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店鄉(四川中江縣瓦店鄉)

瓦店鄉(四川中江縣瓦店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常用地名,包括四川中江縣瓦店鄉和河南省安陽縣瓦店鄉,其中位於四川省中江縣東南部的瓦店鄉,距市區23公里,幅員面積25平方公里,鄉境東鄰永太,南與富興鎮,新中接壤,西靠德陽的通江鎮,北與青市鄉連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瓦店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下轄地區:九個村
  • 電話區號:0838
  • 郵政區碼:618116
  • 地理位置:四川省中江縣東南部
  • 面積:25平方公里
  • 人口:9436人
  • 方言:中江話
  • 車牌代碼:川F
鄉鎮概況,鄉鎮發展,機構設定,主要成績,黨政建設,

鄉鎮概況

省 分: 四川
城 市:德陽市
區/縣: 中江縣
地 址: 瓦店鄉
郵 編: 618116
區 號: 0838
瓦店鄉位於中江縣城西北面,地處龍泉山脈尾端,系深丘山區,距縣城
23公里,距德陽市區23公里,幅員面積25平方公里,該鄉東鄰永太鎮,南與富興新中接壤,西與德陽市旌陽區通江鎮相鄰,北與青市鄉連界。標美德蘆路縱貫而過,全鄉水、電、路通訊等設施齊全。
瓦店鄉級政權始建於1952年,原名為雙柏鄉,後改為建設鄉,1981年全縣區劃調整,改名為“瓦店鄉”。鄉政府駐地位於鄉場鎮西北面,轄竹園、太平、鳳橋、順河、柏龍、棲雲.建渠等九個村,66個生產合作社,全鄉總戶數2883戶,總人口9436人(其中:農戶2739戶,人口9203人,場鎮非農戶144戶,人口233人)。2000年末,全鄉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355萬元;工農業生產總值3732元,農業總產值2020萬元;企業總產值1712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148萬元:經營收入1450萬元,利潤44萬元,實現稅收53萬元;固定資產投入達52.3萬元。財政收入118.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083元,勞務輸出2620人,收入達570萬元。

鄉鎮發展

2008年來,結合瓦店鄉實際,以市場為導向,加大力度調整產業結構,充分發揮地理優勢,挖掘現有資源潛力,以“雙增”為目標,在布局,規模,品質上下工夫,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發展特色經濟,計畫在三年內栽植1400畝,五年內掛果10800株中江柚。已栽植1400畝,五年內掛果10800株,收入65萬元,特產稅3.25萬元;已發展金花梨樹21500株,掛果350株,五年內掛果21000株,收入132萬元,農業稅6.6萬元。 蠶桑生產是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是瓦店鄉的一大支柱產業,農戶一年內可養四季蠶,具有突出優勢,瓦店鄉擁有投產桑樹312萬株,年養蠶4300餘張,產蠶12萬公斤,其特色是以四邊桑為主,糧桑套種,它既不影響糧食生產,又能獲得教高的經濟收入,時間短,見效快,農民具有悠久的養蠶歷史和豐富的飼養管理技術
2008年已建成小桑園1000畝,預計三年內成片載植3000畝,五年內養蠶達10000張,實現特產稅5。6萬元。另外,瓦店鄉的其他多種經濟,例如:肉牛工程建設,中藥材以丹參為主,三年內達2000畝,地膜花生等都有較快程度的發展。
交通,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都得到了快速發展。瓦店鄉共有公路,機耕道87公里。其中鄉道柏油路面5。5公里,水電氣配套完善,三年內計畫投資12萬元,建成電視差轉台,光纖閉路電視通三個村,同時建成長180米,寬10米的瓦店大橋及瓦店電站。場鎮建設布局合理,現已初具規模。

機構設定

瓦店鄉設定五個綜合性辦公室:黨政辦公室、財政經濟辦公室(鄉鎮企業辦公室)、農業辦公室、科教文衛辦公室(計畫生育辦公室)、社會事務辦公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設定九個事業站:農經站、農技站、畜牧站、農機站、林管站、水利站、文化站、廣播站、計生站,瓦店鄉行政編制43人,事業編制42人,合計85人,平均年齡在35歲左右,其中高中文化程度15人,大專文化程度38人,本科以上文化程度25人。
城鎮發展城鎮發展
黨政辦公室
主要負責搞好鄉機關黨的建設,村級組織建設及黨員的教育、管理與發展工作;負責紀檢、宣傳、人民武裝、統戰等工作;指導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正常開展工作;負責組織人事管理、幹部隊伍建設工作;搞好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工作;承擔人大閉會期間的日常工作;搞好社會綜合治理,負責人民民眾來信來訪工作;負責黨委、政府的日常工作和調研、信息、督辦查辦、綜合協調等各項工作的檢查落實;組織制定機關工作計畫、規章制度、並組織實施。
計畫生育技術服務中心
瓦店鄉計畫生育辦公室依照下列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畫生育法有關規定主要負責大力宣傳黨、國家、政府針對關於計畫生育方面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宣傳人口理論、避孕節育、優生優育等婦女孕育各方面科學理論知識;承擔育齡婦女避孕、節育、保健和優生技術服務;負責服務計畫生育方面的其他全方位工作。
村鎮建設中心
瓦點鄉人民政府依照下列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主要盡責合理利用土地,搞好鄉鎮建設規劃和環境保護工作;宣傳國家土地法規、條例;對土地市場進行管理;對瓦店鄉房產進行登記、管理、規劃;扶持鄉企業有序發展。已有序做好本質工作。

主要成績

2008年來,瓦店鄉黨委、政府帶領瓦店鄉民眾,解放思想,真抓實幹,取得了很大成績
1、農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種植特強筋優質小麥2萬畝,總產達900萬公斤,每公斤高於市場價格0.3元,瓦店鄉淨增加收入270萬元;發展反季節栽培溫棚韭菜50畝,高效農業示範園100畝,洋蔥面積6000畝,瓦店鄉瓜菜面積達2.5萬畝。養殖業發展突飛猛進,形成了大寒屯、大裴村、梅福、東流台等20餘個養殖專業村,發展1500餘戶養殖專業戶,建立了豬、雞、獺兔、羊四大養殖基地,肉鴿、美蛙、肉狗特種養殖初具規模。瓦店鄉生豬存欄5萬頭,雞存欄50萬隻,獺兔10萬隻,羊l萬隻,畜牧業產值達8000萬元。

黨政建設

村幹部執政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黨和國家各項政策在農村的落實力度,經濟的發展速度,地方的發展程度及農村的和諧穩定。必須高度重視,重點抓實,在工作中,瓦店鄉以“三個強化”為抓手,極大地提升了村幹部的執政能力。一是“強化思想意識”在瓦店鄉30個村兩委班子成員中開展“看誰的觀念新,看誰的膽識大,看誰的幹勁足”的競賽活動,結合各村實際,一村一策,半年一考評,全年一總評,量化各種目標,嚴格獎罰措施。使有能力、實績突出的村幹部脫穎而出。二是“強化學習意識”。農村幹部工作方法簡單粗暴,政策掌握不夠,“通不通三分鐘,再不能龍捲風”,使工作陷於被動。鄉黨委每季度對兩委幹部進行政策法規培訓,如新的土地法糧食直補、土地流轉等政策法規,並培訓他們工作方法和種養殖技術,使他們在工作中能夠有的放矢,掌握主動,推動工作的開展。三是“強化服務意識”。把以往催糧抓款的思想徹底放開,使黨和國家的各項惠農政策及時得到貫徹,並落實到實處,實行承諾制,每年最少解決一件全村民眾最關心的實事,樹立幹部的威信,增強兩委的戰鬥力和凝聚力。
瓦店鄉獲得榮譽瓦店鄉獲得榮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