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生忍

無生忍

無生忍,讀音wú shēng rěn,漢語詞語,基本意思為佛教語。謂通達無生無滅之理而不動心。是“無生法忍”的簡稱。無生法是指不生不滅的真如實相理體。真智安住在此理上,不再退墮,叫做“無生法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無生忍
  • 外文名:dharma-ks!ks!a^nti;英'cognizance of non-arising.'
  • 拼音:wú shēng rěn
  • 注音:ㄨˊ ㄕㄥ ㄖㄣˇ
  • 解釋:佛教用語
基本解釋,辭典解釋,在《佛學大辭典》中的解釋,在《佛教哲學大辭典》中的解釋,在《祖庭事苑》中的解釋,在《佛學常見辭彙》中的解釋,

基本解釋

wú shēng rěn ㄨˊ ㄕㄥ ㄖㄣˇ
無生忍
佛教語。謂通達無生無滅之理而不動心。《智度論·出到品》:“無生忍法者,於無生滅諸法實相中,信受通達,無礙不退,是名無生忍。” 唐 顧況 有《歸陽蕭寺有丁行者能修無生忍》詩。 宋 洪邁 《容齋五筆·八種經典》:“證無生忍,造不二門,住不可思議解脫,莫極於《維摩經》。”

辭典解釋

在《佛學大辭典》中的解釋

(術語)安住於無生無滅之理而不動也。仁王經說五忍,此為第四。或為初地之證名,或為七八九地之悟名。智度論五十曰:‘無生忍法者,於無生滅諸法實相中信受通達無礙不退,是名無生忍。’同八十六曰:‘乃至作佛不生噁心,是故名無生忍。’大乘義章十二曰:‘理寂不起,稱曰無生。慧安此理,名無生忍。’仁王經良賁疏曰:‘言無生者,謂即真理。智證真理,名無生忍。’楞嚴經長水疏一下曰:‘了法無生,印可決定,名無生忍。’同八上曰:‘真如實相,名無生法。無漏真智,名之為忍。得此智時,忍可印持,法無生理,決定不謬。境智相冥,名無生忍。’大乘義章十二曰:‘如龍樹說,初地已上亦得無生。若依仁王及與地經,無生在七八九地。’天台觀經疏曰:‘無生忍是初地初住。’

在《佛教哲學大辭典》中的解釋

即生法忍。謂悟知無生無滅的實相而安住的位。<華嚴經>第二十八卷(大正第九卷第五八○頁)所說十忍(隨順音聲忍、順忍、無生法忍、如幻忍、如焰忍、如夢忍、如響忍、如電忍、如化忍、如虛空忍)之一。謂進入爾前圓教的初地、初住或七、八、九地之位的菩薩。<心地觀經>第二捲雲:“海會大眾悉得金剛忍辱三昧,悟無生忍及柔順忍,或證初地,得不起忍。無量眾生髮菩提心,住不退位”(同第三卷第三○○頁)。 御書唱法華題目抄(第二頁)異體同心事(第一五四一頁)

在《祖庭事苑》中的解釋

《五門禪經》雲“於一切眾生忍辱不嗔,是名眾生忍。得眾生忍者,易得法忍。得法忍者,所謂諸法不生不滅,畢竟空相,能信受是法忍者,是名無生忍。”

在《佛學常見辭彙》中的解釋

把心安住在不生不滅道理上。忍就是把心安住在道理上而不再動搖的意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