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時敏秋山白雲圖軸

王時敏秋山白雲圖軸

《王時敏秋山白雲圖軸》是清代王時敏創作的一幅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王時敏秋山白雲圖軸
  • 所屬年代:清代
  • 材質:紙本
  • 規格:縱96.7cm,橫41cm
  • 類別:設色畫
  • 作者:王時敏
圖繪煙雲浩渺、林木蔥鬱的雨後山景。據款題而知,此圖是作者有感於“三伏生秋”之意於盛夏的雨後仿元人黃公望筆意所作的秋景圖。王時敏自明崇禎五年(1632年)辭官歸里後便潛心於對宋、元諸家繪畫的研究,期間創作了大量摹仿黃公望的作品,此圖便是其中一幅深得黃氏“淺絳”畫風的力作。其筆法松秀靈動,色、墨富於變化而有層次,重疊交錯的墨點更是將山形樹貌有機地統一於高逸的境界中。
款題:“己丑六月望,過西田村舍,毒熱不異炮灼,僵臥揮汗,讎睨筆硯。適雨後稍涼,憶古人三伏生秋之句,戲作秋山白雲圖。雖曰摹仿大痴,實未得其腳汗氣也,愧絕愧絕。王時敏識。”鈐“王時敏印”白文印、“西田”朱文印。又題:“此餘十年前所作,公瑕將以贈宿章道兄。復攜見示,追憶揮汗舐筆時,宛然如昨。今年至力衰,百事慵懶,不復求舊管城公,誦少陵‘丹青不知老將至’之句,益深慨嘆。辛丑子月時敏又題。”鈐“煙客”、“儒齋”朱文印二方。“己丑”為清順治六年(1649年),作者時年58歲。“辛丑”為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作者時年70歲。
鑑藏印有“潤之所藏”、“渭南所藏”、“虛齋鑑定”、“龐萊臣珍賞印”、“伯湖所藏”等諸方。陸時化《吳越所見書畫錄》卷六著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