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里野生動物保護區

玉里野生動物保護區

玉里野生動物保護區位於花蓮縣卓溪鄉,屬花蓮林區管理處玉里事業區第32至37林班,總面積約11,414.58公頃。範圍包括中央山脈沿丹大山、馬利加南山、馬西山之嶺線以東地區,東北角隅與林田山事業區相接,西北以丹大山與丹大事業區相連,並與玉山國家公園相接,西以馬利加南山與巒大事業區為鄰,西南以馬西山、喀西帕南山與秀姑巒事業區邊相交接,範圍涵蓋整個豐坪溪(太平溪)的扇形集水區,全區海拔最低者位於豐坪溪床,約900公尺,最高者為西南角之馬西山,海拔高達3,443公尺,海拔高度變化極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玉里野生動物保護區
  • 地理位置花蓮縣卓溪鄉
  • 占地面積:約11,414.58公頃
  • 所在國:中國
基本信息,地理位置,環境概述,生物資源,動物資源,保育現況,目前面臨危機,

基本信息

主要保護對象:原始森林及珍貴野生動物資源
面積(公頃):11,414.58
範圍:花蓮縣卓溪鄉國有林玉里事業區第32-37林班
地方主管機關或管理機關: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
公告機關、日期及文號:行政院農委會89.01.27八九農林字第890030020號函
1973年林務局有鑒於玉里事業區第三十二林班尚保有原始森林,且植被頗為良好、森林組成複雜,指定區內面積約132公頃之區域為保護區,以保護紅檜台灣杉母樹林。其後經調查,發現區內野生動物數量及種類頗為豐富,於1981年將保護對象擴及珍貴野生動物資源,並依據台灣森林經營管理方案之規定設立“玉里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1992年再將保護區範圍擴大至完整涵蓋豐坪溪上游集水區。2000年1月根據“野生動物保育法”正式公告為野生動物保護區,為台灣之第12處野生動物保護區。
本保護區全區地處中央山脈脊樑區域,不僅高山溪谷多,地形富變化,且幾乎未經開發,豐坪溪上下游均無攔砂壩設定,原始植被涵蓋台灣山地的各種森林群系,生態環境豐富多樣,且可能多種瀕臨絕種的動物棲息其中,更顯本區之重要。

地理位置

經瑞穗林道可到達保護區邊緣,全長約37公里,林道前段約9公里與礦區道路共用,雨季車輛上山困難,屬管制區,並未吸引大量遊客進入。林道目前僅供林務人員及少部份礦場工作人員使用;另中平林道(全長50公里)原本亦可到達保護區外緣(玉里事業區第38林班),惟目前僅通車至19公里處。此外,區內有一條登山路徑,可從南投丹大山進入瑞穗林道而抵瑞穗。由於交通不便,僅有少數登山客利用。

環境概述

本區在中央山脈主脊東側,海拔約從1700~2500米。全區地勢除靠近稜線部份略為平坦外,其餘都甚陡峭,地質屬始新世之黑色片岩構成,傾斜度大之處土壤發育淺薄,其餘地方則為發育肥沃之棕色森林土。
氣候方面,本區海拔變域甚寬,涵蓋亞熱帶、溫帶及寒帶三型之氣候帶,月均溫介於5.8~14.3℃間。年平均雨量約3900mm。依桑士偉氏氣候分類可將本區歸類為潤濕型氣候。
地質方面,本區屬中央山脈東部之脊樑山脈帶,地質主要由第三紀的亞變質岩層所組成,地層主要以畢祿山層與廬山層為主。岩盤主要為板岩和千枚岩,常夾有石灰岩及泥灰岩之岩層。全區地形陡峭複雜,不易到達。

生物資源

由於位處中海拔地區,氣候溫暖潮濕,冬季偶會結霜。主要植群除東南一隅為小塊紅檜造林地外,多為天然林,系屬台灣有名的盛行雲霧之櫟林帶,經年在午後時雲霧遼繞。海拔較低處為闊葉樹林相,高處則為針闊葉樹混合林。優勢植物有紅檜台灣杉、鐵杉、台灣二葉松,以及殼斗科之楓屬、櫟屬、栲屬;地被植群主要由蕨類植物,玉山箭竹、赤車使者、短角冷水麻、火炭母草等組成,其他尚有懸鉤子類,獼猴桃類、柃木類、台灣莢及葉長花等等。這些地被植群均與當地野生動物之棲息有密切關係,尤其是哺乳類之山羌、長鬃山羊、帝雉、藍腹鷴等多以這類地柀植物為食。本區的珍稀植物有紅豆杉、台灣杉、水晶蘭、黃花著生蘭,台灣 一葉蘭等。

動物資源

本區為台灣野生動物之天堂,棲息其間的哺乳類依調查共有台灣獼猴、香貓、山羌、台灣長鬃山羊、白鼻心等及8種鼠類;並曾三度發現大型貓科動物之腳印,懷疑可能是雲豹所留。本區的兩棲爬蟲類,有莫氏樹蛙、赤煉蛇及菊池氏龜殼花等,為珍貴稀有野生動物。鳥類屬瀕臨絕種的有熊鷹、藍腹鷳、帝雉,珍貴稀有類如大冠鷲、大赤啄木、黃山雀、小剪尾等也有5種,其他保育類包含深山竹雞等18種。綜合各種調查結果,本保護區內共紀錄到哺乳動物6目16科38種,鳥類8目24科65種,兩生爬蟲類2目6科7種,魚類1目1科1種
哺乳類:已知有14科29種,其中台灣雲豹及台灣黑熊為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屬珍貴稀有保育類則有台灣獼猴、台灣長鬃山羊、山羌、水鹿、黃喉貂、麝香貓及白鼻心等7種。其中,台灣雲豹之紀錄為依據台灣師範大學呂光洋教授等人三度在保護區的乾溪內發現大型貓科動物腳印所推測而來。
鳥類:共有24科61種鳥類,其中台灣特有種11種,瀕臨絕種的保育類有林雕、熊鷹、帝雉、藍腹鷴、灰林鴞、褐林鴞等6種,另外屬於珍貴稀有保育類其他應予保育之保育類有25種。
爬蟲類:共有3科3種,其中台灣赤煉蛇及菊池氏龜殼花皆屬台灣特有種,且為珍貴稀有保育類。
兩棲類:共有3科4種,其中屬珍貴稀有保育類有莫氏樹蛙1種,其餘為盤谷蟾蜍、梭德氏蛙、斯文豪氏蛙。
魚類:已知至少有台東間爬岩鰍1種,屬珍貴希有保育類。

保育現況

本保護區全區均為林務局管轄國有林地,大多為未經人為干擾之天然林,僅在玉里事業區第32林班有礦業用地,及小部分人工林,原礦區面積約381公頃,但礦業權者實際曾承租使用的面積甚小。目前所有礦區租地租約皆已屆期,且部分礦權已屆滿,礦區租地將依約收回,並實施復舊造林工作。

目前面臨危機

盜獵、盜伐:林地護管人員曾發現獵具如獸鋏、陷阱等,獵人可能是利用機車上山,進入保護區及附近森林內盜獵;另保護區內紅檜、紅豆杉等貴重林木亦為山老鼠的目標。
採礦:保護區內(32林班)及鄰近地區不少地段已設定礦權,即使在保護區上緣山頭因礦源枯竭已停止採礦之採礦場,但亦因採礦過程及採礦本身,已對保護區造成很大的傷害,最明顯的為植被及景觀的破壞。
豐坪溪將面臨建壩的壓力:玉里世豐電力公司計畫於豐坪溪下游設定攔水壩發電,預定開發位置雖位於保護區外,惟對於保護區及豐坪溪上游生態環境之影響仍有待評估。
登山活動:登山客設定標幟、遺留垃圾及炊事等行為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