共產黨員》的奧秘
圓了兒時夢
真正的男子漢——長篇傳記《風雪多瑙河》讀後
藍天“演員”
動人心弦的演講賽
我想有個“家”
養貓
釣魚
妙手丹心繪新圖
第四輯域外札記
烏戈、“吳哥”
法老船上觀東方舞——訪埃散記之一
尊敬的哈卜魯什先生——訪埃散記之二
“埃及通”李景芳——訪埃散記之三
“地中海新娘”的晚餐——訪埃散記之四
“夠意思”海珊慕——訪埃散記之五
第五輯報苑走筆
人才最寶貴
勤奮出才華
人生就是奮鬥
開弓沒有回頭箭
為李朋義們喝彩
新的世紀新的追求
重振黨報雄風
一部珍貴的人生教科書
團結奮進迎新年
鼓勵“冒尖”
新家新年新氣象
幹起來,最美麗
思路清事業興
開拓進取又一年
淚水伴我讀佳作
優質精品創新績
唱響改革頌
改革。也是生產力
“新華人”別無選擇
贊“虎口奪食”
創造新成績迎接新世紀
由賑災義演引出的感悟
全憑一腔忠誠
魅力,即生命力
喜事·新事·大事
新年新追求
關鍵在一把手
任重道遠再創輝煌
奔向新的前程
李朋義的人生追求
人生因創新而精彩
眼光·抱負·發展
播撒陽光的人
向馬靜看齊
我讀“語絲”
飽含深情的支持
滿腔赤誠為人民
為“時代人”驕傲
團結的頌歌
農民心中的豐碑
敬業精神贊
多為人民辦好事
感人之處在追求
高奏凱歌再鑄輝煌
第六輯序與跋
苦辣酸甜當老總(《報苑隨筆》代序)——我的新聞實踐與心路歷程
《人生是杯苦酒》自序
人生當自強——《自強人生——高興烈評傳》序
有朋自家鄉來——《金融新聞寫作》序
年輕赤誠的心——《李明新聞文論選》序
梅花香自苦寒來——《耕耘集》序
妙語連珠獨具匠心——《交通安全用語集錦》序
新聞論苑添新花——《市場經濟與輿論導向》序
《大潮歌》序
《望子成龍提高智商小百科》序
主編絮語
一部多彩多姿的新聞畫卷——《交通短新聞獲獎作品集》序
是黨員,就是要好樣的——《做標準的共產黨員》序
《筆耕路》後記
《拾萃集》後記
《人生是一杯苦酒》後記
《報苑隨筆》後記
《伏案拾萃》後記
《伏案拾萃》再版補記
《愛的心語》後記
《文海拾貝》前言
《文海拾貝》後記
附錄《拾萃集》序
後記

後記

坐在北京時代華語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的辦公室里,準備為我的散文集《生死一步之遙》寫後記,不知怎的,我的心情有點異樣,我的思緒有些沸騰,是激動,是欣喜,是不安,是感恩?總之,魂牽夢繞,浮想聯翩,五味雜陳,兼而有之。
這裡,首先要講到我的同學陳大良。上世紀60年代中期,我倆同在安徽宿縣農業專科學校會計統計專業班上學。我比他年長几歲,是從公社文書任上考取中專的,又是班幹部,加上連續兩年在學校組織的業餘文藝會演中,我先是改編演出了話劇《紅管家》,爾後又與數學老師張公愚一起自編自演了四幕歌劇《紅日初升》,同時於1965年在《安徽日報》上以張藝的筆名發表了自己的處女作,當年還分別獲得了全校演講比賽和作文比賽第二名,所以一時間我在農校小有名氣,大良也因此對我高看一眼,敬佩有加。於是,我們交往多了些,算是較為親密的同窗學友。1966年9月,我畢業分配在宿縣地區新汴河工程指揮部政治部宣教科見習,大良則分配在宿縣新汴河水利總隊工作。在同一個系統、同一個工地,我們依然是好同事、好朋友。1968年3月,在那個動盪混亂的日子裡,我毅然報名參軍來到北京,大良很吃驚、很羨慕,兩年後他居然步我後塵也入伍來到北京衛戍區。同在首都,又都是從事新聞報導工作,這期間我們的事業追求、共同語言更多,學友、鄉友、戰友的情誼也更加深厚。後來,他轉業去合肥,我轉業進了首都新聞界,雖然相隔千里,但30餘年電話、書信聯絡不斷,儼然如一對親兄弟。
今年2月,大良給我寄來了由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的他的新著《從容原色》,粗略閱後,欣喜異常,我為大良執著的精神和生動的文筆所感奮,隨即告他,我將要出版詩集《愛的心語》,並正在整理散文集《生死一步之遙》。大良聞之,問我散文集想在哪裡出?我說,一是青島出版社數字出版中心副總編輯許朝華剛剛編完我的詩集,又意欲編輯我的散文集;二是我的老部下、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郝振省,其屬下的中國書籍出版社已表示要出版我的第二本書。大良聽後對我說,樹高千丈,落葉歸根。你老兄是安徽人,17年前,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了你的散文集《人生是杯苦酒》,反響不錯,你現在已經退休了,為何不念鄉情友情,在安徽文藝社出版你的第二本散文集呢?思忖片刻,我以為,大良同學的建議言之成理,遂請他從中聯絡有關序言寫作和出版事宜。十分欣慰,經大良熱情牽線,我的老朋友、安徽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安徽日報報業集團社長汪家駟,欣然同意在百忙中撥冗為拙著寫序,這不僅展現出家鄉對我的關愛,而且也見證了我和家駟之間的友誼。更讓我感動的是安徽文藝出版社社長朱寒冬,我們雖然素不相識,他也沒有來得及仔細看我的作品,居然十分爽快地答應接納出版我的拙著,同時立即安排我的同鄉周康擔任責任編輯。周康在給我的簡訊中說:“您豐厚的人生經歷和慈善的情懷,很打動人,且還有那么多精彩的作品,希望能有幸和您一直合作下去。能夠做您的責任編輯非常榮幸,也非常開心。”周康的話情真意切,令我動容,從中我真切地品嘗了鄉情的濃烈,也進一步驗證了大良的一片苦心,真乃是鄉音搭橋,天遂人願也。
我是吃著淮北鹽鹼地上的五穀雜糧,喝著淮河的水,靠人民助學金和黨的培養,由當年村裡的生產隊會計一步步成長起來的新聞出版專業領導幹部。身為《中國新聞出版報》總編輯,官居正廳級,終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又曾擔任中國傳媒大學兼職博士生導師,我以為,我個人的這種經歷與成長,是安徽人忠誠勤勉的一種象徵,也是安徽人堅毅頑強、立志成才的一個代表。為了給家鄉的學子和晚輩留點紀念,有所激勵,我決定用自己的稿費和積蓄,分別購買我的詩集《愛的心語》和新聞文學作品精選集《文海拾貝》,以及我的散文集《生死一步之遙》各2000冊,全部捐贈給我的家鄉——安徽省靈璧縣所屬中國小。這裡還要提及的是,早在6年以前,我剛從《中國新聞出版報》總編輯任上退休後,即與靈璧縣委宣傳部聯繫,將我的千餘冊書籍和雜誌,捐贈給我的家鄉王集中學。縣委和校方對此很重視,專門派劉副部長和學校的一位副校長來京安排運書事宜,王集中學還專門騰出兩間房子開了一處“芬之書屋”,這是對我莫大的獎賞與鼓勵,也為家鄉學子提供了一個汲取知識、陶冶情操的良好環境,思之欣然,感慨萬千!
身居京城,心繫故鄉,深深思念家鄉的朋友和親人。在拙著編輯出版的過程中,永遠忘不了我現在的夫人高麗給予的體貼與支持,也永遠銘記眾多親朋好友的關注與厚愛。願我的同學、鄉友陳大良筆耕不止、碩果纍纍;願我的同鄉與同事查結聯諸事順利、健康平安;願安徽出版集團和安徽文藝出版社開拓奮進、再鑄輝煌;願我的摯友汪家駟宏圖大展、心想事成;願我的家鄉安徽省闊步前進、大放異彩;願故鄉的萬千學子刻苦攻讀、奮發圖強。我的心是真誠的,我的祝願也一定能夠實現。
2012年2月27日

序言

在剛剛出版了詩集《愛的心語》之後,我又突發奇想,要出一本可讀可思可賣的散文集。
從事新聞出版工作40餘年,我陸續寫了不同韻味、不同色彩的散文隨筆300餘篇,先後發表在報刊上,也先後收入到我的一些專著中。但過往的書中收入的作品品種較雜,訊息、通訊、論文有之,報告文學、散文、雜文也有之,屬於“大拼盤”類的文化產品,不少我認為寫得較動情、較有文采的散文被淹沒其中,未必能引起讀者的重視。於是,我就有了將分散發表的散文作品以合併同類項的原則,從中選優集中起來,結集再版的強烈欲望,這就是散文集《生死一步之遙》的由來。
散文是文學創作園地里一株色彩亮麗的花朵,似少女亭亭玉立;散文也是文學創作大軍中的輕騎兵,通常篇幅不長,有著自己獨特的風韻。當然,個別篇什由於敘事與抒情的需要而偏長,屬於例外。就散文的寫作樣式與風格而言,其如同火熱的現實生活,同樣不拘一格、多姿多彩。因此,我在整理、編輯這本散文集時,也是按照散文作品的不同樣式作了歸納分類。一是飽含深情,細說親情、友情的抒情體散文,催人淚下,令人激動不已;二是充滿理論色彩,一事一人,議論開去,讀後引人思緒翻騰,思想境界有所升華;三是自傳體的紀實性散文,通常以時間為順序,以敘述為本色,樸實無華,娓娓道來,給人以親切和啟迪;四是描景狀物、寫人敘事、信手拈來的遊記體散文,讀來輕鬆愉快,興趣盎然,仿佛伴隨作者的筆觸,去遊歷、去觀賞、去領悟;五是為自己的專集或是應人所邀為其著作所寫的序、跋,此類文字抒情、評論、敘事兼而有之,是一種別有情趣、別開生面的散文,亦有可讀可思可品之處。總之,散文不是散開來,信馬由韁、離題萬里的即興之作,而是散而有文、散而有趣、散而有魂的文學體裁,在當今圖書市場上占有著自己應有的份額,受到眾多讀者的喜愛。
收在這本集子中的各類散文,總計130餘篇,不敢說篇篇是精品,但可以大言不慚地說,篇篇都值得一讀。竊以為文章不在長短,也不在詞句華麗,關鍵是抒真情、講真話、說真理,讓人讀了有所感、有所悟、有所收益。期盼所有能夠讀到這本拙著的讀者都能喜歡,這是我盼望已久,也是結集出版這本書的終極目的。
2012年2月16日
北京方莊寓所“觀遠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