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城

王母城一個充滿神秘的名字;據倖存碑石記載推斷,王母城廟宇始建於明朝末年,幾經興衰,在人類文明的進程中,愈來愈受到世人的關注,王母城位於湖北省利川市西北部的建南鎮龍泉村王母山頂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母城
  • 時間:明朝末年
  • 地點:湖北省利川市建南鎮龍泉村王母山
  • 海拔:1566米
起源,傳說,發展,

起源

距利川城區120公里,距萬州80公里;王母城海拔1566米,相對高差達1000米,與重慶石柱縣的臨溪鎮、河嘴鄉接壤,與富兒巖、銅錘山遙遙相望,呈三角之勢。王母山山巒如波,向西北奔瀉,深溝峽壑,儼若蛛網。山上龍洞水多,有溪溝數十條,最長的兩條分別經10個村後,流入建南河和石柱縣境。第四紀冰川運動造就了這裡奇特的地容地貌。山頂地勢平坦,王母城就勢建造在這山頂之上。在民國時期其香火更是盛旺,後因文化大革命而慢慢衰退。傳說元朝末期,農民起義軍徐壽輝部屬曾在此山一帶紮下五個大營,在觀音巖壁上刻有"天啟二年冬,兵敗此青巖,埋葬九龍灘,芳名萬古傳。"的詩句,悼念陣亡將士。明朝末年,李自成部屬夔東十三家亦在此一帶戰鬥過,留下諸多話柄。

傳說

相傳,農曆6月19日是王母娘娘的生日,信徒要來祝壽、許願,9月12日為信徒還願日。由於路途遙遠,不知何時能夠到達,有的早到,有的遲到。整個6月來此朝拜的人是最多的,人流如潮,尤其是17、18、19三日,一天多達上萬人。香客主要來自鄂、渝、川、湘邊區一帶。有的一家老少幾代人同行。有求福的,求財的,求子的,求健康的,求平安的,求功名的等等,都說"靈得很"。如今,除了信徒香客外,慕名到此遊覽觀光的客人也是一撥接著一撥,紅男綠女,老幼婦孺,三五成群或百十人結隊,信步踏來,全國各地的都有 。
在民國時期再度衰退,後於1994年由地方鄉政府出資再度對廟宇面容進行修復;也因此自1994年後每年來的香客一年比一年的多。
至2003年由荊州人王女士仿造原型建造進行再度修復,現王母城設有大雄寶殿、王母殿、財神殿、藥王殿、觀音殿,全為石木結構。大雄寶殿,高6米,4根巨大木柱立於檐口,殿內塑有釋迦牟尼像,旁有兩尊羅漢相隨,背壁立有三尊菩薩像,後左右屋角各有一尊菩薩像。王母殿,門前設有"靈台觀"三字的山門,殿內正中塑有三尊王母娘娘像(即天地水三仙像),正中,天仙王母娘娘騎著鳳,左,地仙王母娘娘騎著馬,右,水仙王母娘娘騎著龍,意指掌管海陸空;殿內左立有五尊神像,面孔慈祥;殿內右設有四尊神像,面孔有的慈祥有的猙獰,與左對應少了一位,不知何故?財神殿、藥王殿分別不過8平方米,財神爺、藥王爺分別位居正中,占去三分之一面積。在各大殿的中間,有一個由青砂石板嵌成的院壩,院壩正中有條石砌成的香爐,香客可在此焚香燒紙、燃放煙花鞭炮。院壩的一邊(即城門的對面),有一排僧侶生活用房。

發展

隨著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後這裡將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燒香拜佛才前來的地方了,也會有很多人來這裡觀光旅遊,這裡的景色更是迷人,純天然的食品和清新的空氣很適合休閒旅遊;今年由平鎮街上到王母城的公路將進行硬化,相信會有更多的前來旅遊,休閒。
引路,由利川出發沿途還可以欣賞齊岳山風景,從山上齊岳山往下看,和風推開了雲霧,萬頃稻田綿延數十里,托起無數峰巒,相映成趣,好似一幅土家織錦;我國南方最大的高山牧場--齊岳山草場就在這裡,40萬畝連成片,場景壯闊;水杉王聳立在謀道鎮鳳凰山下,20世紀四十年代轟動世界植物學界,被譽為活化石;再到建南經樂福店,平鎮進入龍泉村3公里路程就到山腳;從山腳下到王母山頂要爬3800步由砂石砌成的石梯,潺潺溪流伴以鳥鳴,陣陣清香襲人。目光掠過四周的景物,古木參天,道路險仄,巖屋幽靜,民居古老;奇峰環立,綠蔭似帽,奇花異樹,爭妍競秀,移步見景;古棧道、古碑林等嵌入密林里,造型各異,雕刻工藝精湛,仿佛看到一個古老民族走過的路,還散發著讓人流連盤桓的魅力;片片薄霧,不時迎面飄來,伸手可摘,有如一幅幅風情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