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牯天茶亭

牛牯天茶亭

紫鵲界景區名勝古蹟“牛牯天茶亭”位於湖南省新化縣水車鎮白水村牛牯天,初步考證為明代遺蹟,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和傳說的石頭建築,不知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在歲月的無情摧殘下,今天已經是殘橫遍野,只有那依稀孤立的短牆似乎在敘說著那個遠古的故事。

基本介紹

景觀簡介,景觀歷史,景觀結構,景觀傳說,地圖信息,

景觀簡介

距紫鵲界主峰2公里,與其並肩而立的牛牯天,是一座神奇美麗的大山。有牛牯上天的美麗傳說及留有活靈活現牛腳印的飛來石,有奉家山系最先的出山石徑,有紫鵲界僅存的明代茶亭遺蹟。
現存的茶亭遺蹟為一條石門和一面石牆,牆體為大小不一的長方體石塊砌成。

景觀歷史

據當地一位83歲的老農介紹,他聽他的爺爺講過,爺爺出生時,這座茶亭就存在,現存的牆體就是當時的牆體,相傳茶亭建於明初。牆體得以保存,緣於濃重的封建迷信。相傳建茶亭初,外地來了一位乞丐,成為茶亭的主人,他不但行善,而且能化孕育神仙水,讓女人求男得男孩,後來不辭而別,大家從此不敢動茶亭的一根“毫毛”。老人還說,當年“紅毛學”在茶亭里躲雨,在木牆上題有一詩“此處茶亭一座,卻被狂風吹破,我欲裁雲補之,老天叫我莫做。”可惜隨木板一起腐爛了。“紅毛學”,叫羅澍蒼,文田鎮中田村人,中國同盟會會員,舊民主主義革命先驅,因為頭髮是紅色的,學台官出身,而被稱之為“紅毛學”。
茶亭是茶文化的史書,是出門人避風躲雨甚至棲息的港灣,亦是山里人看外面的視窗。全國解放後,紫鵲界主峰10公里範圍內的獨立茶亭,從左至右依次有走子石茶亭、紫鵲界茶亭、牛牯天茶亭、涼風坳茶亭。走子石茶亭自然跨塌,紫鵲界茶亭遭拆賣,涼風坳茶亭被公路取代。因此,僅存的牛牯天茶亭遺蹟,被視為重要物質遺產。

景觀結構

牛牯天座落在水車鎮與文田鎮的交界之處,茶亭在水車鎮白水村境內。茶亭地理位置獨特,視野開闊。水車鎮的白水村、龍普村、石峰村梯田,文田鎮的欣欣村、坪樹村、石羊村梯田,共6000多畝梯田,盡收眼底,而且,在這裡看梯田,有不一樣的感受:如果說水車鎮境內的梯田雄渾偉岸的話,那么,文田鎮境內的梯田則靈秀飄逸。而且,駐足茶亭遺址,可俯視譚家山,中國同盟會第一任秘書長譚人鳳長眠在那裡;可側看文筆峰的神奇雄姿,文筆峰儼然倒插的墨筆,從另一側看該峰,則像羊頭,因此,文筆峰又叫石羊寨,所在的村叫石羊村;晴空下,可遠眺雲山庵堂及其所在山系的丰姿,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如果說奉家鎮是紫鵲界的後花園的話,那么,文田鎮、天門鄉則是紫鵲界的側花圃。牛牯天茶亭連文筆峰,可建成生態旅遊精品線路,因為途中的火堡嶺山寨,擁有紫鵲界山系中唯一的古樹群,最大的兩棵,不僅大得兩人合抱不住,而且四季常青。

景觀傳說

這是那個在紫鵲界梯田景區中心白水村延續的一個很古老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紫鵲界白水村的白水洞,住著一位神仙,在百牛凼為天庭看養著百條仙牛,乘朝陽而出伴幕夕而歸, 晚上有時候就在白水洞門前的神仙石上散步(現今在硬度極高的神仙石上能找到一行清晰的腳印,據說是神仙散步留下的)。那個時候的百牛凼早期其實是一座高山,他放養的這些仙牛,吃的是沙土,在體內聚沙成金,日復一日,仙牛把高山吃掉了一大截,慢慢形成了如今的百牛凼(如今的百牛凼猶如高山上的盆地)。有一天神仙上天匯報情況回來,騰雲駕霧勞累一天就在神仙石上睡著了。這時百牛凼中有一隻仙牛,突然心血來潮,想換個地方嘗嘗鮮,乘神仙睡著之時,趁機出走。仙牛一路狂奔,最後在一個風景優美的高山安頓下來,先民見有野牛住此,就命名為野牛堂。神仙發覺後,立即同神虎追尋,神虎追到白水村的野牛塘,仙牛眼見神虎追到,立即逃跑,倉促地從一塊巨石上騰空而起,神虎趕到,亦從這塊石上飛身上天,兩隻神獸從此不知去向,只是在這塊石頭上留下了它們的腳印(這個牛腳印如今牛牯天那塊石頭上尚清晰可見)。人們便將此處命名為“牛上天”,並在不遠處修一茶亭供觀賞人休息。久而久之,口口相傳,牛上天叫成了牛牯天。
今天神仙石、牛牯天依然完整無缺,他們身上的痕跡仍能證明過去的發生過的故事,只有牛牯天茶亭已經破爛不堪。

地圖信息

地址:婁底市新化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