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特別市軍管會

瀋陽特別市軍管會是軍事管制期間瀋陽最高權力機關,負責統一指揮全市的一切工作,成立時間為1948年11月2日黃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瀋陽特別市軍管會
  • 成立時間:1948年11月2日黃昏,
  • 領導幹部任命:市長朱其文、副市長焦若愚
  • 辦法:“各按系統,自上而下,原封不動
成立,工作,

成立

1948年11月2日黃昏,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向全國發布新華社快訊:“人民解放軍於1948年11月2日解放瀋陽”。瀋陽解放了,沈城的大街小巷到處是歡騰的人流。人們高舉著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的畫像和五彩繽紛的旗幟,敲鑼打鼓,扭著秧歌,踩著高蹺,湧上街頭,慶祝全東北的解放,歡呼瀋陽獲得了新生。
陳雲陳雲
1948年11月3日,天空晴朗,萬里無雲。瀋陽賓館(現遼寧賓館)聚集了來自後方的各個系統的接管負責幹部。上午8時,瀋陽特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以下簡稱軍管會)成立大會準時召開。會議由陳雲(時任東北局副書記兼東北財經委員會主任)同志主持,宣布成立軍管會,瀋陽市實行軍事管制。軍管會為瀋陽最高權力機關,負責統一指揮全市的一切工作。軍管會由陳雲、伍修權陶鑄、張學思、王首道、陳郁朱其文、陳龍等8位委員組成,陳雲任主任,伍修權、陶鑄為副主任。
會上宣布了瀋陽特別市政府市、局級領導幹部的任命:市長朱其文、副市長焦若愚,公安局局長何俠、副局長厲男。
會上還同時成立了瀋陽特別市衛戍司令部。司令員伍修權、政治委員陶鑄,還有三位副司令員。軍管會調三個師歸衛戍司令部指揮,市公安局也作為衛戍司令部的一個組成部分。
11月3日,瀋陽特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正式成立後,即頒發了由陳雲、伍修權、陶鑄簽署的第一號布告;同日,剛成立的瀋陽衛戍司令部也頒布了由司令員伍修權和政委陶鑄簽署的第一號布告。布告的主要內容是昭示全體市民遵守人民政府法令以各安生業;申明共產黨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和社會公共事業及私人工商業合法經營的政策;責令國民黨軍政官員向人民政府登記並交出武器;宣傳人民解放軍入城之嚴格紀律等。

工作

從11月3日開始,市軍管會的各接管部門按照“各按系統,自上而下,原封不動,先接後分”的辦法,迅速接管了國民黨在瀋陽的軍、警、政、財、經、後勤、鐵路等系統。11月4日,人民解放軍攻城部隊撤出市區,全市各機關開始辦公。到11月5日,全市基本完成清點移交和接管工作,並恢復了水電供應和郵政、交通,工廠復工,商店開業,物價平穩。做好黨的政策宣傳,收繳敵警槍枝,確保社會安定。當時,市軍管會除對瀋陽的原軍、政、警等系統予以全部接管外,還接管國營工廠97家,醫療機構18個,大中國小校59所,以及接管了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農民銀行四大銀行和中央合作社的金庫。全市公教人員、公企職工到本單位報到的達8.5萬多人,占原有人數的95%。在整個接管工作中,瀋陽市軍管會共接管了164家官僚資本主義企業,並將其收歸國有,改造為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企業。
發揮輿論宣傳作用,大力穩定社會。解放當天,東北新華廣播電台發表了瀋陽解放的訊息。11月4日晚上,瀋陽新華廣播電台於開始對外播音,每天3次播音共7小時,除廣播國內外新聞及政令、布告外,還有文藝節目;人城後的第三天,市軍管會指定劉白羽等人組成報導委員會並利用原國民黨報社的機器設備等印刷出版《瀋陽時報》,以及時向社會各界傳達黨和政府的聲音,宣傳黨的接收城市政策,穩定人心。東北書店瀋陽分店8日開業後,以傳播毛澤東思想、建設新民主主義文化類圖書為主,前往買書者絡繹不絕。全市11家電影院從9日起放映《民主東北》免費招待市民觀看。秧歌隊、講演隊、標語隊等也紛紛走上街頭以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宣傳,受到市民的歡迎。
11月5日夜,紛紛揚揚的雪花悄然飄落沈城。翌日放晴,重獲新生的瀋陽陽光燦爛,煥然一新。晨光中迎來裝滿煤、糧的列車,汽笛聲響徹長空。中央大街有成批青年唱歌而過。牆上紅綠標語與白雪相映。6日,各系統接收已告竣,電車已有兩路上線行駛,瀋陽新華廣播電台開始播音,市場於戰後初次營業,尤以太原街小市場人山人海。近午,街上行人、車馬擁擠;報販手揚《瀋陽時報》,被民眾包圍搶購,東北書店內眾人塞擁。當晚,雪已融化,中山廣場公安局門首紅燈明亮。此東北人民首府已伴初冬來臨而開始新的繁榮征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