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金蘇區

照金位於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西北部,地處橋山山脈南端,北倚子午嶺,南俯渭北高原,東臨鹹榆大道,西通陝甘腹地。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在中共陝西省委的領導下,陝甘邊黨組織、中國工農紅軍二十六軍和陝甘邊游擊隊於上世紀30年代初創建了以照金為中心的陝甘邊革命根據地。它橫跨耀縣(今耀州區)、淳化、旬邑、宜君、同官(今銅川市印台區、王益區)五縣,在鼎盛時期,紅色武裝割據區域擴展到陝甘兩省14個縣,面積數萬平方公里。它的輝煌業績已鐫刻在中國革命鬥爭中的豐碑上,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譜寫了光輝的篇章。

20世紀30年代初,照金一帶連年災荒,百姓流離失所,但統治階級的壓迫和剝削有增無減,階級矛盾激化,農民暴動此起彼伏。此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游擊隊迅速崛起,活躍在照金周邊的廣大地區,發動民眾打土豪、分糧食,革命鬥爭如火如茶。
1932年4月20日,中共中央作出“關於陝甘邊游擊隊的工作及創造陝甘邊新蘇區的決議”,進一步推動了照金地區革命形勢的迅速發展。12月24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六軍成立後,橫掃了照金腹地和周圍的反動勢力,在照金的芋園、高山槐一帶組建了一批農民聯合會和農民游擊隊,以照金為中心的陝甘邊革命根據地初步形成。
1933年春,中共陝甘邊特別委員會、陝甘邊游擊隊總指揮部,召開了陝甘邊第一次工農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陝甘邊革命委員會,組建了區、鄉、村基層政權組織。以薛家寨為政治、軍事中心和紅軍後方基地的照金蘇區得到了鞏固和發展。
在建立以照金為中心的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的偉大鬥爭中,根據地軍民團結一致,打土豪、分田地,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運動,摧毀了照金以及周圍反動民團踞點,粉碎國民黨多次“圍剿”。紅軍主力出擊外線,消滅國民黨反動勢力,使以照金為中心的陝甘邊革命根據地在鬥爭中不斷發展和壯大。
以照金為中心的陝甘邊革命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在西北地區建立的第一個山區革命根據地,是西北革命根據地和後來的陝甘寧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