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泉村

珍珠泉村

珍珠泉村為延慶縣珍珠泉鄉下轄的行政村,位於北京市延慶縣東北部山區,距縣城50公里,全村人口572人,農業人口486人,人均純收入9122元。珍珠泉村位於氣溫比市區低5攝氏度左右的山谷地帶,生態環境優良,水、空氣品質均為一級,森林覆蓋率89.44%,平均海拔600米。境內山多、谷密,屬於深山區。

2011-2012年度“北京最美的鄉村”。

北京美麗鄉村聯合會會員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珍珠泉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延慶縣珍珠泉鄉
  • 人口:572人
  • 山場面積:8248畝
  • 耕地面積:654畝
概述,珍珠泉,珍珠山水,傳說,榮譽,

概述

珍珠泉村為延慶縣珍珠泉鄉下轄的行政村,位於北京市延慶縣東北部山區,距縣城50公里,全村人口572人,農業人口486人,人均純收入9122元。珍珠泉村位於氣溫比市區低5攝氏度左右的山谷地帶,生態環境優良,水、空氣品質均為一級,森林覆蓋率89.44%,平均海拔600米。境內山多、谷密,屬於深山區。退耕還林面積415.8畝。四寶公路從村中經過,形成了比較便利的交通條件。該村經濟以民俗旅遊業、綠色農業為主。

珍珠泉

珍珠泉村裡有一奇泉,方圓十餘丈,水深八、九尺。泉水清澈甘甜。從泉底翻上來的層層水花像串串珍珠,陽光下五光十色,好看極了,因此人們叫它珍珠泉。如果有人站在泉邊拍拍手,跺跺腳,大聲呼喚,泉水湧出的越多,水花翻上來的越快,十分奇特。村子也因有了這珍珠泉而得名,珍珠泉是延慶八景之一,名為“珠泉噴玉”,名揚京郊大地。
珍珠泉村

珍珠山水

京郊延慶縣珍珠泉鄉“珍珠山水”花海迎來賞花季節,鄉域內500畝各種香草、花卉競相開放,色彩斑斕的山谷、迎風搖曳的薰衣草、水聲淙淙的珍珠泉,吸引了四面八方遊客和攝影愛好者來到珍珠泉觀賞遊玩,拍照留影。
珍珠泉村
據了解,今年,延慶縣珍珠泉鄉遵循本地環境特點,以自然山水為依託,營造大地景觀,擴種花卉,用色彩扮靚山川。片石花卉公園、珠泉噴玉主題花園、留香谷園區三大花卉園區已栽種11個品種的觀賞花卉,包括松果菊、小麗花、禮花百日草、醉蝶花、銀邊翠、堆心菊、薰衣草、馬鞭草等品種。
此外,今年珍珠泉鄉在珠泉噴玉景區試種包括薄荷、當歸等7種香草。同時持續完善三大花卉主題公園建設,將花卉種植在全鄉範圍內進行延伸,重點打造聖溪湖旅遊景區。目前,該景區已經修建了登山步道、觀景亭台、栽種了50畝的觀賞花卉,試種了近10畝觀賞南瓜。
與此同時,水泉子村在南山種植了40畝油葵,小川村沿河種植了近10畝的醉蝶、地被菊。全鄉累計種植觀賞花卉種植面積達500畝。

傳說

傳說,村里共有五個泉眼,而且泉水成片。泉水中游弋著兩條金色的奇魚,泉水因此甘甜可口,水量充沛。不知什麼時候金魚被韃子惡人盜走,泉水頃刻間乾涸。村民的生活日漸窮苦不堪,於是向天祁禱,神仙金蟾和珍珠仙女被真誠的百姓所感動,於是他倆揮鎬破土,泉水立即翻滾而出,珠光四溢,村民視為之為寶泉、救命泉。並在泉中留放一對金蟾蜍,每待五更時,金蟾蜍就鳴叫。金蟾蜍一叫,泉水就噴起十多丈高,甚是壯觀。村內有一座金雞山,山上因為有一對金雞,所以珍珠泉村境內沒有蠍子和蜈蚣,村民下地幹活從沒有受到過此類昆蟲的侵襲。每當珍珠泉金蟾蜍“咕呱咕呱”一叫,這對金雞也就“咯兒咯兒”跟著叫。金蟾蜍和金雞同時鳴叫,遙相互應。人們就該起來燒火做飯,下地幹活了。那時候,這個地區年年風調雨順,五穀豐收,人們都說這是一塊風水寶地,人們過著富裕的幸福日子。村子裡有“寶物”傳言傳開了,有一天晚上村子裡無名起火,火光照亮了漆黑的夜晚,如同白晝一般,大火燃燒了三天三夜。火焰熄滅後,村民們發現珍珠泉里的金蟾蜍沒有了,金雞山上的金雞也不叫了。人們傳說,“寶”讓韃子惡人搶走了。因為沒有了金蟾蜍和金雞的互相應叫,這個地方慢慢就窮下來了,非旱即澇,很少有風調雨順的時候。明成祖了解到此地的民情,北方韃子居然兩次偷搶“寶物”,致使此地百姓生活疾苦,於是率兵攻打韃靼部落路並經過此地。那時正直夏季三伏天,中午天氣炎熱,如同身在火焰山一般,此地因為沒有了“寶物”的庇護因此嚴重缺水,將士們口渴難耐。這時神仙金蟾和珍珠仙女再次顯聖指點明成祖挖地取水,於是明成祖下令就地挖井取水。當挖井不到一米的時候,泉水大量湧出。將士們品嘗這裡的水以後,發現水非常清涼可口,隨處歡呼,隨著歡呼聲的加大,這裡的泉水也越涌越多,而且在水中還升起了一串一串的氣泡,就像晶瑩的珍珠,明成祖看這以後,不由讚嘆了一句:“此乃珍珠泉也!”。 珍珠泉因此而得名,並隨著這民間故事流傳至今。
珍珠泉村
珍珠泉村
珍珠泉村

榮譽

該村先後獲得“五項工程重點村”、“北京市健康促進示範村”、“北京市衛生村”、“北京市鄉村民俗旅遊接待村”、“北京市村務公開和民主理財示範村”、縣級“生態文明村”、“優質服務示範村”、“三星級益民書屋”、“北京市法制示範村”、 “2009年民眾滿意的文化大院”、“市級科普社區先進村”等光榮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