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韜(原寧夏軍區副政委)

王韜,曾用名王祖坊。1923年2月19日出生,國中文化程度。王韜1941年入伍,1942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寧夏軍區副政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韜
  • 民族:漢
  • 出生地榮成市斥山鎮斥山村
  • 性別:男
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解放後,

抗日戰爭時期

1940年2月,日軍侵占了王韜的家鄉山東榮成。當時,王韜正在文登中學讀書,他滿懷愛國熱情,參加了學生抗日救國服務團。後來由於學校搬遷,無法在家鄉繼續讀書。為了謀生,他去了瀋陽(當時叫奉天)一個鄰村老鄉開的德和洋行,當了店員。
1941年3月,他的父親和八路軍有聯繫,參加了村上的抗日工作。王韜非常高興地回到了家鄉,參加了抗日活動。
1941年5月,王韜就任榮成縣第七區人民武裝部自衛團幹事,同年9月任榮成縣政府武裝科科員,1943年6月至1944年5月,他任榮成縣第七、八區武委會主任、山東省威海武委會參工組副組長。
抗日戰爭時期,在日軍瘋狂掃蕩的嚴酷形勢下,他積極組織廣大民眾參加民兵抗日活動,配合部隊干擾襲擊敵人,圍困、拔除敵人據點,鞏固和擴大抗日根據地。這期間,王韜曾兩次被組織送往抗日軍政大學膠東分校學習。

解放戰爭時期

解放戰爭時期,王韜先後擔任膠東軍區東海軍分區特務營副指導員、指導員、副教導員、特務2營教導員(駐威海劉公島)等職,帶領部隊參加為粉碎國民黨反動派重點進攻山東解放區的戰鬥。1947年在參加威海保衛戰中,王韜頭部負傷,但仍繼續堅持戰鬥。期間,因指揮作戰有功,他曾受到東海軍分區的通令嘉獎,並保送到華東軍政大學膠東分校學習。
王韜王韜

解放後

全國解放後,黨中央、中央軍委把提高沿海地區軍隊官兵的軍政文化素質,鞏固提高海防、邊防部隊戰鬥力,作為支援國家經濟建設和抗美援朝的一項重要緊迫的任務。1949年10月,王韜調任膠東軍區軍政幹部學校第5大隊副政委、膠東軍區教導大隊政委。1953年3月至1957年9月,王韜任山東軍區警備第十團副政委兼政治處主任、濟南軍區299團(駐防青島)政委、濟南軍區28速成中學政治處主任。1960年10月,王韜調任濟南軍區守備第18師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他曾率部駐守連雲港海防前線,為守衛邊防和提高部隊的軍政素質做了大量工作。因工作成績突出,王韜再次被送到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學院深造。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與中國西北邊疆相鄰的國外敵對勢力,多次挑起事端,妄圖製造民族分裂,中央軍委決定從內地及海防部隊抽調幹部,加強邊疆部隊的領導班子。1969年1月,王韜被組織調任新疆軍區獨立師政委、青海省軍區獨立師政委。1970年7月,王韜調寧夏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寧夏軍區銀川警備區政委。1981年3月,他任寧夏軍區副政委。王韜為西北邊疆地區的社會穩定,維護民族團結,加強部隊和民兵預備役建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王韜參加革命後,緊緊追隨中國共產黨,時刻聽從黨的調遣,服從黨的命令,認真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兢兢業業為黨工作,為祖國的解放事業和中華民族的獨立,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他擔任領導幹部後,更是以身作則、艱苦樸素,吃苦在前,享受在後,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熱愛軍隊,愛護戰士,對黨、人民和革命事業無限忠誠。王韜始終刻苦學習,積極擁護黨的方針政策,毫不動搖地貫徹執行黨的指示,時刻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曾多次受到上級組織的表揚、表彰和獎勵,他的事跡曾多次在報紙上進行宣傳。
1955年,王韜被授予少校軍銜,1960年晉升為中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上校軍銜。1983年8月離職休養。王韜曾獲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和功勳榮譽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