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家長

熊家長

熊家長是一些公德素養的缺失,以及對法紀規則的漠視家長。如,隨意踐踏花草,橫穿馬路,攀爬雕塑,隨地吐痰便溺。而在日常生活中,當著孩子的面甚至帶著孩子隨意插隊、隨意闖紅燈、隨意破壞公共設施、隨意大聲喧鬧等。這種中國式“熊家長”其根本在於個人主義作祟,片面追求狹隘的個人利益而無視他人利益和社會集體利益。因此,“講公德,樹新風”勢在必行。

基本介紹

概述,現象,原因,影響,建議,

概述

2016年4月30日鄭州飛往北京的航班快降落時,一名小女孩嚷嚷要上廁所。女孩的奶奶直接脫下小女孩的褲子,然後女孩就蹲在座位下面開始嘩啦啦的尿了,在地毯上留下一灘尿漬。
熊家長熊家長
不文明大概已經成了中國遊客的標籤。而很多攜帶孩子的家長,也是讓自己的不雅行為在孩子面前暴露無遺,並成為孩子直接效仿的“真人秀”教材。
一些“熊孩子身後的熊家長”被曬到網路上:隨意踐踏花草,橫穿馬路,攀爬雕塑,隨地吐痰便溺。而在日常生活中,當著孩子的面甚至帶著孩子隨意插隊、隨意闖紅燈、隨意破壞公共設施、隨意大聲喧鬧等“隨心所欲”的行為也是屢見不鮮。“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中國式“熊家長”盡其所能,其劣根性在“隨意”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羊群效應”和“破窗效應”的威力也讓這種現象迅速蔓延。

現象

1個價值萬元的耳機和價值3萬多元的24個動漫手辦被親戚家十幾歲的“熊孩子”摧殘,就在當事人心痛不已時,熊孩子父母卻不以為然,“那種娃娃(手辦)小商品市場五塊一個,看你是親戚才給你點錢,小孩子瞎湊熱鬧。”“自己東西不放好,你怪誰! ”“那個破耳機也就十塊錢到頂了”……最後憤怒的當事人準備訴諸法律。你以為熊孩子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生物了?在熊孩子搶你手機,撕碎你東西,吵得你大腦充血,還要你陪他打遊戲的時候,在你忍無可忍想要爆發的時候,熊爸熊媽們便會及時出現,用“哎呀,你一個大人跟小孩子計較什麼嘛?”“他還小啊,不懂事,你這么大了也不懂事嗎?”這種“神”理論把你打敗,現在知道了吧?熊爸熊媽才是比熊孩子更可怕的存在啊!
熊家長熊家長

原因

1902年3月19日,近代教育家梁啓超在其《論公德》中說:“我國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百餘年之後,公民道德水平物質文明發展並非亦步亦趨,公德底線的失守已經嚴重影響了社會的和諧與進步。種種亂象背後,是一些家長公德素養的缺失,以及對法紀規則的漠視,其根本在於個人主義作祟,片面追求狹隘的個人利益而無視他人利益和社會集體利益。“有朝一日龍得水,我要長江水倒流”,只因一個“我要”,便可以侵犯公共財產,霸占公共空間,踐踏公共服務,破壞公共環境,浪費公共資源

影響

熊家長熊家長
民族的前途和命運在於孩子,家長則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親職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且深遠持久的。所以,一個“問題學生”的背後一定有一個“問題家庭”,或者有一個“問題家教方式”。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和反思親職教育的現狀,中國家長十宗“罪”、中國親職教育“十大敗筆”之類的文章也在坊間流傳,“道德培養缺失,孩子沒有道德底線”成為普遍的詬病。
其實,孩子道德底線的缺乏,正是家長間接“培養”或直接“導演”出來的,要么忽視公德教育,要么充當反面典範,“不關注自身素質”而導致“親職教育方向性錯誤”,進入了“5(5天學校教育)+2(2天家庭和社會教育)=0”的尷尬境地。

建議

“講公德,樹新風”不僅勢在必行,而且不能限於口頭、流於形式。要建立健全道德規範和約束體系、道德評價和監管機制;要全面推進法治進程,堅持“德”“法”互融、“德”“法”相通、“德”“法”同行;要號召全社會遵守公德、維護公德、弘揚公德、傳承公德,做有公德之人,建有公德之家,創有公德之城,興有公德之國。這既是責任,也是使命;既利於當今,也利於千秋。只有無數個家長從改變自身做起,無數個家庭才有希望,我們的國家與民族才有希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