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牛降中國國家地質公園

牯牛降中國國家地質公園

牯牛降中國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境內,西接江西,北鄰九華,東倚黃山,南西為綿延千里的障公山山脈,東西長20公里,南北寬14公里,總面積280平方公里,劃入地質公園的面積110平方公里。 牯牛降以花崗岩地貌為主體,山體雄偉,峰巒疊嶂,溝壑縱橫,奇石遍布,池潭瀑布,雲海松濤,百花爭艷,環境幽靜。其地貌景觀、地質遺蹟、生物多樣性都極具較高的科學價值、美學價值和旅遊觀賞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牯牛降中國國家地質公園
  • 地理位置:安徽省黃山市
  • 總面積:280平方公里
  • 地貌:花崗岩地貌
地質構造,動植物,

地質構造

牯牛降中國國家地質公園
牯牛降地質公園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具有完整的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據統計,園區內維管束植物有1210種,隸屬於180科627屬,而且珍稀種類多,屬於國家珍稀瀕危保護的野生植物18種,其中二類保護植物5種,三類保護植物13種,如鵝水中撈月楸、香果樹、天竺桂、黃山木蘭、天目木姜子、黃山花楸等在其它地區極為罕見,而在牯牛降卻成片分布。區內植物分帶清楚,自下而上為常綠闊葉林帶、山地常綠葉闊葉混交林帶、山地落葉闊葉林帶和山頂灌叢、山地草甸帶。野生動物273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22種,其中一類保護的6種,二類保護的16種,長期共生共存,如雲豹、金錢豹、梅花鹿、白頸長尾雉、獼猴、金貓等,牯牛降自1988年5月9日被批准為國家自然保護區以來,生態環境得到更加嚴格的保護和最佳化,植物覆蓋率達95%,森林覆蓋率達到90%,被喻為動、植物和微生物的天然“實驗室”和物種“基因庫”,森林可以調節氣候、淨化大氣和水體,涵養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美化環境,有“天然氧吧”之稱。由於獨特的土壤生態和地理環境系統,生長在這裡的茶葉,經精心加工和製作的祁門紅茶,享譽全球。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曾高度讚譽“你們的祁紅世界有名”。

動植物

牯牛降森林蓊鬱,古木參天,奇松無數,曲乾虬枝,古樸乾淨。峰巒疊嶂,溝壑縱橫,奇偉異常,峰石奇險,峽谷幽深,一落千丈,流泉擊石,飛瀑轟鳴,由於這些特殊植被,地貌條件,成就了變幻莫測的雲海,難得一見的佛光等奇特自然景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