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韓國地暖

現代韓國地暖

韓國特殊的自然地理氣候條件及獨特的生活習慣造就了韓式建築及其獨有的取暖設施——韓式暖炕。從古老的韓式暖炕至第三代地暖電熱膜(又名遠紅外碳素麵狀體發熱板),臻至純熟,其地暖技術已經廣泛套用到全世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現代韓國地暖
  • 簡稱:韓式暖炕
  • 主要材料:樹木,泥,石,稻草,瓦和紙
地理和氣候,韓式暖炕特點,暖炕歷史,暖炕結構,採暖演變,產品發展,電熱地暖產品,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結束語,

地理和氣候

韓國位於朝鮮半島。朝鮮半島地處亞洲大陸的東北部,自北向南延伸,全長1,100公里。韓國的領海與太平洋最西部的海域交匯。韓國的天氣屬於大陸性氣候, 在降水量上屬於季風氣候。韓國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冬季從12月持續到3月中旬, 受西伯利亞冷空氣影響, 寒冷、乾燥,時而下雪。最低溫度在零下10攝氏度左右。

韓式暖炕特點

在韓國,以韓國傳統的樣式蓋的房子稱作韓屋。為了適應冬季寒冷的氣候,傳統韓式住宅從朝鮮半島三國時期(公元前57年~668年)到朝鮮王朝(1392~1910年),所建造的主要材料是用樹木,泥,石,稻草,瓦和紙建成的貼近自然的房屋,樣式與構造講究和自然的和諧統一。韓屋中最為獨特也最具有科學價值的構造,即為地熱(韓式暖炕)——韓國獨有的取暖設施。
韓式暖炕(ondol)原本是利用廚房或屋外設定的灶坑燒柴產生地熱氣通過房屋面下的管道而烘暖整個房間。當燒柴時,火煙順道而行,將炕均勻地加暖,這種取暖的方式叫做“溫突”式,具有很好的保暖性。韓屋內地面的建築會比一般的地平面高,為了保存暖氣,房間的設計不大。此外因為地熱(暖炕),所以不使用床和椅子,採用坐式文化,一直延續到現在。
暖炕有著冬季溫暖,夏季涼爽,還有不降溫等性能。從而促進血液循環,新陳代謝,激活細胞,改善本組織的生成率和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健康。如果在褐色的牆壁和屋頂上貼有帶地圖的視窗或門,這樣會使房間裡的空氣流通並起到過濾作用,使屋內始終保持新鮮空氣。火炕的熱空氣和冷空氣,以及其空氣的濕度和溫度都有益於人體的身體健康。

暖炕歷史

“炕”字很早就有了。《詩經.小雅.瓠菜》”燔之炙之”。漢毛亨注釋為“炕火曰炙”。《玉篇》“炕,炙也。”炙就是“烤”,可見“炕”至少漢朝已有,意思是“烤”。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為配合南水北調工程對於2006年4月至11月對河北省徐水縣東黑山遺址進行發掘,發掘出一處西漢時期的火炕,將火炕的歷史提前到了2000多年前。
“炕”作為燒火取暖的床的意思用可能較晚(但這不等於發明床下燒火取暖較晚)。而且起初不用“炕”字而用“坑”字:《舊唐書》卷199《高麗傳》:“冬月皆作長坑,下燃熅火以取暖。”但到宋朝時已寫作“炕”,范成大詩便有“穩作被爐如臥炕”句。宇文懋昭《大金國志》卷39:“婦家無小大皆坐炕上”。
今天見到“炕”出現在書上的時間不等於“炕”字的造字時間,造字應該更早。文獻中出現“炕”或“坑”字的時間也不等於炕發明的時間,炕的發明也應該更早,甚至比文字的發明還早。
張國慶在他的"北人尚炕習俗的由來"一文考證,《新唐書·高麗傳》載:"(其人)冬月皆作長坑,下燃溫火"。他進一步說明,在隋、唐之際,生活在冬季寒冷的東北地區的中國高句麗人,受"床"和"爐灶"的啟發,將二者合二為一,又經過改造加工而產生為炕。據此斷定,土炕是起源於中國北方地區的,由日本和韓國吸收改良了這一傳統的採暖方式,現在叫地面採暖,簡稱地暖。
俄羅斯沿海州出土北沃沮或高句麗的暖炕遺蹟 韓國首爾阿且山城出土高句麗的暖炕遺蹟
當考古學家發現並開始挖掘雄基住宅和渤海附近漢城的天才上京勇泉府的宮殿遺址的時候,發現了火炕的遺構。且三國時期,火炕開始在42個國家流行,朝鮮半島北部和我國東北地區同樣也興起。統一新羅時期,南方的高句麗和百濟交流甚廣,火炕當時也被允許在該國使用,而且在下層之間開始廣泛的套用。火炕是在朝鮮王朝的實錄,史冊(煙)初步命名火炕不是固定不變的,直到19世紀才固定。火炕是取暖的最原始方式,但無論它的任何形式都可以利用。
根據中國古代史料記載,中國東北地方少數民族政權高句麗(37 B.C. - A.D. 668)普遍使用L字型的溫突,實現室內地面的部分取暖。到了高麗時代(918-1392),發展成為室內地面整體取暖系統。 據悉溫突遍及整個朝鮮半島是在高麗末期。

暖炕結構

火炕為粘土或石頭厚度為5-8cm的花崗岩石建築,部分壁爐是用泥漿建築,煙霧從煙囪均勻的通過,並進入底部的壁爐煙囪。因此,泥漿的厚度使壁爐煙囪整層均勻受暖。今天,做為鍋爐火炕管道埋在地板下,安裝暖氣、熱水的燃煤鍋爐,其實和暖氣循環是一種方法,融會貫通了很多東西。

採暖演變

中國東北地區的漢族和滿族屬於穿著鞋隨意走動的立式文化,所以建成靠窗戶一側的邊炕或半炕,可以說,土炕是起源於中國北方地區的。韓民族吸收改良了這一傳統的採暖方式,由於韓民族屬於‘坐式’文化,所以採暖方式是鋪蓋全部屋子地面的“通炕”,俗稱暖炕。現在叫地面採暖,簡稱地暖。

產品發展

在韓國,即使現代化城市的高級公寓區或建築中,韓國人依然喜歡在寒冷的冬天,或坐或睡在暖烘烘的地板上。地暖隨著高新技術的套用,從土炕、鍋爐管道集中供暖也叫鍋爐水地暖、到燃油水地暖、天燃氣水地暖不斷發展。水地熱採暖系統取暖方式一經出現就受到廣泛的歡迎,是因它的採暖方式熱傳導好、熱效率高、更符合人體對溫度梯次分布的需要。
典型水地暖系統圖
承然,因為當時火力發電為主,富裕蒸汽熱水資源帶來集中供熱水地暖也比較盛行。但上述獨立系統水地暖更方便運用,尤其在結算採暖費用和室溫調節方面更便利。後之,國家政府都在干預和不提倡採用獨立鍋爐水暖系統的主要原因,是能耗偏大,特別是天然氣資源本身就緊缺。
2000年開始在中國興起,進口地暖系統受到國內高端人群的青睞。到2004年,地暖系統開始在國內普及。

電熱地暖產品

隨著水地暖愈來愈顯露出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後期維護頻繁,水質容易結垢,要經常除垢。鋪裝複雜,也不夠美觀,需要進行廢水排放、廢氣排放等,污染了環境更浪費了資源。
韓國技術專家希望從節約能源和方便套用的角度考慮,再次改進地暖技術。因此,利用豐富的電力資源開發電熱地暖成為韓國技術專家新的研究方向。和其他能源的傳輸(如輸木頭、輸煤、輸油、輸天然氣等)相比,輸電的損耗小、效益高、靈活方便、易於調控、無環境污染;輸電還可以將不同地點的發電廠聯網起來,實行峰谷調節。利國利民,更為人類地球節能環保作出積極的貢獻。
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葉,,一種更舒適、更方便的低溫電熱膜產品又開始進入研發、套用並不斷改進階段。電熱膜產品創造性地採用面狀發熱方法來獲得巨大的散熱面,使材料本身的散熱能力獲得成百上千倍的增長,從而實現更出色的低溫輻射取暖效果。
時至今日,電熱膜產品已經走過了十多年的發展歷程。從三大重要性能指標上,即從實際發熱區域在膜面上分布的方式、分布的比例和分布的均勻性方面,電熱膜產品又經歷了從第一代到第二代的演變和飛躍。更為可喜的是,在全球電地暖發熱材料領域的技術先驅和市場領袖——韓國COSMO CENTURY株式會社和的努力下,2008年第三代地暖電熱膜騰空出世!順應了市場新的需求,尤以其共同的結晶JOLUN(傑綸)電暖產品,引領著市場的潮流。在比較中,凸顯出自身的優勢。
實際發熱區域在整個面上分布的方式、分布的比例、分布的均勻度決定了電熱膜產品的實際套用性能。由於生產工藝與技術水平的差別,韓國地暖電熱膜產品可以歸為三代:
產品類別
典型產品
分布方式
分布比例
均熱程度
第一代地暖電熱膜
印刷油墨電熱膜
條狀分布
50-60%
極不均熱
第二代地暖電熱膜
某些高分子電熱膜
網狀分布
70-80%
不均熱
第三代地暖電熱膜
JOLUN地暖電熱膜
面狀分布
100%
完美均熱

第一代

實際發熱區域呈條狀分布,發熱區之間有較大空隙,實際發熱區約為整個面的一半,為增加傳熱量必須提高表面溫度,影響取暖舒適度。

第二代

實際發熱區域呈網狀分布,減少了發熱區之間的間隙,理論上可以在空間創造相對更均勻的傳熱效果,但發熱材料分布的均勻性很難控制,導致產生大量局部過熱和局部不熱的殘次區域,表面溫差很大。此外,其實際發熱區域占整個面的比例雖有所提高,但為增加傳熱量必須保持較高的表面溫度,影響取暖舒適度。

第三代

又名遠紅外碳素麵狀體發熱板——當今最新一代的電熱膜,已成為領先全球的電熱地暖材料。第三代地暖電熱膜,實際發熱區域在整個面上完全覆蓋且高度均勻,擁有更大的熱接觸面積,能在空間創造高度均勻的傳熱效果,使取暖舒適度達到最佳。此外,成品為大面積卷狀,使施工安裝的電線聯接點減到最少,使用穩定性極佳。
新一代全球領先技術其核心——采超高精度微粒注入技術,即一種通過賦予材料微粒極高初速,使其如子彈一樣牢固嵌入另一種材料內部的複合材料技術. 納米級碳素微粒:金剛石(即鑽石)和石墨的同素異形體,兼具金剛石的超高內部強度和石墨的優良導電性能,品質以日本原裝生產為最佳。高柔韌PET無紡布:纖維縱橫交錯,具有各向同性的突出特點,如任意方向均具有相同的密度、拉伸強度等。 又採用特殊層壓粘合原創工藝:利用高分子聚合物LDPE改性具有優良絕緣性能的熱塑成型材料,擯棄傳統膠粘技術,不使用任何膠水即使面層之間牢固粘合的技術。
第三代產品具有以六大特點:
特點一:舒適 無與倫比
特點二:健康 在家即可做理療
特點三:方便 樂享居家新時尚
特點四:環保 低碳生活新主張
特點五:美觀 坐擁寬敞大氣空間
特點六:安全 科技為愛保駕護航

結束語

從古老的韓式暖炕至第三代地暖電熱膜(又名遠紅外碳素麵狀體發熱板),臻至純熟,其地暖技術已經廣泛套用到全世界。韓國人不斷進取的專研精神,使得韓國地暖的產品一直領先全球,蜚聲海內外。韓國地暖以其悠久的歷史,使‘坐式’文化一直延續至今。韓國地暖是韓民族的瑰寶,蘊含著韓國人民的智慧,融會了韓國民族特有的氣質和文化素養,鑄就了世界取暖史上獨樹一幟的航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