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斌(西南財經大學教授)

1999.9—2006.7 東北師範大學歷史系 本科、碩士;

2006.9—2009.7 四川大學歷史學院 博士;

2009.9—2013.12 西南財經大學 人文(通識)學院 講師;

2013.12-2018 西南財經大學 人文(通識)學院 副教授;

2019.1西南財經大學 人文(通識)學院 教授;

2014.9-2014.12北京師範大學訪問學者;

2015.9—2016.3美國波士頓大學訪問學者;

2017.5台灣“中央”研究院文哲所訪問學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潘斌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四川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東北師範大學、四川大學
  • 性別:男
個人著作:,科研項目:,論文:,社會兼職:,主辦的學術會議:,

個人著作:

(一)專著
1.《宋代<禮記>學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獨撰;
2.《皮錫瑞學術研究》,四川大學出版社2015年,獨撰。
3.《二十世紀中國三禮學史》,南京大學出版社2016,獨撰;
4.《宋代“三禮”詮釋研究》,人民出版社2018年,獨撰。此書被評為人民出版社2018年度“十大優秀學術著作”。
(二)編著
1.《吳之英儒學論集》,四川大學出版社2010年,主編;
2.《皮錫瑞儒學論集》,四川大學出版社2010年,主編;
3.《中國傳統文化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主編。

科研項目:

  1. 主持2017年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清代三禮詮釋研究”(項目批准號:17BZX056)。
  2. 主持2014年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宋代三禮詮釋研究”(項目批准號:14CZX031)。結項等級:優秀。
3.主持2011年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二十世紀三禮學史”(項目批准號:11XZS020)。已結項。結項等級:良好。
4.主持2012年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後期資助項目“皮錫瑞學術研究”,項目批准號:(項目批准號:12JHQ035)。

論文:

《論宋儒“理欲觀”之異同及本質》,《哲學與文化》(A&HCI)第45卷第11期;
《清代〈大學〉詮釋的內容及特色》,《社會科學研究》(CSSCI)2018年第1期;
《王夫之〈禮記章句〉初探》,《哲學與文化》(A&HCI)第44卷第9期;
《司馬光〈書儀〉的撰作及現代啟示》,《唐都學刊》2016年第1期;
《秦蕙田〈五禮通考〉探論》,《經學文獻研究集刊》(CSSCI)2017年;
《王安石〈周禮〉詮釋的新義》,《唐都學刊》2016年第6期;
《明清之際的學風與張爾岐的〈儀禮〉詮釋》,《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7年第3期;
《時代學風與宋儒通經致用的經典詮釋取向——以“三禮”詮釋為中心的考察》,《史林》(CSSCI)2017年第3期;
《孫希旦〈禮記集解〉的內容和特色》,《青海師範大學學報》2017年第3期;
《張載禮學思想探論》,《社會科學研究》(CSSCI)2015年第6期;
《朱子<家禮>的編撰及現代啟示》,《孔子研究》(CSSCI)2015年第5期;
《朱子<儀禮經傳通解>的編撰緣由和學術影響》,《四川師範大學學報》(CSSCI)2015年第2期;
《20世紀中國三禮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CSSCI)2014年第3期;
《劉師培“三禮”學之古文經學觀》,《史學月刊》(CSSCI)2013年第1期;
《吳之英<儀禮>學芻議》,《西華大學學報》2013年第5期;
《詹子慶先生的禮學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3年第5期;
《廖平的禮學研究》,《蜀學與中國哲學》,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文藝出版社2013年;
《皮錫瑞經學的特色》,《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CSSCI)2012年第2期;
《論馬融、鄭玄易學之異同》,《鄭學叢論》,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3年;
《皮錫瑞“三禮”學之今文經學觀》,《古代文明》2012年第1期;
《衛湜<禮記集說>探論》,《儒藏論壇》2012年第6輯;
《王安石新學派的<禮記>研究》,《孔子學刊》2012年第3輯;
《皮錫瑞經學研究綜述》,《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2年第5期;
《皮錫瑞之易學觀》,《周易研究》(CSSCI)2011年第3期;
《宋代民眾祠神信仰研究讀後》,《中國史研究動態》2011年第3期;
《馬融易學探微》,《周易研究》(CSSCI)2010年第4期;
《王安石禮記發明輯考》,《古代文明》2010年第2期;
《〈鄭玄三禮注研究〉讀後》,《中國史研究動態》(CSSCI)2009年第9期;
《王安石〈禮記〉學探論》,《社會科學輯刊》(CSSCI)2008年第1期;
《皇侃<禮記>學探論》,《青海社會科學》(CSSCI)2008年第2期;
《朱熹<禮記>學述論》,《宋代文化研究》2008年第15輯;
《張載<禮記>學述論》,《張載關學與東亞文明研究》,陝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宋代〈禮記〉學文獻綜論》,《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8年第6期;
《試論<禮記>的禮學思想》,《貴州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
《盧植<禮記解詁>探微》,《青海社會科學》(CSSCI)2007年第3期;
《近二十年來鄭玄<三禮注>研究綜述》,載《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7年第5期;
《論禮與儒墨兩家的歷史命運》,《青海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
《<易傳>與赫拉克利特辯證法思想之比較》,《江南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
《老子的“道”與斯賓諾莎的“實體”》,《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

社會兼職:

四川省中國哲學史研究會常務理事;
四川省老莊學會法人代表、秘書長;
四川省朱熹研究會理事。

主辦的學術會議:

主辦“經學、禮學與中國社會學術研討會”( 2018年7月6-8日,會場:西南財經大學),兩岸三地120餘名專家學者參加此次大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