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瑪蒿

班瑪蒿

班瑪蒿,半灌木狀草本。莖直立,高60厘米或更長,淡紫褐色,具細縱棱,上部分枝,枝長10—17匣米;莖、枝密被短柔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班瑪蒿
  • 學名:Artemisia baimaensis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桔梗目 Campanulales
  • :菊科 Compositae
  • 亞科:管狀花亞科 Carduoideae
  • :春黃菊族 Anthemideae
  • 亞族:菊亞族 Chrysantheminae
  • :蒿屬 Artemisia
  • 亞屬:蒿亞屬 Subgen. Artiemisia
  • :艾蒿組 Sect. Abrotanum
  • :班瑪蒿
  • 分布區域:中國青海
  • :毛蓮蒿系 Ser. Pectinatae Kitam.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半灌木狀草本。
莖直立,高60厘米或更長,淡紫褐色,具細縱棱,上部分枝,枝長10-17厘米;莖、枝密被短柔毛。
葉薄紙質,兩面密被灰白色蛛絲狀短柔毛,微有白色腺點;下部葉未見;中部與上部葉卵形,長3-4厘米,寬2-2.5厘米,二至三回羽狀分裂,第一回全裂,每側有裂片3-4枚,裂片寬卵形,第二回全裂或深裂,小裂片4-3枚,每小裂片再次分裂或不分裂,具細小、橢圓形或長橢圓形的櫛齒,櫛齒長3-5毫米,寬1-2毫米,先端尖,葉軸兩側具狹翅,葉柄長0.3-0.5厘米,基部有羽狀分裂的假託葉;苞片葉一至二回羽狀全裂。
頭狀花序多數,寬卵形,直徑2.5-3毫米,無梗或有短梗,具線形的小苞葉,在分枝端或分枝上端的小分枝上單個著生或2-6枚密集著生,在分枝上排成狹圓錐花序,並在莖上組成開展、多分枝的圓錐花序,小苞葉線形,長0.4-1.5厘米,密被灰白色蛛絲狀短柔毛;總苞片3-4層,外層、中層總苞片長卵形,背面密被灰白色蛛絲狀短柔毛,具綠色中肋,邊狹膜質或寬膜質,內層總苞片半膜質,背面近無毛;雌花5-8朵,花冠狹管狀,花柱長,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鈍尖;兩性花8-15朵,花冠管狀,花葯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鈍,花柱花冠等長,先端2叉,叉端截形並有睫毛。
瘦果長卵形或橢圓狀倒卵形。
花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青海東南部班瑪縣海拔3440米附近的林緣地區。

分布範圍

青海特有種。
班瑪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