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川(華中科技大學教授)

王小川,副教授,1970年生,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PP2A活性調節。現主要從事神經退行性疾病—老年性痴呆發病機制、早期診斷和防治的基礎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小川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70年
  • 性別:男
人物經歷,主要貢獻,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2007年度獲得者, 教育部及湖北省重大神經系統疾病重點實驗室學術骨幹、教育部創新團隊學術骨幹。2007.6-2009.8赴美國紐約州立基礎研究所進行博士後研究,師從國際Alzheimer病研究專家K Iqbal教授。

主要貢獻

作為申請者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課題2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及多項省、市科研及教學項目,參加了“973” 、“863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多項研究工作。發表論文20多篇,主、參編教材和輔導教材多部。
科研項目:
1.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2008)NCET-07-0332.
2. SET核轉運及其對PP2A活性影響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8) 30871259.
3. fMRI BOLD信號與AD樣tau異常的關係及其對AD早期預報的基礎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4)30400103.
4. 一種無創性老年性痴呆動物模型的建立 湖北省衛生廳科研基金(2004) JX1B032.
5. PHF-tau結構分析及針對分子藥靶的AD藥物篩選 武漢市科技局晨光計畫項目(2005) 20055003059-16.
6. AD病tau及PHF-tau結構預測及針對分子藥靶的先導化合物篩選及最佳化 湖北省科技廳攻關計畫(2005)2005AA301C21.

獲獎記錄

1.王建枝、田青、王小川等,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2009年 排名第三。
2.王小川,獲教育部“新世紀人才”稱號,入選“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2007年。
3.王小川,湖北省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頒發“湖北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fMRI BOLD信號與Alzheimer樣tau異常的關係及其對AD早期預報的初步研究,2006年。
4.王建枝、王小川、田青劉世傑王群,胡元元,凌智群,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細胞骨架蛋白異常在老年性痴呆症發病中的作用及其臨床意義,2004年,排名第二。
5.王建枝、胡元元、王小川、汪義朋、劉世傑湖北省自然科學獎三等獎:阿爾茨海默病生物標記物及其檢測技術的研究,2004年,排名第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