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研究總院

煤炭研究總院(以下簡稱煤科總院)成立於1957年,是我國煤炭行業唯一的大型綜合性科研開發機構和技術創新基地,是原煤炭工業部直屬的科研事業單位,1999年7月轉制為中央直屬的科技型企業,2008年6月改革重組,煤科總院成為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企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煤炭研究總院
  • 成立時間:1957年
  • 性質:大型綜合性科研開發機構
  • 組織機構:研究院、研究所
發展歷史,組織機構,人力資源,科技資源,科研成果,國際交流,企業文化,

發展歷史

經過50年的發展建設,特別是30年的改革開放煤科總院已經建設成為一個學科門類齊全、專業設定合理、研究方向明確、科技力量雄厚、科研成果領先,在國際上具有較高知名度和較大影響力的煤炭科學技術與工程技術的創新中心與研發中心。

組織機構

煤科總院下設1家控股子公司和16家全資子企業。總部設在北京,京外有7個研究院、3個研究所和1個控股公司,分布於上海、重慶、西安、太原、撫順、唐山、南京、杭州、淮北、常州等大中城市。

人力資源

煤科總院人力資源雄厚、綜合實力較強。現有職工7200餘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 特聘兼職院士6名,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8人,科技人員占總人數的65.3%,有5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0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是我國煤炭工業科技創新的主導力量。
1990年至今,先後有624人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在職專業技術人員中現有研究員224人,高級工程師855人,博士63人,碩士717人,總院在讀博士56人,碩士142人。
三、科研方向
煤科總院主要從事煤炭資源勘探、礦井建設、煤炭開採、煤礦安全、煤礦機械、煤礦自動化、爆破技術、煤炭環保和潔淨加工利用、煤礦信息和經濟管理等領域的科學研究工作,基本上涵蓋了煤炭行業所有的專業與技術領域。

科技資源

煤科總院具有雄厚的科技資源優勢,履行著國家技術創新基地與集團公司研究院的雙重職責。建有24個煤炭工業重點實驗室、7個國家級和10個行業級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12個國家安全生產檢測檢驗機構和2個國家礦山計量檢定機構,設有國家煤礦安全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和水煤漿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2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安標國家礦用產品安全標誌中心等機構。

科研成果

煤科總院一直是行業科技攻關的主要承擔單位,也是行業技術進步的主要支撐力量。建院50多年來,共取得科研成果5600餘項,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發明獎1000餘項,截至2008年獲國家級獎211項,占煤炭行業獲獎的52%。獲得各種專利500多項。承擔了煤炭行業73%的國家科技攻關項目、煤炭行業70%的重點科研項目。科技攻關的成果形成了系統、配套、完整、先進的工藝技術和裝備,先進和完備的試驗和檢測手段,為煤炭工業的進步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為集團公司的發展提供了新技術、新產品,培養了新產業。

國際交流

煤科總院是國際採礦大會組委會、國際標準化組織固體燃料技術委員會等10個國際學術組織的成員單位。通過互訪、合作研究、委託研究、學術交流、貿易合作、互為代理、技術輸出、人員培訓等形式,與20多個國家的100多個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
煤科總院緊緊圍繞我國煤炭行業的科技創新和科技進步,50多年來努力拚搏,奮勇攻關,解決了一系列行業共性關鍵性技術難題,不斷提升我國煤炭工業的科技水平,為改變我國煤炭工業的落後面貌做出了突出貢獻。

企業文化

煤科總院建立了以“立足行業、服務企業、創新發展、造福員工、奉獻社會”為宗旨,以“引領煤炭科技,支撐行業發展”為己任,以“堅韌、創造、協作、共贏”為企業理念,履行著行業與集團公司技術創新基地的雙重職責,為全面建設具有較強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百年名院”而奮鬥的企業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