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報告

潮汕文化報告

《潮汕文化報告》是一本胡興榮編寫,由汕頭大學出版社在2004年出版的書籍。

基本介紹

  • 作者:胡興榮主編                       /            汕大新聞學子
  • ISBN:9787810367943
  • 定價:28.00
  • 出版社:汕頭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4
  • 副標題:汕大新聞學子作品集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

內容介紹

內容簡介:
目 錄:
1. 尋找遠去的輝煌——樟林古港見聞
一、引子
二、古港尋蹤
三、新興街
四、樟林古港的歷史
五、八卦門的玄機
六、南社媽祖廟的見聞
七、“無可奈何炊甜粿”
八、潮汕地區的四次移民熱潮
九、結語
2. 從海外潮商文化到潮汕本土商人文化
——尋找振興當前潮汕地區經濟的文化突破口
一、潮商文化:生機盎然還是走向沒落?
二、第一部分:近代海外潮商:以陳黌利家族為代表
三、第二部分:現代海外潮商:以香港潮商為代表
四、第三部分:借一斑而窺全豹
五、後記
六、附錄:人物專訪
3. 《星華日報》在汕頭
一、“萬金油大王”與“報業巨子”
二、“最暢銷的藥品,必定是千千萬萬人最常見的藥。”
三、永安堂主,星系汕頭
四、下南洋,汕頭是必經之路
五、怕什麼掛彩,止血有萬金油!
六、辦報促進文化進步
七、新聞信息來源廣泛
八、淪陷後的《星華日報》
九、星移斗轉,歷史留痕
十、成也星華,敗也星華——訪前《星華日報》攝影記者韓志光
十一、結語
4. 在沉默背後——不會說話的潮汕建築文化
一、緒言
二、為何是“駟馬拖車”?
三、宗族祠堂還存在多少人的記憶里呢?
四、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五、潮汕“魯班”,皇城“縮影”
六、中國傳統也嘗嘗紅酒的味道
七、在衝撞中發展的人文關係
八、我們的思考
5. 古韻無盡——道韻樓
一、引子
二、初識道韻
三、客家土樓,潮汕土樓?
四、風霜道韻
五、樓與人
六、今明道韻
七、土樓保護 刻不容緩
八、後記
6. 那個被人遺忘的角落——存心善堂的歷史興衰
一、引言
二、“裡面很恐怖,你不要進去啊!”
三、“大火燒不毀祖師神座!”
四、“積善行善施善你善我善他善眾善善有善報”
五、“學生不夠分量採訪!”
六、“捐款是用來發工資的!”
七、柳暗花明又一村
八、十年生死
九、善款:來自何處,去向何方?
十、“體會窮人的苦處”
十一、永遠的存心舊址
7. 苦心圓成菜花香——執著的鄧德昌和延壽善堂
一、引子
二、民間信仰下的延壽善堂
三、“蓬萊法界神仙府,延壽善堂道法門”
四、以道教事業為最終歸宿的人
五、一個不像“道士”的道士
六、“我會將這第二次創業進行到底”
七、“為天地開太平”
八、結語
8. 依稀南生——汕頭百貨大樓
一、追憶繁華
二、輝煌背後
三、“特別待遇”
四、風光不再
五、“吃飯都成問題”
六、何去何從
9. 千秋家園何處尋——溝南許地人文現狀
一、仕途商海顯奇才 溝南門庭耀榮光
二、風俗猶存慶佳節 龍舟競渡過端午
三、三帝厝內雅風存 古巷深處香墨飄
四、廿四功名化塵土 蘭桂何時再芬芳
五、千秋家園夢黯然 桑梓情懷系溝南
10. 潮安訪古——陳旭年及叢熙公祠
一、少年離家 勤懇成就大事業
葉落歸根 德高望重資政公
二、巨資修第 潮汕匠師顯神通
雕刻絕藝 美輪美奐叢煕祠
三、風雨飄搖 百年老祠歷滄桑
意欲重塑 卻惜精品已難復
四、漸逝的老建築
11. “功夫”道中道,“鳳凰”茶中茶——潮汕功夫茶
一、源遠流長的中國茶文化
二、得天獨厚的潮汕功夫茶
三、精美細緻的功夫茶道
四、亘古煙雲繚繞,鳳凰茶韻歷久彌香
五、鳳凰小鎮“兼職”茶商
六、走訪小鎮的“兼職”茶商
七、鳳凰山下老茶翁
八、後記
12. 一塊牌匾的故事——訪澄海傳統工藝食品“老山合”豬頭粽
一、引子
二、源
三、代代傳承古秘方
四、擦拭塵封的牌匾
五、百年留香
六、後記
13. 百年老店,緣何裹足不前?
——從老媽宮粽球看潮汕小吃發展面臨的困境
一、引子
二、百年歷史,粽香猶存
三、相同產業,發展迥異
四、走進企業,追根溯源
五、解析癥結,尋求出路
六、後記
14. 寓生命於愚木之中——潮汕木雕文化報告
一、木之愚乎?
二、斯是愚木,唯吾魂興
三、愚木與潮汕人
四、愚木老矣,尚能存否?
五、欲語還休
15. 失落的韓江錦繡——潮繡
一、引言
二、元春:潮繡之花在史上綻放
三、迎春:花開花落
四、探春:探“花”者眾說紛紜
五、惜春:惜追潮汕奇葩
六、結語
16. 風雨飄搖看潮劇——潮劇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一、引言
二、回首
三、凝眸
四、前瞻
五、對策
17. 英歌舞——似錦繁華何日返
一、引子
二、溯源篇
三、介紹篇
四、發展篇
五、分析篇
六、探索篇
七、人物篇
八、結語
18. 尋找拖出來的文化——澄海鹽沼拖神習俗探訪
一、前言
二、萬人空巷 拖神搶福
三、當年的抬神漢林伯
四、我與“媽祖”對話
五、關於“鹽沼神欠拖”傳說
六、由偶然走向必然
七、與潮汕遠古性崇拜
八、活動的歷史概況
九、是封建迷信還是民俗文化
十、後記
19. 汕大後山的迷惑——潮汕風水和祭祖習俗
一、新聞調查的緣由
二、中國風水的起源
三、潮汕風水
四、莊老太的故事
五、莊族祭祖
六、莊家風水及其蔭澤
七、後記
20. 漁家文化報告——饒平漁家文化縱橫談
一、漁船悠悠 漁網空空
二、“夫妻船”
三、滿載而歸——曾經的夢
四、守網待魚
五、竭澤而漁後患無窮,保護資源刻不容緩
六、望“養”興嘆 路在何方
七、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八、悠悠歲月造船廠
九、傾聽阿塢風風雨雨
十、造船人:昨天 今天 明天
十一、後記
十二、民風民俗
http://media.stu.edu.cn/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765

作者介紹

主編簡介
胡興榮 1959年生。1983年台灣大學畢業,1992年台灣東海大學碩士,1997年獲北京大學博士學位。現為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開設課程:新聞採訪與寫作、媒介英語翻譯、電腦報刊編輯。2004年獲邀任香港“亞洲出版協會”(SOPA)中文報刊傑出報刊編輯獎評審。曾在國內新聞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研究方向為新聞倫理、海內外平面媒體及族群文化。著有《老子四家注研究》(廣西教育出版社,2000);專著《新聞哲學》2004年9月由北京新華出版社出版。
http://media.stu.edu.cn/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76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