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漢字)

灼(漢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灼是一個漢字詞語,拼音是zhuó,釋義為會意字。從火從勺,茁聲。“”意為“專注於一點”。“火”與“勺”聯合起來表示“火頭只給物體上的一點加熱”,本義:火頭持續燙燒物體上的一個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灼
  • 部首:火
  • 部外筆畫:3
  • 總筆畫:7
讀音,字詞信息,漢字演變,字義,詳細解釋,<動>,<形>,常用詞組,古籍解釋,灼的書法,

讀音

【拼音】zhuóㄓㄨㄛˊ

字詞信息

筆順編號:4334354
五筆86&98:OQYY倉頡:FPI鄭碼:UORS
四角號碼:97820Unicode:CJK 統一漢字U+707C

漢字演變

灼

字義

1.燒,炙:~熱。~傷(燒傷)。焦~。~痛
2.明白透徹:真知~見。
3.鮮明:~~。~亮。~然。

詳細解釋

<動>

同本義 [burn;scorch;cauterize]
灼,炙也。——《說文
皆憂心如火灼爛之矣。——《詩·節南山》箋
征絲灼之。——《史記·龜策傳》
不可灼也。——《淮南子·泛論》
唐虞點灼而毀議。——《楚辭》
無若火始焰焰,厥攸灼敘,弗其絕。——《書·洛誥》
又如:灼艾(燃燒艾絨熏灸人體一定的穴位);灼臂落髮燒炙手臂剃去頭髮。佛教徒表示自我懺悔的一種方式);灼火(燃火)
燙傷 [scald]
泉源沸涌,浩氣雲浮,以腥物投之,俄傾即熟,其中時有細赤魚游之,不為灼也。——《水經注
照亮,用光亮照明 [illuminate]
皆仆掩門戶。以燭灼之,懼有野犬留廚下。——徐珂清稗類鈔
又如:灼灼(鮮明;明亮的樣子);灼天(照亮天空);灼夜(照亮黑夜)

<形>

zhuó
通“焯”(zhuō)。明亮,鮮明 [bright;luminous]
灼見三有俊心。——《書·立政》
我其克灼知厥若。
灼繡頸而袞背。——潘岳《射雉賦》
又如:灼灼輝輝(明亮熾盛);灼耀(明亮耀眼);灼如(昭明顯赫的樣子);灼粲(光輝燦爛);灼眼(明亮耀眼)
明光;透徹 [penetrating]。如:灼知(明白了解);灼灼;灼戒洞鑒);真知灼見
焦急 [anxious]。如:灼急;灼熱

常用詞組

灼急
zhuójí
[worried] 焦急
灼見
zhuójiàn
[penetrating insight;penetrating view] 明白透徹的見解
灼見三有俊心。——《書·立政》
真知灼見
灼見高妙
灼熱
zhuórè
[scorching hot]∶熾熱
正午太陽的灼熱
[anxious;worried]∶焦急
心內灼熱
灼燒
zhuóshāo
[burn] 焚燒
灼痛
zhuótòng
[ache with a feeling of burning] 痛處有燒灼感。多見於鬱火傷陰之胃脘痛或熱毒熾盛的瘡瘍、燙火傷等
灼灼
zhuózhuó
[shining;brilliant]∶耀眼,光亮
若日出之灼灼。——《新書
[clear]∶明白地
灼灼如此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巳集中】【火字部】灼
康熙筆畫:7部外筆畫:3
《唐韻》之若切《集韻》《韻會》《正韻》職略切,𠀤音酌。《說文》炙也。《玉篇》熱也。《廣韻》燒也。《魯語》如龜焉。灼其中,必文於外。《前漢·霍光傳》灼爛者,在於上行。
又《玉篇》明也。《書·洛誥》無若火始燄燄,厥攸灼敘弗其絕。又《立政》我其克灼知厥若。
又《玉篇》灼灼,花盛貌。《詩·周南》灼灼其華。
又《揚子·方言》灼,驚也。《注》猶云:恐𤋲也,煎盡也。《後漢·楚王傳》旣知審,寔懷用悼灼。
又《唐韻正》之邵反。同炤。《禮·中庸》引《》:亦孔之炤。作亦孔之灼。◎按今文作昭。
又《越絕書》灼龜,作炤龜。

灼的書法

灼的書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