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化工大學科亞學院

瀋陽化工大學科亞學院

瀋陽化工大學科亞學院是經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獨立院校,位於遼寧省瀋陽市渾南開發區,校園周邊高科技產業、高校林立,具有濃郁的科技文化氛圍。

學院1999年建院,現有在校生近5000人,設有七系二部,二十六個專業,包括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通信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業設計汽車服務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製藥工程套用化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環境工程生物工程工商管理會計學資產評估市場行銷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等專業,學制均為四年。

2016年4月,經教育部批准,轉設為獨立設定的省屬普通高校——瀋陽科技學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瀋陽化工大學科亞學院
  • 英文名:SHENYA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KE YA COLLEGE
  • 簡稱:科亞
  • 創辦時間:1999年
  • 類別:民辦學院
  • 學校類型:理工
  • 屬性:民辦學院
  • 所屬地區:遼寧瀋陽
  • 現任校長楊化仁
  • 主管部門遼寧省教育廳
  • 校訓:博學篤行 種德修身 
  • 主要院系:管理系,化學工程系,機械與交通工程系,信息與控制工程系,經濟系,環境與生物工程系
  • 學校地址:遼寧省瀋陽市渾南新區全運二西路30號
  • 主要獎項:總校運動會上總分連續第7年獲得第一名並連續第7年獲得精神文明獎
  • 郵政編碼:110167
  • 學生人數:6000人
歷史沿革,辦學條件,地理位置,師資力量,辦學特色,國外合作與交流,就業前景,學院未來,專業設定,校訓釋義,博學篤行,種德修身,辦學理念,

歷史沿革

1999年
9月 第一屆學生入校,學校位於鐵西區雲峰街
2000年
9月 國有民辦分院正式獨立設院
2001年
9月 學院搬遷到瀋陽經濟開發區11號街新校區
2002年
4月 國有民辦分院通過省教育廳的檢查評估,評價較好
6月 經瀋陽化工學院黨委討論瀋陽化工學院國有民辦分院更名為瀋陽化工學院理工學院
9月 理工學院四個系成立:信息系、機械系、化工與材料系、經濟與管理系
2003年
4月 總院為防非典封校,理工學院參與抗非典工作,抗非典結束後學院受到總校表彰 11月 參加總院教學水平評估工作
2004年
3月 學院經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為瀋陽化工學院科亞學院
3月 學院頒布新學年學分制,獎學金評選方法,學生反響強烈
10月 在總院舉辦的“時代強音”辯論賽中取得亞軍
2005年
1月 學院接受國家教育部教學水平評估,學院受到教育部專家組好評
5月 慶祝科亞學建院五周年“我愛科亞”系列活動進行
2006年
6月 學院 6S計畫出台,倡導素質教育
8月 科亞學院團委組織學生“遼寧沿海五點一線”社會實踐活動,學院團委生、受到團省委表彰
11月 科亞學院團委組織學生參加“陽光嘉年華”遼寧電視台演播
2007年
4月 大學生人身觀、價值觀大型問卷調查在學生中進行
6月 心是開不敗的花——向石治玉希望國小獻愛心
2008年
9月 科亞學院在總校運動會上學生總分連續第7年獲得第一名並連續第7年獲得精神文明獎
2009年
3月 學院合作辦學協定簽署
6月 學院搬遷至瀋陽市東陵區白塔街380號
2010年
3月 瀋陽化工學院科亞學院更名為瀋陽化工大學科亞學院
2011年
7月 申報工業設計,動畫,社會體育等新專業
9月 瀋陽化工大學科亞學院創業學院成立
11月 第一屆國際合作班舉行開班典禮
2014年
8月 學院搬遷至新校區(新校址:瀋陽市渾南新區全運二西路30號)
2015年
9月10日,教育部發文:根據《教育部關於“十二五”期間高等學校設定工作的意見》的部署和要求,2015年審批設定中東部地區本科學校,同時審批部分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定民辦本科學校。決定,其中:瀋陽化工大學科亞學院更名為瀋陽科技學院 。
1號教學樓1號教學樓

辦學條件

學院地處瀋陽新行政、文化中心大渾南核心區,毗鄰東北最大交通樞紐——哈大高鐵瀋陽新南站,校園周邊高科技產業、高校林立,具有濃郁的科技文化氛圍。2014年9月,一座占地600餘畝,一期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的嶄新校園竣工投入使用,新校園建設本著“生態校園、綠色校園、數字校園、人文校園”的原則,功能完善,條件優越。

地理位置

師資力量

學院擁有一支高素質、高水平、高職稱、高學歷的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350人,其中正、副教授135人。學院還聘請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高級工程技術人員到校任課講學,確保人才培養質量。

辦學特色

學院實行大類招生教育培養。人才培養注重“寬口徑、厚基礎、重能力”。學生入學經過兩年基礎課程學習後按社會需求、學生興趣、學習成績,自主選擇專業,有利於學生知識面的拓展,有利於學生個性的培養,為滿足社會對人才需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國外合作與交流

學院廣泛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學院與美國加州矽谷大學、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大學、英國阿斯頓大學、韓國光州大學、澳大利亞拉籌伯大學、紐西蘭維特利亞理工學院等開展交流與合作,採用‘2+2’、‘3+1’、‘2+2+1’、‘3+1+1’、‘4+1’的方式聯合培養化工與製藥、計算機工程、計算機科學、環境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會計、金融、工商管理類等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拓寬學生國際視野。

就業前景

畢業生就業前景廣闊。學院積極拓寬就業渠道,廣泛開展校企合作,與100多家知名企業建立了實習實訓基地。畢業生就業情況良好,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每年都有相當數量的學生考取了碩士研究生、公務員、事業單位;大批畢業生進入國有大中型企業、三資企業、科研單位。學院成立了遼寧首家創業學院,取得了豐碩成果,為學生就業、創業提供支持與平台。

學院未來

未來的科亞學院,將繼續深化教學改革,創新教育模式,大力培養適應社會發展和地方經濟建設需要的高素質、套用型人才,把學院辦成一流的套用技術型大學。

專業設定

專業分類
學院部分專業實行按類招生。學生入學1-2年後,根據學校有關規定、依本人成績自主選擇專業。

校訓釋義

博學篤行

是在業務學習方面對廣大師生的訓導和基本要求。
中國傳統教育思想注重“博學之,審用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關連和統一。(《禮記●中庸》)
博學”,就是博通精學,注重博與精的有機結合。這不僅反映了只有“博大”才能“精深”的道理;同時也體現了我校的通才教育與專才教育相結合的辦學理念與模式。通才是全面素質的要求,專才是專業水平與技能的要求。
篤行”,就是篤實躬行,注重實踐。《禮記●中庸》論治學之道,以“博學之”開篇,以“篤行之”收篇,實際上講的是學與用的關係,學習的目的是為了用,為了實踐,為了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篤實”即誠懇踏實、忠貞不諭,“躬行”即身體力行、堅持實踐。

種德修身

為重視廣大師生的德性涵養,培養人,教育人,發展人,使人成其為“人”。
種德”: 樹立美好的品德,注重德行的培養,此乃做人之本。努力提高道德修養,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養成良好的言行習慣。學生理想遠大、品德高尚、勤奮學習、追求真理,教師為人師表、甘於奉獻、刻苦鑽研、勇攀高峰。學院擁有良好的學風、教風和校風。成功者必須德才兼備。
修身”就是涵養德性,陶冶身心,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儒家十分重視修身,認為“身修而後齊家,齊家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即一律)皆以修身為本”。(《禮記·大學》)
大學教育的目的在於彰顯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德性,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垢納新。大學的首要職能就是培養學生純正的品質,引導他們堅守正道,這是神聖而偉大的功業。

辦學理念

學訓
種德修身立業之基,博學篤行成業之本。
價值定位
以人為本、面向學生、尊重學生、激勵學生成才!
辦學理念
學院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競爭力作為辦學宗旨
一切為了國家建設發展需要
一切為了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辦學指導思想
學校辦學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新時期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方向。
學校定位:以本科教育為主,適度開展留學生教育;以工為主,工、理、經、管、文協調發展;以教學為中心,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任務;立足遼寧,面向全國,服務於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現代化建設;培養具有高素質的套用技術型人才,把學校辦成在所屬層次和類型中領先的高等院校。
學院辦學思路
以人才培養為根本,適應時代發展,更新教育理念,推進素質教育;突出教學工作中心地位,強化教學改革,規範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著力最佳化隊伍結構;以學科建設為主線,調整專業結構,辦好特色專業;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教學投入,改善辦學條件;不斷深化人事制度、分配製度改革,完善後勤保障體系;注重校園環境和文化氛圍建設,最佳化育人環境;走質量、結構、特色、效益協調發展的道路。
學院人才培養目標:
通過四年大學教育使學生成為具有豐富的自然科學、社會人文科學知識,良好的哲學藝術修養,紮實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適應社會能力,終生學習能力的高素質套用技術型人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