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射頻識別技術

物聯網射頻識別技術

《物聯網射頻識別技術》是2013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洪泊。

基本介紹

  • 書名:物聯網射頻識別技術
  • 作者:王洪泊
  • ISBN:9787302319832
  • 定價:23元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06.01
書籍信息,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書籍信息

作者:王洪泊
定價:23元
印次:1-2
ISBN:9787302319832
出版日期:2013.06.01
印刷日期:2015.01.22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地介紹物聯網射頻識別技術(RFID)的理論、套用及發展趨勢,全書共9章,內容包括RFID概述、RFID標準體系、RFID理論基礎、RFID系統設計、RFID防碰撞算法分析、RFID安全相關協定分析、RFID中間件,最後兩章給出一個完整的RFID套用實例——自動不停車收費ETC仿真系統的研發及運行測試的技術細節。本書採用研究探索式教學理念,以物聯網射頻識別高級編程的主流技術為主線,以提升學習者開發興趣為首要任務,圍繞基本原理和技術細節,力求反映最新研究進展,並將典型套用項目融入教學。本書概念準確、論述嚴謹、內容新穎、圖文並茂,適合作為高等學校物聯網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軟體工程等專業本科生教材,也可供從事物聯網射頻識別技術理論研究和套用開發人員參考。

圖書目錄

第1章緒論1
1.1射頻識別技術發展史1
1.2射頻識別技術的特點2
1.3射頻識別的分類3
1.3.1按電子標籤的供電形式分類3
1.3.2按電子標籤的可讀性分類3
1.3.3按工作頻率分類5
1.4射頻識別的基本技術參數6
1.4.1數據傳輸速率6
1.4.2安全要求7
1.4.3存儲容量7
1.4.4RFID系統的連通性7
1.4.5多電子標籤同時識讀性8
1.4.6電子標籤的封裝形式8
1.5射頻識別技術的發展趨勢8
1.5.1RFID與無線感測器技術融合8
1.5.2RFSIM卡9
1.5.3RFID與3G技術融合10
本章知識體系小結10
擴展閱讀11
思考與練習12
第2章射頻識別標準體系13
2.1ISO/IEC的射頻識別標準體系13
2.1.1ISO/IEC RFID技術標準14
2.1.2ISO/IEC RFID數據內容標準16
2.1.3ISO/IEC RFID 性能標準17
2.1.4ISO/IEC套用技術標準18
2.2EPC global標準體系20
2.2.1EPC global RFID標準體系框架20
2.2.2EPC global RFID標準23
2.2.3EPC global與ISO/IEC RFID標準之間的關係24
2.3Ubiquitous ID標準體系242.3.1泛在識別中心標準體系25
2.3.2UID 編碼體系26
2.3.3Ucode標籤分級27
2.4RFID不同套用環節中的標準體系28
物聯網射頻識別技術目錄2.4.1技術標準28
2.4.2數據內容與編碼標準29
2.4.3性能與一致性標準30
2.4.4套用行業(領域)標準30
2.5我國RFID標準化工作31
2.5.1基本原則31
2.5.2相關機構和業務領域31
2.5.3未來工作重點32
本章知識體系小結33
擴展閱讀33
思考與練習36
第3章射頻識別理論基礎37
3.1相關電磁場知識37
3.1.1天線近場與遠場37
3.1.2耦合類型37
3.1.3能量傳遞38
3.1.4數據傳輸原理39
3.2RFID系統傳播信道40
3.2.1RFID系統近場通信機制41
3.2.2電磁波的傳播機制41
3.2.3小尺度多徑傳播對RFID系統的影響42
3.3編碼與調製42
3.3.1RFID常用編碼方式43
3.3.2RFID常用調製方式45
3.4數據完整性49
3.4.1奇偶校驗法49
3.4.2縱向冗餘校驗法50
3.4.3循環冗餘校驗法50
本章知識體系小結51
擴展閱讀51
思考與練習52
第4章射頻識別系統設計53
4.1RFID系統總體結構53
4.1.1信號發射機53
4.1.2信號接收機53
4.1.3編程器54
4.1.4天線54
4.2RFID讀寫器設計54
4.2.1RFID系統的硬體組件55
4.2.2讀寫器的功能55
4.2.3讀寫器具體的硬體設計56
4.3RFID電子標籤設計57
4.3.1電子標籤分類57
4.3.2電子標籤晶片設計59
4.4射頻天線設計60
4.4.1RFID天線的分類60
4.4.2RFID天線指標要求61
4.4.3RFID天線國內外研究動態62
4.5基於不同原理的RFID系統結構62
4.5.1電感耦合RFID系統63
4.5.2反向散射耦合式應答器設計64
4.5.3聲表面波標籤應答器設計65
4.6運行環境與接口方式67
4.6.1運行環境67
4.6.2接口方式67
4.6.3接口軟體68
本章知識體系小結68
擴展閱讀69
思考與練習69
第5章射頻識別防碰撞算法分析70
5.1射頻識別防碰撞概述70
5.2防碰撞復用技術 71
5.2.1頻分多路法71
5.2.2空分多路法71
5.2.3碼分多路法72
5.2.4時分多路法73
5.3標籤防碰撞ALOHA算法 73
5.3.1基本ALOHA算法73
5.3.2時隙ALOHA算法75
5.3.3幀隙ALOHA算法76
5.3.4動態時隙ALOHA算法77
5.4標籤防碰撞二進制搜尋算法78
5.4.1基本二進制搜尋算法78
5.4.2後退二進制搜尋算法81
5.4.3動態後退二進制搜尋算法83
5.4.4跳躍式二進制樹形算法83
5.5幾種典型的改進防碰撞算法的基本思想85
5.5.1不等長動態時隙ALOHA改進算法85
5.5.2標籤設計改進算法86
5.5.3防碰撞Q算法的分析及改進87
5.5.4ALOHA和二進制結合算法88
5.5.5基於記憶功能的防碰撞算法89
本章知識體系小結92
擴展閱讀93
思考與練習9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