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

甘肅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

甘肅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的歷史,就是甘肅農業大學的歷史,也是我國西北、乃至全國畜牧獸醫事業發展的重要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肅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
  • 簡稱:甘農大動醫院
  • 創辦時間:1946
  • 所屬地區:中國甘肅蘭州
  • 現任書記:程少娟
  • 現任院長:楊孝朴
歷史前沿,師資隊伍,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科研成果,學科建設,基礎獸醫學碩(博),預防獸醫學碩(博),臨床獸醫學碩(博),實驗室建設,基礎獸醫學實驗室,預防獸醫學實驗室,

歷史前沿

1. 國立獸醫學院的誕生
1946年,經國民政府教育部批准,在蘭州設立國立獸醫學院。當時,曾擔任中央大學教授的盛彤笙先生,抱著發展我國畜牧獸醫事業,為全國尤其是西北培養畜牧獸醫科技人才的強烈願望,毅然辭去中央大學教授職務,隻身赴大西北,來蘭州創辦了國內首座獨立的國立獸醫學院,並任首任院長。1946年4月,教育部在西北創設獸醫學院,在蘭州大學先行招生。同年10月,召開國立獸醫學院成立大會,宣布國立獸醫學院正式誕生,並確定10月1日為院慶日。1947年10與1日,經教育部批准,國立獸醫學院從蘭州大學遷出,開始在蘭州小西湖新院址獨立辦學。
2.西北畜牧獸醫學院的創建
1950年2月,西北軍正委員會決定,撤消國立西北農業專科學校,將其畜牧科、草原科併入國立獸醫學院。學院隨即設畜牧系,擴大成為畜牧系和獸醫系。1950年12月,經西北軍政委員會決定,國立獸醫學院改名為西北獸醫學院。1951年,奉西北軍政委員會命令,將西北獸醫學院改為西北畜牧獸醫學院。1952年9月30日,西北教育部正式下達西北地區高等院校調整方案。經政務院批准,將西北農學院畜牧獸醫系併入西北畜牧獸醫學院。1952年10月,西北農學院畜牧獸醫系正式合併到西北畜牧獸醫學院。
3.甘肅農業大學中的動物醫學院
1955年,甘肅省委決定將西北畜牧獸醫學院遷往河西。經勘察選址,決定在武威黃羊鎮建校。1958年7月,在黃羊鎮校舍基建尚未完成過半的情況下,甘肅省委限期將西北畜牧獸醫學院遷到武威黃羊鎮,與此同時,將正在籌建的甘肅農學院與西北畜牧獸醫學院合併,組建甘肅農業大學,保留原獸醫系。 980年省委常委決定,同意將甘肅農業大學遷回蘭州辦學。82~83年開始在蘭州選校址。84年10月破土動工。86年在蘭州新校開始招收第一屆新生。1992年,成立甘肅農業大學畜牧獸醫學院,下設畜牧系和獸醫系。1993年獸醫系更名為動物醫學系。2001年,學校院系調整後成立動物醫學院。

師資隊伍

甘肅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的前身是1946年創立的國立獸醫學院,是甘肅農業大學最早創建的院系。
動物醫學院擁有一支學術思想活躍、學術造詣深厚的師資隊伍,專職教師39人,教學輔助人員15人。其中,教授17人,研究員1人,副教授12人,高級實驗師及高級獸醫師5人,講師7人,實驗師3人,助教等4人。博士生導師19人(含兼職9人),碩士生導師48人(含兼職23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教育部動物醫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2人,甘肅省“333”科技人才和“555”創新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6人,國家級優秀專家1人,省級優秀專家3人,甘肅省第一層次“領軍人才”3人;甘肅省“高校跨世紀學科帶頭人”6人。3人獲得“國家教委霍英東基金會獎勵”, 5人獲得“甘肅省高校青年教師成才獎”。有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1人,全國“優秀青年科技標兵”1人,甘肅省“教學名師”1人,甘肅省“優秀教師”5人,甘肅省“師德標兵”2人。獸醫形態學教學團隊獲得國家級“教學團隊”稱號。

科學研究

學院先後承擔完成了國際科學基金、國際原子能機構、國家自然科學基、省自然科學基金、省青年基金以及“八五”協作攻關項目120餘項,其中8項達到國際領先水平、8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0餘篇,國內學術刊物上發標1000餘篇,其中24篇被SCI收錄。出版各類專著、教材、譯著共40餘部,主編和參編全國高等院校統編教材13部。
學院下設基礎獸醫學、臨床獸醫學、預防獸醫學和院綜合實驗室,擁有先進的教學、科研實驗儀器。在武威、榆中等地設有教學實驗基地。

人才培養

六十多年來,甘肅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為我國獸醫事業培養了近5500名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包括博士生59人,碩士生293人,獸醫專業學位研究生78人,本科生2500餘人,專科生和進修生600餘人,成人教育本專科生2000餘人。學院在校在讀學員706人,其中在站博士後人員2人、博士研究生63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89人、獸醫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9人、獸醫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27人、全日制本科生414人、成人教育本專科生1031人。

科研成果

學院先後承擔完成了國際科學基金、國際原子能機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項目、部委項目120餘項,其中10項達到國際領先水平、15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20餘項。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80餘篇,國內學術刊物上發表800餘篇,其中40餘篇被SCI收錄。出版各類專著、譯著共40餘部。
學院十分重視教材編寫和教學改革。主編和參編全國高等院校統編教材18部。先後完成國家教改項目1項,省級教改項目3項。獲得省級以上獎勵多項,其中“獸醫形態學系列課程建設”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動物組織學與胚胎學》獲國家級教精品課程。
甘肅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
甘肅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

學科建設

基礎獸醫學碩(博)

甘肅農業大學基礎獸醫學科由我國著名獸醫病理學家朱宣人教授和著名動物解剖學家謝錚銘教授等創建於1946年,現包含動物解剖學與組織學胚胎學、動物生理學、動物生物化學、獸醫藥理學與毒理學、獸醫病理學等學科。動物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和獸醫病理學分別於1962年和1963年開始招收研究生, 1984年動物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學科點成為我國該學科方向首次獲準的2個博士學位授權點之一。1992年基礎獸醫學被評為甘肅省重點學科,2003年設立基礎獸醫學博士學位授權點。基礎獸醫學科共承擔全校四個學院六個專業的8門本科課程教學任務,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114人,博士研究生42人。
經過六十多年凝鍊,本學科形成了動物解剖學與組織學、動物生理學與動物生物化學、獸醫病理學、新型中獸藥的研製四個穩定的研究方向。2000年以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研究課題40項,在國內外核心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00多篇,SCI 收錄4篇;主、參編教材8部,編寫專著18部;獲得國際氂牛研究貢獻2等獎1項,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甘肅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動物組織學與胚胎學》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

預防獸醫學碩(博)

甘肅農業大學預防獸醫學科由我國著名獸醫學家、獸醫微生物學家盛彤笙教授創建於1946年,我國著名獸醫寄生蟲學家許綬泰教授、著名獸醫微生物學家廖延雄教授和著名獸醫傳染病學家蔣鴻賓教授等曾在本學科點執教,為學科的發展與建設做出了卓越貢獻。預防獸醫學現包含獸醫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獸醫傳染病學、獸醫寄生蟲學、獸醫公共衛生學和實驗動物學等5個學科。獸醫傳染病學、獸醫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和獸醫寄生蟲學於1953年開始招收研究生,是我國高等農業院校獸醫專業最早培養研究生的學科。獸醫公共衛生學於1984開始招收研究生。1997年預防獸醫學被評為甘肅省重點學科,2003年設立預防獸醫學博士學位授予點。預防獸醫學科共承擔全校四個學院六個專業的16門本科課程教學任務,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196人,博士研究生22人。
經過六十多年凝鍊,本學科形成了獸醫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獸醫傳染病學、獸醫寄生蟲學、獸醫公共衛生學和實驗動物學等5個穩定的研究方向。2000年以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研究課題40餘項,在國內外核心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00餘篇;主、參編教材11部,編寫專著20部;獲得甘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廳(局)級科技進步獎5項。

臨床獸醫學碩(博)

甘肅農業大學臨床獸醫學科由我國著名獸醫學家盛彤笙教授創建於1946年,我國著名獸醫內科學家蔣次升教授、著名獸醫外科學家秦和生教授和著名獸醫產科學家陳北亨教授等曾在本學科點執教,為學科的發展與建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臨床獸醫學現包含獸醫內科學、獸醫外科學、獸醫產科學和中獸醫學4個學科。獸醫內科學於1955年開始招收研究生,獸醫產科學和獸醫外科學於1962年開始招收研究生。1984年獸醫產科學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為我國該學科方向首次獲準的博士學位授權點之一。1997年臨床獸醫學被評為甘肅省省級重點學科,2003年設立預防獸醫學博士學位授予點和動物醫學工程博士學位授予點。臨床獸醫學科共承擔全校四個學院四個專業10 門本科課程教學任務,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87人,博士研究生47人。
經過六十多年凝鍊,本學科形成了動物生殖生理、動物胚胎工程、畜禽營養代謝病和中毒病、中獸醫學與中西獸醫結合、獸醫外科學和手術學5個穩定的研究方向。2000年以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研究課題50項,在國內外核心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00餘篇,SCI收錄4篇;主、參編教材7部,編寫專著25部;獲得國際氂牛研究貢獻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各1項,廳局級一、二等獎6項。

實驗室建設

基礎獸醫學實驗室

基礎獸醫學實驗室組建於2000年,總面積600 M2,擁有精密輪轉式組織切片機、恆冷冰凍切片機、全自動組織包埋機、全自動排氣組織脫水機、全自動組織染色機、顯微成象分析系統和生物機能實驗系統等儀器設備166台(套),總價值 150 萬元,擁有各類教學標本1500餘件;主要承擔動物解剖學、動物組織學與胚胎學、獸醫病理學、獸醫藥理學和動物毒理學等8門本科課程的實驗教學任務,並為大學生科研訓練、大學生自主設計實驗、大學生畢業論文以及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提供服務;實驗室現有實驗技術人員10人,其中高級職稱8人,中級職稱1 人,實驗技術工人1人;實驗指導教師9人。

預防獸醫學實驗室

預防獸醫學實驗室組建於2000年,總面積930 M2,擁有PCR儀、電泳儀、凝膠成象分析系統、低溫高速離心機、紫外分光光度計和超純水系統等儀器設備230台(套),總價值175萬元,擁有各類教學標本1200餘件;主要承擔獸醫微生物學、動物免疫學、獸醫傳染病學、獸醫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學、動物性食品衛生學、動物檢疫學和動物流行病學等11門本科 課程的實驗教學任務;實驗室現有實驗技術人員18人,其中高級職稱12人,中級職稱2人,初級職稱3人,技術工人2人;實驗指導教師12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