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研究:城市·區域·發展

珠江三角洲研究:城市·區域·發展

《珠江三角洲研究:城市·區域·發展》系中國地理學會原副理事長及其城市地理專業委員會原主任、中山大學教授、著名地理學家許學強先生又一部關於城市與區域研究的重要論著。《珠江三角洲研究:城市·區域·發展》包括緒論、對外開放與城鎮化、空間模式、城鎮群與大都會、人口與產業、城市化的回顧與前瞻、粵港澳合作初探、問題與討論7大部分,共34篇論文。較系統全面地論述了珠江三角洲的區域特徵與經濟地位,城鎮化的基礎與發展特點;總結了珠三角城鎮化外資利用、外資機構的空間特徵、機理與最佳化策略,改革開放的典範,市鎮發展空間模式,技術流的動力機制與渠道;分析了典型都市化連綿區形成機制,城市群產業競爭力比較;探討了人口與產業問題,珠三角三次產業演變與城市發展,以及經濟發展前景——現代化、一體化與國際化;回顧了珠三角城鎮化研究30年,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和創新問題;開拓了粵港澳合作模式與範例;提出了城市化協調發展的基本原則與內容,突出城鎮發展的重點和新意,防止“建設性破壞”等重大論題,等等。《珠江三角洲研究:城市·區域·發展》可供城市地理、城市與區域發展研究領域有關科研、教學和生產部門以及決策、管理人員參考。

基本介紹

  • 書名:珠江三角洲研究:城市·區域·發展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頁數:258頁
  • 開本:16
  • 作者:許學強
  •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科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珠江三角洲研究:城市·區域·發展》由科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自序一
自序二
一、緒論
1珠江三角洲的區域特徵和經濟地位
1.1珠江三角洲的地域範圍
1.2珠江三角洲的地域特徵
1.3珠江三角洲的社會經濟地位
2珠江三角洲城鎮化基礎——以順德縣為例
2.1城鎮的興起與發展
2.2影響今後城鎮發展的新因素分析
2.3實現順德農村城鎮化的建議
2.4結論
二、對外開放與城鎮化
3近年來珠江三角洲城鎮發展特徵分析
3.1城鎮發展很快,城鎮人口增長由以自然增長為主轉為以機械增長為主,城
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3.2城鎮職能由“地方中心型”向以工業為主的專門化職能轉化
3.3城鎮空間分布由集中型逐漸向均衡型方向發展
4對外開放地區農村城鎮化的動力初探——以廣東四邑為例
4.1農村城鎮化現狀
4.2農業發展是農村城鎮化的基礎
4.3鄉鎮企業在墟鎮的集聚是農村城鎮化的基本條件
4.4對外開放政策的實施,加速農村城鎮化
4.5結論
5對外開放與珠江三角洲城市化
5.1前言
5.2糧食作物種植面積減少的問題
5.3棄農經商、務工會否影響農業發展的問題
5.4大量人口進城會否擴大城鄉差別的問題
5.5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轉化
5.6城市性用地迅速向外延伸的問題
5.7結論
6對外開放加速珠江三角洲市鎮發展
6.1對外開放加速市鎮發展
6.2對外開放加速市鎮職能變化
6.3對外開放加速市鎮建設
6.4對外開放加速市鎮體系空間格局的變化
7珠江三角洲外資機構的空間特徵、機理與最佳化策略
7.1珠江三角洲外資與外資機構
7.2外資機構的空間演化——縱向空間特徵
7.3外資機構的空間分異——_橫向空間特徵
7.4珠江三角洲城市的外資機構發展策略
8中國改革開放的典範——珠江三角洲的發展
8.1成功的標誌
8.2成功的條件
8.3成功的途徑
8.4問題與前景
三、空間模式、城鎮群與大都會
9珠江三角洲市鎮發展空間模式的轉化
9.1前言
9.2市鎮規模分布與城鄉人口遷移
9.3市鎮經濟發展與空間分布轉化
9.4市鎮相互作用和空間模型
9.5結論
10技術流的動力機制、渠道與模式——以珠江三角洲為例
10.1技術流的動力機制
10.2技術流渠道
10.3企業間技術流模式
18.2鄉鎮工業對地方農業發展的影響
18.3鄉鎮工業對地方第三產業發展的影響
18.4結論
19珠江三角洲鎮域鄉鎮工業生產組織與發展研究——以民樂、人和、北滘三鎮為例
19.1起步階段的鎮域鄉鎮工業企業生產組織
19.2中級階段的鎮域鄉鎮工業企業生產組織
19.3高級階段鎮域鄉鎮工業企業生產組織
19.4結論
20珠江三角洲三次產業演變及廣州區域地位的變化
20.1產業結構演變基本軌跡
20.2城鎮發展的時空差異
20.3廣州區域地位的變化
20.4結論
21珠江三角洲產業結構演變與城鎮發展的時空差異分析——兼論廣州與深圳區域
地位的變化
21.1產業結構演變與經濟發展階段
21.2城鎮發展的時空差異
21.3廣州與深圳區域地位分析
21.4結論
五、城市化的回顧與前瞻
2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回顧與前瞻
22.1商品化與城市化
22.2非農化與城市化
22.3工業化與城市化
22.4現代文化與城市化
22.5空間轉化與城市化
22.6結論
23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前景:現代化、一體化、國際化
23.1現代化
23.2—體化
23.3國際化
24大珠三角城市化進程回顧與總結
24.1城市化的動力結構:內生與外生
24.2城市化路徑: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
24.3發展的空間過程:分散與集聚
24.4城市化的空間結構:單中心與多中心
24.5城市化的效益:數量與質量
24.6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啟迪
25改革開放30年珠江三角洲城鎮化的回顧與展望
25.1珠江三角洲城鎮化的動力
25.2珠江三角洲城鎮化的空間模式
25.3珠江三角洲城鎮化與城市發展的趨勢與展望
26珠江三角洲地區進入發展新時期——關於《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
的幾點想法
26.1明確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功能定位
26.2推進珠江三角洲地區區域經濟一體化
26.3形成珠港澳大都市圈
27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和創新,開創珠三角發展新局面—《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
發展規劃綱要》之解讀
27.1本次規劃意義深遠——及時的強心劑
27.2定位指出了解決問題的關鍵——改革開放
27.3現代產業體系的一大特徵——區域性
27.4區域協調新思路——不完全一體化
28珠江三角洲城鎮化研究三十年
28.11978年至1980年代末期:珠江三角洲農村城鎮化概念與模式的建立
28.220世紀80年代末期至21世紀初,珠江三角洲城鎮化機制的研究
28.321世紀初至現在,全球化背景下珠江三角洲城鎮化研究的深化
28.4珠江三角洲城鎮化模式的轉型
六、粵港澳合作初探
29粵港合作模式研究——以TCL集團為例
29.1TCL與香港合作模式的演變
29.2粵港合作模式評價
29.3從TCL看未來粵港合作走向
30粵澳合作新範例——橫琴島的定位與發展
30.1對於橫琴發展,談幾點意見
30.2橫琴新定位:超國家級的高端產業門戶
31諸侯經濟、一體化經濟還是不完全一體化經濟——論珠三角區域發展之路
31.1珠三角發展歷程回顧
31.2珠三角發展模式辨析
31.3第三條道路:不完全一體化經濟
31.4結語
七、問題與討論
32協調既是編制規劃的手段也是規劃的目標
32.1當前工作的重點是協調
32.2協調的主要內容
32.3協調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33突出重點創出新意
33.1引言
33.2規劃特點
33.3今後任務
34防止“建設性破壞”
34.1引言
34.2討論
34.3結語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