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何賢公園

澳門何賢公園

何賢公園,原名為香山公園。是澳門新口岸發展區首座“市肺”,占地12000平方米,1993年7月建成開放。呈長方形,各種設施分布均勻。其中一條寬闊的三合土路,貫穿公園兩端,中段矗立直線造型拱門,上有流水下瀉,別致美觀。路的一端是正門,進門是露天劇場,可容納數百觀眾,另一端是後門,辟有兒童遊樂場,花式腳踏車場,供少年兒童嬉戲。園中段兩側,分建有餐廳,茶座及圖書館,都是低矮平房,富歐陸情調。整個公園設計簡潔明朗,富現代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澳門何賢公園
  • 地理位置:澳門
  • 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
  • 別稱:香山公園
澳門何賢公園簡介,景點介紹,圖書館,

澳門何賢公園簡介

新口岸區和外港新填海區是澳門的新區域,二者以友誼大馬路作分界,在這兩個新區的發展計畫中,當局自始已安排一片綠化空間將二者連繫起來,並命名為宋玉生廣場。在清幽的宋玉生廣場上,建有何賢公園和宋玉生公園。設計新穎、充滿西方特色。兩園格調相同,是景物設計師加柏的精心傑作。主要是將該處布局為一林蔭大道,沿路鋪砌葡式碎石,兩旁敷設寬闊草坪。何賢公園又名香山公園,於1993年7月建成開放,占地約1.2萬平方米。為澳門新口岸發展區首座“市肺”。該公園是為紀念澳門華人領袖何賢紳士而建。何氏備受澳門華人尊崇,於1983年辭世。整個公園呈長方形,設計簡單明朗,富現代感。公園各種設施分布均勻。其中一條寬闊的三合土路,貫穿公園兩端。從友誼大馬路端進入公園正門,即可看見一個大型的露天劇場,可容納數百觀眾;它不僅是公園的重要景點之一,亦作為公園的廣場,可供表演之用。公園中央矗立著大型黑色石塊建成的長方形拱門,淙淙流水沿石塊徐徐而下,效果別致。園中段兩側,分建有餐廳、茶座、休憩區及圖書館,都是低矮平房,富歐陸情調。兩個怡人的休憩區建有涼亭,涼亭內鋪排石台供遊人弈棋作樂,涼亭旁是一個大型雀籠。公園的另一端是後門,辟有兒童遊樂場和滾軸滑板運動場,供少年兒童嬉戲

景點介紹

澳門回歸紀念亭,何賢公園新建了一座以白色為主調的“澳門回歸紀念亭”。該紀念亭占地總面積約75平方米,按照何賢公園的地理環境建造,外觀設計由簡單圖案構成。紀念亭整體建築由一個大圓及一個小圓相連而成,大圓設有上蓋,小圓不設上蓋。在兩個圓形旁邊設有座位,供遊人在紀念亭內歇息、納涼、避雨。紀念亭旁還豎立一面高3.6、寬3.2米的牆壁,牆上刻有“九九澳門”及“澳門回歸紀念亭”等字樣,寓意“一國兩制”,以此作永久紀念澳門回歸祖國這一盛事,紀念亭由澳門中華總商會耗資50萬興建,1999年11月30日動土。何賢是中總已故會長(澳門特首何厚鏵先父),熱愛祖國,熱愛澳門,為澳門社會發展作出重大貢獻澳門回歸,也是他生前的願望。今築亭紀念澳門回歸,包含著雙重意義。
澳門何賢公園澳門何賢公園

圖書館

何賢公園圖書館屬民政總署下轄。圖書館於1993年10月對公眾開放閱覽。相對於民政總署其它圖書館來說,該館面積較小,只有112平方米,座位約40個。藏書約2000。唯期刊種類較多,置中、英、葡文刊物供遊人閱覽,這也是該館吸引讀者的原因。圖書館每周開放6天(逢周一休息),每天開放12小時(早上8時至晚上8時),為全澳開放時間最長的公共圖書館之一。圖書館每年亦會與其它兩間民政總署轄下的圖書館合作舉辦活動,藉以推動讀書風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