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雅天文學

瑪雅天文學

瑪雅天文學(Mayan astronomy)是指瑪雅文明發展出來的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有關。

瑪雅人天文曆法有卓越成就,通過對金星太陽的運行時間的長期觀測,已掌握日食周期和金星等運行規律,約在前古典期之末創立了精確的聖年曆(1年260天)和太陽曆(1年365天)兩種紀年方法。前者一年13個月,每月20天,全年 260天;後者一年18個月,每月20天,另加 5天忌日,全年365天,每4年加閏1天。每天都記兩曆日月名稱,每52年重複一周,精確度超過同代希臘羅馬所用曆法。此外,瑪雅人還使用一種稱之為“長期記日制度”來作紀年。近年來的研究成果表明,這種紀年方法可以與舊大陸的公元紀年方法對應、換算,從而解決了瑪雅文明的年代學問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瑪雅天文學
  • 外文名:Mayan astronomy
  • 太陽曆:1年365天
  • 聖年曆:1年260天
簡介,瑪雅的曆法,長紀年曆,卓爾金歷,太陽曆,曆日對照,大周期,新發現,

簡介

古代瑪雅人不知道天文望遠鏡,也沒有哥白尼日心說,卻知道天體的精確運行周期,並和現代極為相近。比如太陽年(即一般意義上的一年),現代的精確測量值為365.2422天,而古代瑪雅人卻知道太陽年的長度為365.2420,比準確數字只少0.0002天,相當於17.28秒,計算一年的正確時間為365天又3小時45分48秒,所以他們總共有19個月,其中有18個月有20天,而第19個月有5天3小時45分48秒。瑪雅人對金星會合周期計算能精確到每六千年只差一天。曆法也指出月亮地球一周的時間為29.530588天,而現代科技的測量值為29.528395天。瑪雅人觀察到在每年的3月15日,昴宿星團,會第一次在天空中升起,每72年的升起時間,會提早一天;再過72年,又會提早一天,經過約26000年後,昴宿星團又會在3月15日升起(經計算為26280年,因為昴宿星團每72年的升起時間,會提早一天;再過72年,又會提早一天,而一年有365天,所以365乘以72等於26280)。瑪雅人藉由長期觀察,目睹12月冬至地球和太陽銀河中心在慢慢靠近,並排成一直線,這現象約26000年發生一次。
瑪雅天文學瑪雅天文學
瑪雅人是美洲印第安人的一支,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開始創立文化,公元3到9世紀是瑪雅文化古典時期。現今所知道的瑪雅文化大都屬於這個時期。
瑪雅人有自己的天文觀測台。它是一組建築群。從一座金字塔上的觀測點往東方的廟宇望去,就是春分秋分日出的方向;往東北方的廟宇望去,就是夏至日出的方向;往東南方廟宇望去,就是冬至日出的方向。像這樣的建築群發現了好幾處。瑪雅人對行星運動,尤其是金星運動,有周密研究,定金星會合周期為584天,分為4段:晨見236天,伏90天,夕見250天,伏8天;並且知道五個金星會合周年的和等於八年的時間。從瑪雅人殘留至今的文獻中發現 177天、354天、502天、679天、856天、1,033天這一串數字。有人認為,這是指35個朔望月交食周期。有的研究家認為瑪雅人採用黃道十三宮,並且已經查明其中幾個名為:響尾蛇海龜、蠍子、蝙蝠等。

瑪雅的曆法

瑪雅曆法陰陽曆陽曆兩種。瑪雅人曾將太陽曆刻在石碑上,成為重要天文文物。瑪雅人的曆日制度有三種。

長紀年曆

用累計積日數來表達,分九等,即金(kin)、烏納爾(uinal)、頓(tun)、卡頓(katun)、白克頓(baktun)、匹克頓(pictun)、卡拉勃頓(calabtun)、金切爾頓(kinchiltun)、阿勞頓(alautun)。1金表示1天,1烏納爾為20天,1頓為360天,1卡頓為7,200天,1白克頓為144,000天。再以上順序都是前者的 20倍。一般記日用到五等,例如 9、9、16、0、0即表示:9×144000+9×7200+16×360+20×0+0=1366560 天。這種方法可以叫作積日法。

卓爾金歷

典祀用曆日,一年為260天,不分月,順序用 20個專名。這些專名是:伊克(Ik),阿克巴爾(akbal),乾(Kan),契克長(Chicshan),克依米(Cimi),馬尼克(Manik),拉馬脫(Lamat),模盧克(Muluc),喔克(Oc),丘恩(Chuen),哀勃(Eb),本(Ben),伊克司(Ix),門(Men),克依勃(Cib),卡棚(Caban),哀遲那勃(Ezz'nab),考阿克(Cauac),阿哈烏(ahau),伊米克司(Imix)。然後以1~13順序和這 20個專名循環相配,如,1伊克,2阿克巴爾,3乾……,13伊克司,1門,2克依勃,……7伊米克司,8伊克,9阿克巴爾……。這樣一共 260個循環一周。這種紀日法中國乾支紀日極為相像。

太陽曆

一般民用曆法。一年為19個月。第1至18月每月20天,第19月為5天,共365天。
第一月 朴潑(Pop) 第十一月 閘克(Zac)
第二月 烏喔(Uo)  第十二月 開黑(Ceh)
第三月 席潑(Zip) 第十三月 馬克(Mac)
第四月 佐子(Zotz') 第十四月 乾金(Kankin)
第五月 贊克(Tzec)  第十五月 磨安(Muan)
第六月 呼爾(Xul) 第十六月 派克司(Pax)
第七月 雅克司金(Yaxkin)  第十七月 卡雅勃(Kayab)
第八月 莫爾(Mol) 第十八月 科姆呼(Cumhu)
第九月 陳(Ch'en) 第十九月 歪也勃(Uayeb)
第十月 雅克司(Yax)
瑪雅歷曆元(積日為0、0、0、0、0)是:4阿哈烏;8科姆呼。4阿哈烏是卓金歷日周中的日子順序數,它應是13的倍數加4,20的倍數加19,即第199天。8科姆呼是民用曆法的第18月8日,順序是一年的第348天(17×20+8=348)。
瑪雅曆日的記法是積日放前面,其次為卓金曆日,再次為民用曆日。例如,9、14、2、6、0;1阿哈烏;18烏喔。積日為:9×144000+14×7200+2×360+6×20+0=1397640;以卓爾金曆日周260去除(1397640+199),得餘數為79,79為卓爾金曆日的1阿哈烏;以一民用歷年日數365去除(1397640+348),得餘數為38,38為民用曆日的18烏喔。

曆日對照

瑪雅曆日:8、15、0、0、0;5阿哈烏;3朴潑——儒略曆:公元337年5月19日。
瑪雅曆日:9、15、0、0、0;4阿哈烏;13雅克司——儒略曆:公元731年8月22日。

大周期

瑪雅人運算出來著名的金星公式
月球 20×30=260 260×2×73=37960
太陽 8 ×13=104 104×5×73=37960
金星 5 ×13=65 65 ×8×73=37960
瑪雅人計算出每一種周期經過37960天后,地球和太陽及銀河中心便會在一條直線上。

新發現

類似的抽象特徵在奧爾梅克的祭壇石碑柱上都有發現,有時後者會有一個拱門或壁龕,暗指美洲豹擺著防禦架勢時的血盆大口。此外,還有一種在瑪雅天文學中被哈奇視為天鵝座象徵的“十字繃帶”似的符號,會出現在這些美洲虎雕塑的眼睛附近,或著是額頭、胸前等位置
哈奇指出,在瑪雅藝術中被用來表示天文觀測的符號,通常出現在神廟門廊上的一組類似於十字架的符號,或者是一個透過十字架瞭望的人頭,甚至是一個凹槽中的眼睛。所有這些符號,極有可能來源於用天鵝座確定太陽曆法中與時間相關的事件以及正北方的行為,後者在制定建築物朝向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這些美洲虎象徵變身為貓科動物薩滿的形象,也象徵能夠使其作為宇宙時間報時者的星座發生運動的的天國智慧。
在不止一個奧爾梅克浮雕上,這種“十字繃帶”符號都是作為一個人頭蛇身怪的眼睛而出現。其存在暗示在某個時期,天鵝座恆星可能成為一個超級星座的一部分,而這個超級星座的形象很可能就是,或者蛇形,這其中還包括了天龍座的恆星。哈奇發現,天龍座與瑪雅的時間記錄之間有著相當緊密的聯繫,就像奧爾梅克時間記錄與大熊星座天龍座一樣。
這個結論來自一項對瑪雅文獻《馬德里手稿》(Madrid Codex)的嚴謹調查,通過研究十字繃帶符號的形象與出現在一連串頁碼角落上的蛇的位置之間的關係,哈奇確定,這正是天鵝座的薩德爾天龍座恆星之間的“合作”關係的象徵。它們在午夜穿越當地子午線中天那一天,標誌著瑪雅太陽曆法中的轉折點。瑪雅人依此將一年等分為三個季節,兩個為122天,另一個為121天,並在每一個閏年加入額外的一天。依據這些情況得出最後的結論:十字元號與天鵝座運動之間的諸多聯繫不只是巧合。正確地分析這種聯繫,瑪雅人都對這個特定的星座(或恆星)有著極深的興趣。
由此,薩德爾(或天鵝座)在瑪雅天文學中被視為最主要的時間記錄者,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在瑪雅世界之樹頂端發現的“天鳥”,這棵樹被稱為哇卡成(Wakah-Chan,銀河系中心),或者“擎天樹”(Raised-Up Sky)。
世界其它相似的宇宙神話所說的一樣,瑪雅的“世界之樹”象徵著宇宙軸線,夜空的轉折點。它植根於西保巴(Xibalba,瑪雅的冥界),樹枝伸展在地球的中部,頂端的枝椏則在天國中展開。如今這棵樹在瑪雅宗教習俗和信仰中依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符號,常被描繪成十字形符號,與基督受難像十字架極為相似。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的傳統神壇上,至今都能看到。當地人稱其為亞克斯切(Yax Che),意為“第一棵(或綠色的)樹”。
瑪雅宇宙。1993年,美洲學家D·福瑞德爾、L·斯切爾和J·帕克共同發表了《瑪雅宇宙:三千年薩滿之路》一文,描繪了一幅令人印象深刻的瑪雅宇宙圖。他們認為,同全世界的文明一樣,瑪雅文化中的“宇宙樹”被視為通過天極而洞穿了“天之心臟”,即“靠近了北部極星”的黑暗區域。加上瑪雅藝術中各種關於“世界樹”的圖畫中都有一隻蠍子位於底部,所以很明顯看出,“世界樹”是銀河的一種象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