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頸鼠兔

灰頸鼠兔(學名:Ochotona forresti)為鼠兔科鼠兔屬哺乳動物。在中國大陸,分布於雲南西藏等地,一般棲息于山地森林。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雲南麗江西北。

該物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易危(VU)。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灰頸鼠兔
  • 拉丁學名:Ochotona forresti
  • :動物界
  • :兔形目
簡介,詳細情況,亞種,保護級別,

簡介

灰頸鼠兔體形似藏鼠兔,體長155-185mm。後足粗壯,足爪強大發達。軀體背面暗棕褐色,體側呈鮮棕色。頸背具深銀灰色的環斑。
又名雲南鼠兔、灰頸鼠兔。體長14.6~18.5cm,後足長2.7~3.9cm,耳長1.7~2.4cm,體重85~198g。頭額部灰黑褐色,頰部污灰。體背至腰部深棕褐色,而體側呈亮棕色。耳廓背面栗褐色,並沾有灰色色調。頸背及上肩部具有環狀深銀灰色斑或灰色塊斑。頦部、喉部灰色,腹部及鼠鼷部為土黃灰色,而腹中部的黃色較濃。足背污灰色。棲息于海拔2 600-4 400m的森林地帶或林線以上的山地。白天活動。食草類。分布於雲南和西藏。

詳細情況

編號:1228
拉丁目名:LAGOMORPHA
中文目名:兔形目
中文科名:鼠兔科
拉丁科名:Ochotonidae
中文屬名:鼠兔屬
拉丁屬名:Ochotona
拉丁種名:forresti
定名人:Thomas
年代:1923
中文名:灰頸鼠兔
原始文獻:Ann. Mag. N.H., 11:662
模式產地:雲南麗江西北 (NW Lijiang, 27°N, 100.30°E, Yunnan)
生境:山地森林
國內分布:雲南(西北部), 西藏(東南部)

亞種

西藏東南部灰頸鼠兔(Ochotona forresti)一新亞種

保護級別

該物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易危(VU)。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