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農業大學水利水電工程學院

甘肅農業大學水利水電工程學院

甘肅農業大學水利水電工程學院由甘肅農業大學工學院(2003年成立)2017年1月分離組建,學院現有水利水電工程、農業水利工程、土木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4個本科專業。其中農業水利工程為省級級重點專業,水利水電工程為第一批次錄取專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肅農業大學水利水電工程學院
  • 簡稱:水電院
  • 創辦時間:2017年1月
  • 所屬地區:甘肅省蘭州市
  • 學校類型:農林
  • 學校屬性:一級學院
  • 主要院系:水電系;農水系;土木系
學院簡介,師資力量,現任領導,專業簡介,農業水利工程082305,水利水電工程081101,土木工程081001,水文與水資源工程081102,

學院簡介

甘肅農業大學水利水電工程學院由甘肅農業大學工學院(2003年成立)2017年1月分離組建,學院現有水利水電工程、農業水利工程、土木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4個本科專業。其中農業水利工程為省級級重點專業,水利水電工程為第一批次錄取專業。

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工近百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5人、正高級工程師1人、博士生導師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5人,在讀博士18人,碩士學位以上的教師占80%以上;教師中省級跨世紀學科帶頭人1名,入選省“333”、“555”創新人才工程5名,省級領軍人才4名,甘肅省教學名師1人,甘肅省青年科技優秀人才1人。先後10多人獲甘肅省青年教師成才獎和國家級及省級力學、電工電子、三維數位化創新設計、測量等競賽優秀指導教師和全國水利學科青年教師講課競賽一、二等獎等。多名教授在全國水利、機械等專業學會、學術團體和教育部教指委分別兼任理事、委員等職,分別在省工程決策諮詢中心兼任專家委員會委員、在省水利學會、農機學會任常務理事等職,與國內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有廣泛聯繫與合作,參與《1+2+1中美人才培養計畫》項目,多名中青年教師到美國、加拿大、日本、義大利、泰國、以色利、澳大利亞等國訪問、研修和學術交流。
學院在校本科生2200多名,全日制碩士研究生90多名,推廣碩士60多名;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連年接近90%。60多年來培養機電、水利與土木本科生5000餘人,碩士研究生130多人,水利水電、農機成人教育學生3000多人,為國家輸送了大批機電、水利土木類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不少畢業生成為知名專家、企業家、領導幹部及業務骨幹。
先後承擔國家“863計畫”項目專題2項、教育部世行貸款項目1項,主持和參與省部級支撐計畫、重大專項等科研項目70餘項,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10餘項,其中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三等獎6項, 獲省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廳級獎多項,一門課程獲省級精品課程;獲國家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20餘項、發明專利受理多項,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500餘篇,出版專著3部,主編教材4部,副主編及參編教材40餘部。
在學校黨委、行政的領導下,學院立足甘肅、面向乾旱半乾旱地區,突出農業院校工科專業特色和農業工程學科優勢,實現規模、質量、結構、效益協調發展,更好地發揮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三大功能,把學院建成與學校整體發展思路相協調、西部地區及全國有重要影響的教學研究性學院。

現任領導

院 長:齊廣平
黨委書記:賈生海
副院長:張恆嘉
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李曉麗

專業簡介

農業水利工程082305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較堅實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具備外語和計算機套用能力,掌握農業水利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管理以及教學、科研等方面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知識面寬、能力較強、素質高,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主要學習水利、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受到水利工程設計方法、科學研究方法及施工與管理的基本訓練,具有水利工程的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等基本能力。
主要課程:水文學、工程力學、水力學、土力學、結構力學、鋼筋混凝土結構、土壤農作學、水利工程施工、灌溉與排水工程學、水資源規劃利用與管理、水工建築物、水泵與泵站(或水電站)等。
就業方向:可在水利、水電工程規劃、設計、建築施工及灌溉管理等部門從事農田水利工程的勘測、流域規劃、泵站、水電站、渠系建築物的設計、施工及研究、管理等工作,或到有關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從事教學、科研等工作。

水利水電工程081101

專業前景水利水電工程專業是我國水利教育事業發展中建立最早、培養學生最多的專業之一,也是學校第一個第一批次招生專業。
隨著我國乃至全球水資源的嚴重短缺、能源危機的日益加劇,水利建設的戰略地位十分突出,加快江河治理、發展水電、開發利用水能清潔再生能源、以及水資源最佳化配置等已成為當務之急,使該專業在未來發展中具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培養目標以水利樞紐為主要對象,培養具有水利水電工程勘探、規劃、設計、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能夠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及相關領域的規劃、勘測、設計、施工、管理、科研的套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幹課程工程力學、水利學、河流動力學、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學、建築材料、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水電站、水工建築物、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從事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及河道整治工程的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監理及運行管理,科學研究機構、企事業單位和高等院校從事相關工作,也可在土木建築、交通和市政工程及其他行業從事相關工作。
繼續深造畢業生可在水利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水文學及水資源、水力學與河流動力學、水土結構工程、農業水土工程、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等專業方向繼續深造。每年約有1/3的應屆畢業生考取研究生繼續深造。

土木工程081001

專業前景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經成為經濟建設的最主要任務之一,大量新結構、新工藝、新技術等的產生與套用,拓寬了土木工程專業的研究領域,該專業人才供不應求,發展前景廣闊。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從事土木工程的項目規劃、設計、研究開發、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築、地下建築、隧道、道路、橋樑、礦井等的設計、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資、開發部門從事技術及管理工作,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套用型人才。
主幹課程畫法幾何及建築製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流體力學、土力學及基礎工程、工程測量、混泥土結構設計、鋼筋結構設計、房屋建築學、土木工程施工、建設項目管理及相關的主要專業課程。
就業方向能在政府機關建設職能部門,機關及工礦企事業單位,建築、市政工程設計院,土木工程科研院所,工程質量監督站,工程建設監理部門,房地產公司,工程造價諮詢機構等從事技術與管理工作。
繼續深造可考取結構工程、防災減災及防護工程、道路與鐵道工程、橋樑與隧道工程、岩土工程、工程力學等學科的碩士研究生;或按照國家相關規定考取註冊結構工程師、註冊建築師、註冊土木工程師、註冊監理工程師和註冊造價師等。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081102

專業前景本專業是研究水資源形成、分布、運動和變化及其開發、利用和保護,為水資源規劃、配置和高效利用服務的綜合性學科。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21世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該專業在解決我國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水危機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水文水資源及水環境等方面的專業基本知識與技能,能在水利、城市建設、農林、環境保護等部門從事水文、水資源及環境保護方面勘測、規劃設計、預測預報、管理以及教學和基礎理論研究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幹課程水力學、自然地理學、氣象學與氣候學、水文學原理、水文統計、地下水水文學、水資源規劃及利用、水環境保護、河流動力學、水利工程概論、水利法規等。
就業方向畢業後可在水利、水務、城市建設、農林、環境保護、能源、交通、地質礦產等部門從事水文、水資源及水環境方面勘測、評價、規劃、設計、預測預報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到相關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從事教學、科研等工作。
繼續深造畢業生可在全國範圍內報考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農業水利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等專業方向的碩士研究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