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舜(歷史人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承舜,字孝伯,天水縣新陽鎮王家莊人,生於1896年。他先後就讀於新陽鎮高等國小、省立第一中學。l920年考入北京工業專門學校,攻紡織專業。

基本介紹

  • 本名:王承舜
  • 字號:孝伯
  • 所處時代:清末民國時期
  • 出生地:天水縣新陽鎮王家莊
  • 出生時間:1896
  • 去世時間:l928
人物簡介,人物經歷,

人物簡介

王承舜,字孝伯,天水縣新陽鎮王家莊人,生於1896年。他先後就讀於新陽鎮高等國小、省立第一中學。l920年考入北京工業專門學校,攻紡織專業。學習異常刻苦,對數、理功課興趣尤濃,學習成績常名列前茅。他性格剛毅,豁達大度,樂於助人,在同學中享有很高威信。在京就學期間,正值“五四”時期,天水赴京學生20多人,相互串連,成立了天水學會。王承舜與葛霽雲、吳鴻賓、張澄之、張雅韶、岳躋山等均為學會中之骨幹人物。天水學會還創辦了《新時代》季刊,宣傳馬列主義,宣傳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新思想。王承舜常為之供稿。天水學會還發動了驅除北洋軍閥駐甘肅的陸洪濤的運動和反對綏原軍閥馬福祥入甘的運動。在此期間,王承舜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人物經歷

l925年,王承舜於北京工業專門學校畢業。翌年,王回天水後任省立第六師範校長。後來葛霽雲、岳躋山等在西安邀集天水籍進步人士成立了“同鄉會”。王承舜被推選天水發動農民運動。王在校任職中改革教育,整頓校風,不遺餘力,使該校面貌煥然一新。社會輿論說:“自有師範以來無此之盛也!”為了便於從事革命活動,於1926年,他邀集同志,成立了國民黨天水縣黨部,以其名義倡導革命,宣傳新思想、新文化。號召師生假期回鄉創辦農民夜校。他還親自到家鄉新陽鎮搞農民運動,使新陽鎮、三陽川的農民運動蓬勃興起,提出了打倒“四凶、八害”(四鄉總紳、貪官污吏、地主惡霸)的口號,對全縣影響很大。
王承舜不畏強權,剛直不阿。國民軍ll師駐防天水,師長佟麟閣使部下霸占師範附屬國小校址,王出面與佟交涉,佟依仗權勢,蠻不講理,惡晤傷人。王氣憤之極,打了佟一記耳光,使佟未能得逞,從此二人結怨極深。至此,王承舜已成為反動當局與軍閥的心頭之患,處境日益險惡。
l 927年下半年,國民黨到處逮捕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王承舜被捕。與王一起被捕的還有新陽鎮、三陽川等地農民協會的骨幹分子。王承舜被捕後押解蘭州,甘肅省督軍劉郁芬親自審訊,王質問道: “你們捕人有何罪證? 辦教育何罪之有?”最後,被加以“煽動農民、宣傳赤化”的罪名。後來經多方竭力營救出獄,出獄後住其族弟王繩之辦的蘭州民眾教育館。當時,因不能回天水,蘭州不宜久留,與族弟磋商去西寧中學任教。在西寧任教一個時期後,於l928年,因薦海政治、軍事卜.的動亂,便偕同其它教員回蘭,行至享堂堡在一小飯館吃飯時,被化裝成土匪的馬步芳匪徒殺害,時年32歲。
註:天水縣農民協會f 1927年6月1日成立,會長張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