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王國遺蹟

“琉球王國時期的遺蹟”,是指日本沖繩島南部的古蹟群,包括原琉球國的城牆遺蹟、古城以及王陵等。琉球王國為12世紀琉球出現的國家,史稱三山時代,到15世紀被統一為琉球王國(琉球國)。琉球國的文化,揉合了這段時期中國、日本及當地文化,形成了特殊的文化風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琉球式城堡。它既具有農業中集村的特徵,也具有城堡應有的防禦功能。此遺蹟群在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此外,列為世界遺產範圍的還有御岳(沖繩)。御岳是琉球特有的一種宗教設施,祭拜的是當地神話中的神及祖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琉球王國遺蹟
  • 外文名:The Ryukyu Kingdom ruins
  • 位置:日本沖繩島南部的古蹟群
  • 包括:原琉球國的城牆遺蹟古城以及王陵
簡介,景點,歷史,首里城,意義,

簡介

琉球王國遺蹟
琉球古國,現在的沖繩群島,作為古代中國朝鮮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貿易樞紐,在公元14世紀到16世紀興盛一時。國際貿易的繁榮帶動了物質和文化兩方面的交流,創造了沖繩獨特的多樣化的文化。古代琉球獨特文化的象徵之一是石頭建築,在沖繩處處可見,尤其集中在古建築遺址。城堡建於14世紀末葉琉球王國開始統一,到18世紀琉球王國建立鞏固的政權。

景點

琉球王國遺蹟
那霸是沖繩縣的首府,也是旅遊觀光的熱點,這裡既有古都文化的餘韻,又有現代的氣息,二者兼備。首里是一個古都,“守禮之門”是首禮城的第二大門,是沖繩的象徵。守禮門上的大匾額,建於450年前,是中國古代清朝贈送的。牌坊分兩層,匾額放置其間,以金箔刻上的四個大字,隨著歷史的推進,已經有部分脫落。琉球大學附近的圓覺寺,建於1492年,是當時尚氏王朝的菩提寺,戰時已經燒毀,現在僅存大門部分。大門兩側,戰前是仁王門,如今已經成為琉球大學的運動場。在圓覺寺的對面,有一紅瓦方堂,是尚德王時代藏經的地方,1609年被九州薩摩軍破壞。1621年修復改建為供奉神明的地方,是琉球建築的典型代表。  

歷史

大約從12世紀左右,沖繩島的各個地區開始出現統治者,統治者們建造了名為Gusuku的類似城堡的建築。雖說是城堡,但它和同樣被列入世界遺產的姬路城等建築不一樣,它更接近於城塞(Gusuku同時也是匯集地區信仰的宗教聖地)。進入14世紀後,沖繩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並於1429年成立了統一的琉球王國。從此,王國的象徵——首里城就成了唯一的Gusuku。

首里城

琉球王國遺蹟
首里城建在可俯視那霸市的120米高地上。東西約400米、南北約270米,周圍是約10米高的石砌圍牆。城內有政治、文化、外交、祭祀相關設施和廣場,城中心有沖繩最大的木結構建築“正殿(中心建築)”。建築帶有濃厚的日本、中國等周邊各國的色彩。這表明當時的琉球王國和周邊亞洲國家的交易往來頻繁(龍的形象和朱紅塗漆來自中國,屋檐等結構樣式受日本的影響)。需要說明的是,首里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美軍登入時,曾毀於一旦,現在的大部分建築是1992年重建完成的。近幾年來,更是作為電視劇外景地吸引了不少觀眾。
首里城的西側,有一座利用天然岩石山建造的壯觀的石砌建築——“玉陵”。琉球王國幾代王族都長眠在這裡。墓地內的空地上鋪滿了珊瑚礁碎片,建築的中央和東西兩塔上,擺放了名為“Shisa”的避邪獅像,它是沖繩的象徵。

意義

琉球島諸多文物古蹟和遺址證明了琉球群島已有五百年多年的歷史。琉球古國的遺址廢墟,占據了琉球群島的制高點,是古代歷史琉球古國社會結構的見證;而島上的宗教建築至今保存完好,仍在使用,是古代宗教形式流傳至今的沉默證據。琉球群島獨特文化的產生說明了古代琉球王國同其它地區和國家廣泛的經濟和文化交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