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安縣金石鎮

潮安縣金石鎮

潮安縣金石鎮地處韓江三角洲平原,距潮州市區19公里,離潮安縣城9.6公里。現轄21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2002年底總人口64585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潮安縣金石鎮
  • 地理位置:潮州市西南部
  • 面積:總面積23平方公里
  • 人口:2002年底總人口64585人
基本內容,氣候特徵,行政區劃,自然資源,經濟發展,地圖信息,

基本內容

鎮情介紹
金石鎮,地處韓江三角洲平原,距潮州市區19公里,離潮安縣城9.6公里。現轄21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海外的僑胞、同胞2萬多人。金石是明代狀元林大欽的故鄉,人文薈萃,菁華翕聚,有“五里出三大,百步雙解元”之說。潮汕先賢為金石留下了豐富的文化古蹟,有林大欽狀元府遺址、宗山書院、中離溪石刻、天褒節孝坊、宋石井圈銘文等,均具有較高的旅遊開發價值。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金石鎮的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長足發展。2002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1.42億元,工業總產值10.18億元,農業總產值1.24億元。
金石鎮的農業頗具特色。糧食連年豐收,保持“噸谷鎮”的稱號,潮州柑、楊桃、香蕉等名優水果也比較有名。本鎮的花卉種植業更是聞名遐邇。轄區內的翁厝村種植花木已有400多年歷史,近年發展更迅猛,全鎮的花木種植業已形成一定規模,種植的種類也由原來單一草本、木本發展到現在的藤本、宿根、球根、多肉等,品種齊全,形成了“春節時花”、“綠化苗木”、“鮮切花”、“陰生觀賞植物”、“蘭花和盆景”五大類800多個品種,尤其是本鎮的“大型古典樹樁”(景樹)是在潮汕地區中特有品種。
金石鎮的工業經濟發展迅速。現有工業企業近300家,主要從事食品、家具、服裝、毛織、五金機械、電子等行業。近年來,金石鎮委、鎮政府確立了“工業立鎮”的經濟戰略,著力扶持企業的發展,推動了新興產業的崛起。全鎮分別形成了辜厝村的木工家具業,龍下村的服裝加工業,廠頭村、下隴村、塔下村的毛織業等“一村一品”特色經濟,不鏽鋼產業也在不少村悄然興起,為本鎮的工業經濟注入新的活力。本鎮還擁有一批知名企業及技術含量高的產品:如金都集團公司的金都鹹菜皇、橄欖菜;獲得國家名優產品大獎的金石鎮塑膠製品廠古錢牌淨水系列產品;在潮汕地區有一定知名度的中興電器有限公司電器產品;雙宇陶瓷有限公司的高檔出口瓷器等。
金石鎮是歷史商埠,商貿繁榮。經過近幾年的建設和改造,已擁有服裝大廈、貿易中心、後溪商貿一條街、中興電器商城、綜合市場等市場設施,集貿環境比較完善,市鎮商貿較為活躍。
金石鎮是廣東省首批“民族民間藝術之鄉”,文化設施齊備,文化活動十分活躍。全鎮有24所中國小,學校全面實現樓房化;金石華僑醫院是潮安縣甲級衛生院,村村有衛生站;金石文化站屬省一級文化站。在形式多樣的文藝活動中,活躍著一支農民木偶劇團——龍閣木偶團。該團多次出國演出,飲譽海內外。
金石鎮委、鎮政府十分注重投資環境的最佳化建設。全鎮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目前金石具備便利的交通:省道潮汕公路貫穿東側,有金石大道、鸛焦公路、大路頂路、鏡鴻路等總長46公里的鎮道水泥路面,金和路的建設也正在抓緊實施之中,交通運輸非常便利。充足的水源:有鎮自來水廠1座,直接從韓江引水,水質良好,水廠日產水1萬噸,並可視需求情況擴容至日產2萬噸,可滿足全鎮生活和生產用水的需要;優良的資訊設備:全鎮現有程控電話裝機容量達16600門,開通電話12000門,電話普及率高,是潮安縣4個“電話鎮”之一。
圖片圖片

氣候特徵

金石鎮南臨北回歸線又瀕臨南海,是典型的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地區,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氣候溫和,終年常青。年平均氣溫在21.4℃以上,最熱的七月份平均28.3℃,最冷的一月份平均也有13.2℃,跟低處內陸的同緯度地區相比,夏天酷熱,冬無嚴寒。大自然為金石大地上的動物、植物的生殖和繁衍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行政區劃

金石鎮位於潮安縣西南側,距潮州市區約19公里,離潮安縣城9.6公里。全鎮轄遠光、古樓一、古樓二、湖美、潘厝、龍下、下隴、辜厝、黃厝巷、張厝巷、陳厝巷、上官路、田頭、廠頭、廖厝、賴厝、翁厝、塔下、仙都一、仙都二、仙都三21個管理區(村民委員會)和宮前居民委員會。境內絕大多數人屬漢族。總面積23平方公里,人口64585人,西南依桑浦山,西與沙溪鎮毗鄰,西北與浮洋鎮接壤,東與龍湖鎮、東風鎮相連,東南與彩塘鎮交界。

自然資源

金石鎮地處韓江下游沖積平原,地形開闊,大體東北高,西南低。自然資源豐富。土地肥沃,氣候溫和濕潤,排灌方便,農作物品種繁多。歷史上飲譽中外的“嶺南四大名果”之一的潮州柑,三百年前就出產於本地,近年來山地水果種植業迅速發展,果類品種繁多,前景甚為可觀。本鎮魚塘密布,淡水魚年總產量列潮州市第一。翁厝村花木栽培也已有四百年的歷史,花色品種有近千種,近年發展更迅猛,初步形成了“春節時花”、“綠化苗木”、“鮮切花”、“陰生觀賞植物”、“蘭花和盆景”五大類,是“大型古典樹樁”(景樹)潮汕地區唯一生產基地,被譽為“花鄉”。
圖片圖片

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金石鎮委、鎮政府實施“立足農業,發展工業,促進開發”的經濟戰略,有效地促進了全鎮經濟的持續增長,社會穩定,各項事業協調發展。2002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1.42億元,工業總產值10.18億元,農業總產值1.24億元。
農業方面:金石鎮的農業素以精耕細作、高產穩產聞名,曾以生產成績顯著受到國務院的嘉獎。近幾年來,金石的農業生產迅速發展,糧食連年大豐收,實現“噸谷鎮”。花卉園藝種植業發展迅猛,已有翁厝、湖美、遠光等17個村種植花木,種植面積6600多畝,品種800多個,其中翁厝村種花養草已有四百多年歷史,是粵東著名花村,全鎮初步形成了“春節時花”、“綠化苗木”、“鮮切花”、“陰生觀賞植物”、“蘭花和盆景”五大類,是“大型古典樹樁”(景樹)潮汕地區唯一生產基地。鎮委、鎮政府充分發揮花木種植優勢,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花卉種植業,規劃建設金石花卉園藝中心(花城),以加快花卉產業化科技化進程。金都集團發展萬畝芥菜基地,實踐公司+基地+農戶模式,被評為省農業龍頭企業,主要產品金都牌鹹菜皇、橄欖菜等暢銷國內外。
工業方面:金石鎮現有工業企業近300家,主要從事食品、家具、服裝、毛織、五金機械、電子等,近年來,金石鎮委、鎮政府確立了“工業立鎮”的經濟戰略,加速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大力鼓勵扶持多種類型企業的發展,推動了新興工業的崛起,全鎮分別形成了辜厝村的木工家具業,龍下村的服裝加工業,廠頭村、下隴村、塔下村的毛織業等“一村一品”特色經濟,已有一定的規模,產品的科技含量較高。
為了進一步推動我鎮工業企業的發展,我們規劃創建了工業小區,並不斷完善小區的建設。大道工業小區的建設已初具規模。
第三產業方面,金石市場素有下午場的傳統,是歷史商埠,以商貿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非常活躍。近幾年,隨著服裝大廈、貿易中心、後溪商貿一條街、中興電器商城的建成,初步形成集批、零結合的商貿大市場,逐漸具備了區域優勢,發展潛力較大。
金石鎮土壤由於地形、植物種類分布及覆蓋程度不同,可分為自然土壤和耕作土壤,適宜種植木薯、花生、甘蔗、果樹等多種農作物,同時也適宜種植速生果樹及林木。本鎮內的溝渠縱橫交錯、池塘密布,農田灌溉便利。金石的林木資源十分豐富,山地主要集中在鎮西南偶的桑浦山及其周邊地區,林木覆蓋綠超過了90%。

地圖信息

地址: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金石鎮委(金石大道西)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