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仲勛傳

習仲勛傳

《習仲勛傳》分上、下兩卷,由《習仲勛傳》編委會著,出版單位是中央文獻出版社。該書上卷在2008年出版,下卷於2013年面世;2013年8月1日,上下兩卷的套裝版出版發行。這幾個版本內容上並無不同。

《習仲勛傳》是一部人物傳記,該書自20世紀90年代至2013年,編撰時間達20年,長達94萬字,書中附有150幅歷史照片,有些是初次面世。在主體內容上,《習仲勛傳》上卷反映了傳主習仲勛早年從事兵運,創建陝甘邊革命根據地,守衛陝甘寧邊區南、北大門,協助彭德懷指揮延安保衛戰及轉戰陝北,解放大西北等的業績;下卷系統反映了傳主習仲勛同志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的歷程。全書內容豐富,資料翔實,圖文並茂,語言樸實,可讀性強。

基本介紹

  • 書名:習仲勛傳
  • 作者:《習仲勛傳》編委會 著
  • ISBN:9787507338171
  • 類別:傳記
  • 頁數:671
  • 定價:(全上、下冊)138
  • 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8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字數:940000
內容梗概,圖書目錄,創作過程,點評鑑賞,編撰簡介,

內容梗概

《習仲勛傳》,上、下兩卷,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習仲勛傳》編委會編撰。是一部關於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政治工作領導人習仲勛(1913-2002)的人物傳記。
20世紀八十年代初習仲勛工作照20世紀八十年代初習仲勛工作照
《習仲勛傳》主要內容是關於傳主習仲勛的生平描述、介紹。《習仲勛傳》上卷,是在反映習仲勛作為陝甘寧邊區根據地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者的革命經歷和卓越貢獻的同時,清晰地展現了傳主的革命征程。《習仲勛傳》下卷,是在真實記錄和反映了傳主習仲勛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為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嘔心瀝血,頑強奮鬥的革命歷程上,同時體現其建立的不可磨滅的歷史功勳。
《習仲勛傳》全書約94萬字,基本上是以時間為線索,凸出重點事件,平實記錄了傳主生平:上卷分一至十六章共16章,以及上卷後記1篇,記敘的時間跨度自1913年傳主出生至1949年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共36年;下卷從第十七章至第三十六章共20章及下卷後記1篇,時間跨度自1949年至2002年傳主逝世前後,共53年。該書涉及到不少鮮為人知的早期歷史事件,並附有150幅歷史照片等,頗具資料價值。

圖書目錄

《習仲勛傳》(上)目錄
第一章 志存高遠
家世滄桑
童年夢
少年紀學

第二章 人生新曆程
“都村三傑”
在縣立第一高小
“三師”學潮
系獄
歷練中的抉擇

第三章 “兵運”兩年間
投筆從戎
從見習官到特務長
兵暴中的營委書記
北進失利
第四章 渭北烽火赤子情
路漫漫
追隨劉志丹、謝子長
再返渭北蘇區
富平西區的鬥爭
共青團三原中心縣委書記

第五章 在照金蘇區
奉調
邊區特委軍委書記
負傷
多事之秋
泰吉同志,歡迎你!
主持陳家坡會議
撤離照金

第六章 轉戰陝甘邊
南梁曙光
邊區蘇維埃政府主席
為了蘇區的經濟文化建設
反“圍剿”鬥爭
第七章 遭遇錯誤肅反
在陰雲密布的日子裡
洛河川受誣
紅日照亮了陝甘高原

第八章 兩下關中
周恩來的叮囑
隨軍西征前後
列席中央政治局會議
再守邊區南大門
建立發展統一戰線
羅邁的到來
第九章 反磨擦鬥爭
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日子裡
旬邑事件前後
磨擦迭起
迎擊頑固派的進攻
政策和策略的啟迪

第十章 黨的利益在第一位
邊區第二師範首任校長
寫自炮火和硝煙中的自傳
出席西北局高幹會議

第十一章 守衛邊區北大門
初到綏德
郝家橋調查
從整風審乾到搶救運動
甄別糾錯
為五十二萬民眾服務

第十二章 在抗戰勝利前夕
革命伴侶“兩地書”
出席七大前後
首戰爺台山

第十三章 人民的重託
出任西北局書記
毛澤東九次來信
策動領導橫山起義

第十四章 鏖戰西北
出擊西華池
延安保衛戰七晝夜
青化砭殲敵
再戰羊馬河
攻堅蟠龍
進軍隴東、三邊地區
小河會議前後

第十五章 戰爭中的土地改革
心繫前線
土改疑雲
教誨

第十六章 一切為了勝利
全力配合前方作戰
開闢國民黨統治區工作
迎接大西北的黎明
勝利前夜
後記
《習仲勛傳》(下)目錄
第十七章 當好西北人民的勤務員
主持西北局工作
讓人民當家做主
任職西北軍政委員會
痛悼楊虎城
第十八章 努力把西北的事情辦好(上)
鞏固和發展統一戰線
領導剿匪反霸鬥爭
收服項謙
鎮壓反革命
第十九章 努力把西北的事情辦好(下)
實事求是地領導土地改革
從實際出發開展“三反”、“五反”
加強黨的建設

第二十章 恢復和發展西北國民經濟(上)
迅速恢復國民經濟
描繪西北建設藍圖
注重發展畜牧業

第二十一章 恢復和發展西北國民經濟(下)
精心抓好農業生產
建設交通大動脈
提出和實施綠化西北的偉大工程

第二十二章 傾心祖國的統一和民族團結
迎送十世班禪
中央人民政府特命代表
執行中央指示妥善處理新疆問題
從“年輕有為”到“爐火純青”
第二十三章 出任中宣部部長和國務院秘書長
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
在政務院文教委員會領導崗位上
在周恩來總理身邊
建立健全國務院機關規章 制度
第二十四章 堅持真理報實情
西北考察
出任國務院副總理
在廬山會議上
長葛調查
第二十五章 永葆勞動人民本色
暢通聯繫民眾的渠道
愛勞動勤節儉始終如一
保護西安古城牆

第二十六章 飛來的橫禍
蒙受不白之冤
小說《劉志丹》冤案
立案審查
中央黨校的“特殊黨員”
掛職洛陽

第二十七章 “文革”遭劫
暴風雨襲來的時候
身陷囹圄
被遊街示眾
遭受無休止批鬥
故鄉迤山受批

第二十八章 堅持與期待
監護歲月
流放洛陽
走出苦難

第二十九章 把守祖國南大門
主政廣東
從整風入手撥亂反正
旗幟鮮明地支持開展真理標準討論
大力平反冤假錯案
第三十章 實現廣東工作著重點的轉移
謀劃發展新思路
出席中央工作會議和十一屆三中全會
著力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第三十一章 為改革開放殺出一條血路
改革開放先走一步
標本兼治解決“偷渡外逃”
改革開放的排頭兵
走出國門
第三十二章 致力新時期黨的建設
協助主持中央書記處常務工作
改革機構與配備省部級領導班子
參與領導整黨工作
關心新聞宣傳和文教衛生事業
第三十三章 開創統一戰線和民族宗教工作新局面
致力統一戰線的實踐和理論研究
努力做好民族宗教工作
與十世班禪的深厚情誼
以至誠之心交友
出席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四十周年慶典

第三十四章 心裡始終裝著人民民眾
雲南之行
情系延安
為了江西革命老區的脫貧致富
始終關注廣東的改革開放
第三十五章 家庭生活與家風
親密無間的革命伴侶
深愛中的言傳身教
父子情深
寬厚待人
嚴格要求身邊工作人員

第三十六章 晚年生活
故土情懷
在國慶五十周年盛典活動中
魂歸故里

後記

創作過程

《習仲勛傳》的執筆人為賈巨川,是中國共產黨黨史專家,他對傳主習仲勛的革命經歷十分了解。2002年傳主習仲勛逝世時,新華社播發的四千言的《習仲勛同志生平》,也出自賈巨川手筆。
習仲勛紀念館習仲勛紀念館
賈巨川是於1996年秋季介入傳記《習仲勛傳》的寫作工作的。被調到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專門編寫組之前,賈巨川擔任陝西省渭南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一直從事中國共產黨黨史研究,並在該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1996年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75年時,賈巨川還被評為全國黨史系統先進工作者,受到了胡錦濤尉健行等中央領導人的接見。能夠擔當《習仲勛傳》的執筆撰寫任務,賈巨川自感責任重大,同時也倍覺幸運。他稱那時候“習老(習仲勛)還健在,中央有關方面批准同意編寫習仲勛系列叢書,《習仲勛傳》是三本叢書中的一本,算是壓軸之作。”陝西省的《習仲勛傳》編寫組,一開始組織了一個七八個人的寫作班子,分頭執筆,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只剩下了賈巨川一個人。
在開始撰寫《習仲勛傳》的五年中,賈巨川每年都到在深圳生活的傳主習仲勛夫婦身邊生活大半年,不僅對傳主的革命生涯經歷有了第一手的真實材料,更對傳主習仲勛的艱苦樸素、平易近人、愛護民眾的高尚道德品格有了直接的認識。在歷時五年的寫作過程中,賈巨川查閱、參考、使用了充分有力的史料證據,同時,走訪了150餘名與習仲勛一起工作、戰鬥、生活過的老同事、老戰友、老部下、親屬子女及身邊工作人員,使用了大量的口述史料。他很慶幸,習仲勛生前能親自審閱了約20萬字的書稿,並給出“原則同意”的書面答覆;但更為遺憾的是,習仲勛沒能看到書正式問世,傳主便離開人世。
賈巨川認為,歷史的真實要靠語言的平實來體現,沒有見諸於歷史文獻的、沒有親自查閱考證的資料,都不應予採信。他自稱堅持“史書的生命在於真實,寫史就不能拿‘生命’當兒戲”的寫作態度。而他掌握的資料和事實依據,主要選自中央檔案館、解放軍檔案館、陝西省及甘、寧、青、新等省(區)檔案館保存的習仲勛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文稿、書信、電報、講話記錄等,也包括發表在書籍、報紙雜誌以及內部印刷品上的各類訊息、通訊、圖片和言論等。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出版的《習仲勛文選》、《習仲勛革命生涯》及《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戰史》也為資料的核實、選用提供了相應佐證。

點評鑑賞

《習仲勛傳》作為關於習仲勛同志的第一本全面翔實的傳記,該書面世後,受到社會各界讀者的廣泛關注,更在專家學者中引起強烈反響。中央黨校黨史部教授李東朗曾為該書總結了五大看點:
2000年10月深圳,習仲勛全家福2000年10月深圳,習仲勛全家福
看點一:習仲勛在陳家坡會議上的表態。習仲勛21歲就當選陝甘邊蘇維埃政府主席。堅定的革命信念和危難時刻的正確決斷,顯示了他卓越的領導才能。一個典型的、頗能反映習仲勛領導才華的事例就是1933年8月召開的陳家坡會議。在討論決定以後革命方針的陳家坡會議上,兩種對立的意見“爭論得十分激烈”,會議“從當日下午一直開到第二天太陽大照時才結束”。而作為會議執行主席之一的習仲勛的意見,對會議最後決定成立新的陝甘邊紅軍總指揮部,統一領導紅軍開展游擊戰爭的結果,至關重要。在劉志丹等紅26軍主要領導人身陷終南山未歸的情況下,面對資歷較自己老的同志的不同意見,習仲勛旗幟鮮明的主張,顯示了他高瞻遠矚的洞察能力和卓越的領導才華,對會議形成正確的決策產生了重要的作用。
看點二:習仲勛是面對錯誤肅反。1935年9月下旬開始,西北革命根據地發生錯誤肅反事件,逮捕了劉志丹等一大批黨、政、軍領導幹部,錯殺200多人,造成西北革命的嚴重危機。習仲勛罹禍其中。肅反主持者準備活埋被監禁的同志,甚至土坑都已經挖好。慶幸的是這時中共中央長徵到達陝北,制止和糾正了錯誤的肅反,釋放了劉志丹、習仲勛等100多位被關押的同志,挽救了西北的黨組織和西北革命。但是,由於當時形勢和條件的限制,肅反主持人的錯誤沒有得到糾正,習仲勛遭遇了不公正,但他愉快地接受了這些安排,在很困難的形勢下堅持關中游擊戰爭,開闢紅軍西征新區,工作卓有成效。危難時刻見精神,習仲勛在這次肅反中及其以後的表現,充分彰顯了他作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堅強黨性和崇高風範。
看點三:被錯誤肅反的習仲勛的獲救。長期流行一種說法,說毛澤東到達陝北吳起鎮,了解到劉志丹等被逮捕後,立即下令“刀下留人,停止捕人”。這個說法有誤。首先,當時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對劉志丹的實際情況並不了解。其次,直至幾近一個月後,在了解更多情況後,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沒有完全否定這個“肅反”。第三,關於派王首道等前去制止錯誤肅反的地點和時間,不是在剛剛長徵到達吳起鎮之時,而是在11月國中共中央到達甘泉下寺灣後。其時,在聽取陝甘晉省委和紅十五軍團領導人匯報,更多了解肅反情況後,毛澤東、張聞天一致表示:陝北肅反搞錯了,要糾正。
習仲勛與夫人齊心習仲勛與夫人齊心
看點四:習仲勛是反對康生,直言反“左”。當“左”傾大潮在土改運動中開始蔓延時,習仲勛再次“不同凡響”:對風靡一時的康生晉綏土改“經驗”,明確提出異議和批評;在黨的會議上,反覆申說自己對老區土改的看法;一個月時間內,三次上書毛澤東,直言反“左”。在“左”傾大潮洶湧並且頗有來頭之時,敢於倡言反對,需要大智大勇,需要負責、奉獻精神。歷史的真實情況是:毛澤東非常重視習仲勛的這些實事求是的意見,兩次批示“我完全同意仲勛同志所提各項意見”。
紀念習仲勛誕辰百周年座談會紀念習仲勛誕辰百周年座談會
看點五:毛澤東讚譽習仲勛是“從民眾中走出來的民眾領袖”。在中國革命史上,革命的發動和人民對革命的擁護和參加,是經過共產黨人大量艱苦、細緻工作的結果。習仲勛就是這樣一位密切聯繫民眾的共產黨人。“大量的工作是習仲勛做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得他去過問。凡熟悉這段歷史的同志,都為仲勛同志紮實的工作作風、任勞任怨的品德、身先士卒的精神所感動,認為他是搞地方工作的一個典範”。也正因如此,毛澤東讚譽習仲勛為“從民眾中走出來的民眾領袖”。
(註:本目錄附圖“習仲勛全家福”,2000年10月15日,習仲勛夫婦與子女、女婿、孫兒在深圳迎賓館。前排左一女兒乾平、右一女兒橋橋、中為孫兒明正,後排左起:孫兒贊農、女婿吳龍、女兒安安、兒子近平和遠平、女婿家貴、孫兒東東)

編撰簡介

  • 《習仲勛傳》署名“《習仲勛傳》編委會著”,編委會組成人員如下表:
《習仲勛傳》編委會成員表
編委會顧問
馬文瑞、王世泰、王恩茂、馮文彬、孫作賓、師哲、汪鋒、楊和亭、楊拯民、楊靜仁、呂劍人、李琦、李連壁、李啟明、何載、陳煦、張策、張漢青、張邦英、張秀山、林若、范明、周而復、趙伯平、賀晉年、閻揆要、秦川、常黎夫、黃正清、黃羅斌
執筆
編委會主任
張勃興
編委會副主任
顧明、劉榮惠、王中新、吳崇信、李鴻義
編委會成員
范民新、熊美傑、劉郁采、何家梁、邵予奮、陳統渭、黃慰慈、賈自新、田方
《習仲勛傳》執筆人賈巨川,1951年11月28日生,陝西省合陽縣人。中國共產黨黨史專家、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研究員。《習仲勛傳》(上冊)由其獨立撰寫。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