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懷宗

潘懷宗

知名健康專家,新黨籍現任台北市議員,山東省平原縣德州市人,美國艾默蕾大學神經化學及分析化學博士。現任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藥理教授、東森「57健康同學會」保健室主任、超視「食在有健康」主持人。

基本介紹

學歷,經歷,現任,獎項,著作,廣告,相關訪談,簡介,

學歷

東吳大學化學系畢業(蘇州大學在台復校)
美國艾默蕾大學神經化學及分析化學博士

經歷

台灣陽明大學貴重儀器中心主任、副總務長、主任秘書(校長助理)
NEWS98「名醫OnCall」主持人
TVBS「健康兩點靈」固定來賓
TVBS電視台「國民大會」邀訪專家
年代電視台「健康年代」邀請嘉賓
湖南衛視「百科全說」、河南衛視「健康520」、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天涯共此時」特邀學者

現任

台北市議員
潘懷宗
台灣陽明大學醫學院藥理教授
台灣中央大學通識中心教授
台灣政治大學、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東吳大學及實踐大學「基礎醫學」授課教授
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首都醫科大學客座教授
山東大學醫學院特聘流動崗位教授、博士生導師
東森電視台「57健康同學會」製作總督導及固定來賓
超級電視台「食在有健康」主持人
TVBS電視台「女人我最大」健康老師
飛碟電台「飛碟早餐——醫學新知」專訪學者
中國廣播公司「蘭萱時間」專訪教授
中央電視台(CCTV4)「海峽兩岸」、「天涯共此時」邀訪嘉賓
上海星尚頻道「生活大不同」特邀來賓

獎項

獲列亞洲五百大名人錄
英國劍橋傳記中心傑出人員獎
台北市傑出市民
美國醫藥促進局傑出表年神經科學獎

著作

《News98名醫On Call》(合著)
《減肥聖經》(合著)
《飛碟早餐之醫學新知》
《元氣地球人——必修的12健康學分》(有聲書)
《潘懷宗藥你健康》
《帶醫生回家》(合著)
《敢吃不敢說的藥——19堂醫藥通識課》(合著)
《大流感——預防流感關鍵10堂課》(合著)
《海藻讓你遠離癌症》
《為健康把關的57堂課》(合著)
《食在有健康》(合著)
《57健康同學會保健室養生六大招》(合著)
《潘懷宗健康隨身聽》(有聲書)
《食在有健康2》(合著)

廣告

台糖果寡糖
台糖寡糖乳酸菌

相關訪談

他是從美國返回台灣第一個從事活體微量透析神經化學物質偵測專業的博士,36歲就晉升為台灣陽明大學正教授;他是新黨的政治明星,曾作為秘書長帶領新黨走出低谷,並連續三次高票當選台北市“議員”;他還是台灣“名嘴”,是亞洲知名的健康專家\海峽兩岸幾大電視台當紅的節目嘉賓和主持人。他就是祖籍平原的台灣陽明大學教授潘懷宗。
8月27日,借潘懷宗回平原祭祖的機會,我們對他進行了採訪。站在我們面前的潘懷宗,說著一口典型的台灣腔的國語,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的他,有著學者身上特有的儒雅氣質,待人禮貌、謙恭,言談略帶風趣。
採訪就從他的名字開始。
“父親給我起名‘懷宗’,就是要求我不能忘記祖宗,不能忘記自己的老家。從我懂事開始,幾乎每隔兩三天,父親都要我背誦一遍:我的老家在德州平原城西的大郭莊。”潘懷宗說,在父親的教誨下,自己從小就對老家有著深厚的感情,雖然一直沒有機會回到家鄉,但對於德州、對於平原,在自己心裡不僅僅是兩個抽象的地名,而是沉澱著深厚感情的真實存在。
千里歸鄉,尋根謁祖。
8月27日上午,平原縣龍門街道辦事處郭劉社區郭莊村路口,一位文質彬彬的中年人走下車,遲疑地握住了早已等候在村口的村民潘懷剛的手:“大哥?!”
“呵呵,是我。前幾天我們通過電話。”
這位中年人就是潘懷宗,此次他利用到山東大學醫學院交流的機會,回到平原尋根謁祖。儘管2001年他曾經回過一次平原,但時隔12年後,他對潘懷剛——這位和他有著同一位曾祖父的哥哥,還是沒能一下子認出來。
知道潘懷宗這次要來祭拜祖墳,潘懷剛特意讓人清理了田間小路上瘋長的雜草。來到祖墳,“這是祖父的墳,那是曾祖父的墳。”潘懷剛一一給潘懷宗指認。
在祖父潘榮卿的墳前,潘懷宗恭恭敬敬地鞠了3個躬。“這是我替父親做的,他生前最大的願望就是回山東老家。”潘懷宗說,台灣對大陸開放探親以後,父親非常高興,“我馬上就可以回山東了,雖然身體不好,但只等一開放直航我就能勉強回去。”然而,父親最終沒能等到兩岸直航的那一天。
此次在郭莊,潘懷宗探望了自己的伯父、潘懷剛的父親潘祖周。出生於1919年農曆七月二十九的潘祖周,僅僅比潘祖意大兩天,作為親叔伯兄弟,兩人打小一起長大,國小時還做了三年半同桌。已經94歲高齡的潘祖周思維非常清晰,聽說潘祖意的兒子要來,老人昨天開始就盼望著。潘懷宗坐在老人的床頭,聽老人講殘存在記憶中的往事,看上去有點動情,他說,父親多次和自己講過這位伯父,那段少年時光,肯定是父親對家鄉最美好的記憶。
潘懷宗的父親潘祖意,出生於1919年八月初一。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年僅18歲的潘祖意為了逃離日本侵略者的統治,逃到了南方,因為沒錢吃飯,加上愛國情操,於是毅然從軍抗日,加入了國民黨部隊,多年後因為戰功當上了運輸連連長,在大後方的滇緬公路補給線上運送抗日物資。1945年抗日戰爭取得了勝利,潘祖意天天盼著能回老家山東,但卻突然接到了要求移防台灣的命令。“不回老家,去台灣做什麼?”雖然滿心的不樂意,但潘祖意還是被強迫去了台灣。
在潘懷宗的印象里,父親一直念念不忘要回山東老家。在離開老家前,潘祖義在16歲時已經結婚,到達台灣以後他一直想著要回老家,堅持不結婚。直到1957年,眼看回山東老家無望的潘祖意,才最終不得已結婚,當時他已經38歲了。在國民黨撤退台灣以後,像潘祖意這樣的中下級官兵生活其實非常困苦,當年為了結婚,他花光了當兵十幾年攢下的積蓄。結婚以後,妻子又沒有工作,他靠開計程車維持一家人的生計。那時,除了養家餬口以外,潘祖意沒有多餘的錢可以回大陸尋親。等潘懷宗參加工作,家庭條件改善以後,年老的父親已經行動不便,老人唯一盼望的就是兩岸早日直航,可以不用轉機就飛回大陸。但最終老人沒能等到這一天。
術業精進,學業有成
潘懷宗兄妹三人,一個姐姐一個妹妹,作為家中獨子的他自幼受到父母寵愛,小時候調皮搗蛋,直到考入台灣東吳大學(蘇州大學在台灣復校)化學系,才開始體諒家人期望,開始努力學習。
1986年,大學畢業的潘懷宗夢想著能去美國留學。已經67歲的父親告訴他:“想去的話就自己想辦法,我已經退休了,沒有錢供你讀書。”但經濟上的困難,沒能阻擋潘懷宗,當年,他以東吳大學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拿到了去美國埃莫雷(emory)大學留學的全額獎學金。3年以後,他在埃莫雷大學拿到神經化學及分析化學博士學位。
博士畢業後,潘懷宗很快就在美國十大製藥企業的仙靈藥廠找到了一份藥物開發研究小組組長且待遇優厚的工作。由於所學專業對口,工作出色,公司很快決定為潘懷宗升職加薪,承諾給他買房子、辦綠卡。但1991年,潘懷宗卻出人意料地決定返回台灣。
“當時主要考慮的是父母沒有人照顧。”潘懷宗說,父親已經70多歲,加上年輕時經受的軍旅磨難,身體非常不好。作為家中獨子,自己有責任承擔起照顧父母的重擔。就這樣,潘懷宗放棄了美國公司的優厚待遇,毅然回到了台灣,進入陽明大學教授藥理學。
當年考取了埃莫雷大學時,潘懷宗是那年全台灣唯一率取的兩個人之一,最後只有潘懷宗一人畢業。回到台灣後,他的所學很快就凸顯出了專業優勢。在陽明大學,潘懷宗用了短短6年時間就升任了正教授。憑藉出色的專業素質和管理能力,他受到了時任校長的著名醫學專家張心湜的賞識,做了校長助理。“當時,張心湜校長對我非常信任,他的甲章由我保管,經我蓋章的檔案相當於得到了校長的最高授權。”潘懷宗說,自己與張心湜校長不但在專業上惺惺相惜,在為人處事上自己也從他那裡受益良多。
2001年,經全體院士無記名票選推舉,張心湜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成為第一位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台灣科學家。但當時陳水扁的台灣當局卻橫加阻攔,對張心湜進行政治審查,並提出:不可以接受中國共產黨的任何職位。張心湜大怒,立即辭去了校長職務。台灣當局卻仍步步緊逼:公立大學教授也是公職,一樣也不可以接受中國共產黨的任何職位。對於當局這種對學術自由橫加干涉的做法,張心湜非常氣憤,遂再毅然辭去了陽明大學教授等所有公職。“在張心湜校長身上,我看到了知識分子的風骨。”潘懷宗說,為了表達對張心湜教授的支持,他同年也辭去了校長助理的職務,無官一身輕。
憑藉專業上的造詣,現在的潘懷宗同時擔任著多所大學的教授職務:台灣陽明大學醫學院藥理教授,台灣中央大學與交通大學通識中心兼職教授,台灣政治大學、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東吳大學及實踐大學“基礎醫學”講座教授。同時他還在大陸的多所院校任職: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和首都醫科大學客座教授,山東大學醫學院特聘流動崗位教授、博士生導師。
健康專家,台灣“名嘴”
與教授、台北市議員的身份相比,潘懷宗最被大眾廣泛認知的身份,是主持人、名嘴和健康專家。
去年,某國際食品企業為了尋找代言人,在台灣進行了一項市場調查,在隨機抽選的300名受訪者中,有75%聽說過潘懷宗這個名字。其中又有40%的人能說出他是醫學院藥理學教授,另有30%的人知道他是健康專家。而僅有5%的人知道他是台北市的現任“議員”。
“很多人認為我現在在台灣的知名度絕對不低於馬英九,支持率更是比他要高許多。”潘懷宗笑著說,只要談政治,肯定要分正反兩派,而談健康,就只會有支持而沒有反對。自己通過覆蓋亞太地區的幾個大電視台做節目,兩岸三地以及海外很多國家和地區的觀眾都能看到,加起來已有上千萬人認識自己。而台北市議員,就只能是台北200多萬的市民知道而已。
潘懷宗能夠進入傳媒界,成為主持人、名嘴,完全是機緣巧合。1999年,原新黨元老、秘書長趙少康競選台北市長失敗後,轉進廣播界,於當年成立了NEWS98電台,當中的帶狀醫療節目“名醫ON CALL”,是由各科名醫和營養、藥學專家談現代人最關心的健康問題,收聽率很高,潘懷宗就負責其中星期四上午的時段。2003年,趙少康又找潘懷宗到飛碟電台,在他自己主持的“飛碟早餐”欄目中談醫療新知。由於飛碟電台在台灣各地都能收聽的到,潘懷宗因此開始創建全國性的知名度。
幾年後,TVBS電視台請潘懷宗擔任節目顧問及固定來賓,以健康養生主題的帶狀節目炒熱了下午的冷門時段。接著東森電視台更大膽,看準這樣的趨勢,嘗試將同類型節目開在晚間新聞黃金時段,一樣找上了潘懷宗。而潘懷宗也不負所望,他參與主持的“健康同學會”,收視率高達0.4%至0.8%,擊敗同時段多數談話性節目。
在台灣幾大媒體的超高人氣,加上他台北市“議員”、大學教授的身份,潘懷宗逐漸得到了內地幾家電視台的青睞。他作為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CCTV4)的“海峽兩岸”“天涯共此時”欄目的邀訪嘉賓,憑藉一期講解雞蛋的節目,創造了0.39%的高收視率,以微弱優勢力小贏劉謙魔術節目0.38%的收視率。2013年4月7日的國際衛生日,他應邀參加解放日報與上海電視台新聞台聯合主辦的“解放論壇”節目,更是一舉創下了1.9%的收視率,其後的8月8日,他再次應邀開講,這次收視率更是創下了2.1%的高收視率。
反對台獨,支持一中
按照潘懷宗自己的計畫,本來是想一輩子在大學當個教授直到退休,但1995年,他卻意外地踏入了政壇。這其中,現任台北市長的郝龍斌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1995年的“立委”選舉中,成立才兩年的新黨獲得了122萬選票,成為台灣舉足輕重的第三大政黨。新黨為了乘勝追擊,所以必須在1996年的“國民大會”代表選舉中大幅增加提名人選,於是鎖定了氣質清新的青年學者。時任新黨全國委員會委員的郝龍斌,便說服老友、當時在陽明大學醫學院任教的潘懷宗,在台北市第一選區出馬參選,並匯了一百萬元到他的戶頭,先借給他作為他的競選經費,還讓弟弟郝海晏出馬擔任他的競選總幹事,連父親郝柏村都親自幫他站台。而潘懷宗也不負重望,在1996年的第三屆“國大代表”選舉中成功當選。
新黨前身原為中國國民黨內的次級團體新國民黨連線,成立於1990年5月。後因反對時任國民黨主席李登輝的台獨主張,自立門戶成立新黨。新黨主張民族大義,支持一中,反對台灣獨立。當選“國大代表”後的潘懷宗,在1996年到2000年間,曾經多次質詢當時的台灣“總統”李登輝的態度傾向,令李登輝相當難堪。
在2001年的“立委”選舉大敗後,新黨只剩金門縣吳成典一席“立委”。在新黨最低潮時,潘懷宗出任新黨秘書長,與新接任的黨主席郁慕明一道,慘澹經營,使得新黨逐漸恢復元氣。在2002年的台北市“議員”選舉中,潘懷宗再披戰袍,成為新黨在士林北投區的候選人,最後以17000票順利當選,為低潮中的新黨提振了不少人氣。
自小就是熱心腸的潘懷宗,當選“議員”後熱心轄區事務,但凡有事找他幫忙的,從不推辭。而且他為人耿直,即使面對當初極力幫助他當選的台北市長郝龍斌,在公眾事務面前也不講情面,他曾經一次搜羅了50道市政議題給郝龍斌考試,結果初任市長的郝龍斌拿下了不及格的分數。正因為他對市民的熱心和為人的耿直,更為其在“議員”競選中增添了分數,此後,他又先後兩次高票當選台北市“議員”,尤其是2010年,選區內議員人數增加相對選民人數減少時,他的得票數卻大幅增加,選民對他的信任可見一斑。
反對台獨,支持一中,是新黨的主要政治主張。潘懷宗一直以來把推動中華民族復興,推廣中華文化作為自己的重要責任。他積極參與和推進兩岸醫學、文化和政治等各個層面的交流。他不僅擔任著國內幾所大學的客座教授,更是利用自己新黨黨員、台北市“議員”的身份,積極參加多項兩岸交流活動。
在潘懷宗看來,兩岸民間、基層的交流對於推動兩岸深層次的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種交流對於要維護兩岸民眾、特別是台灣民眾內心深處那種兩岸同文同種的觀念非常重要。他說,現在台灣的政治人物並不一定按照他自己的想法來做,而是一般按照基層選票的方向、按照基層民眾的要求來做。當他覺得這樣講、這樣做,他就會得到選票的時候,他就會往這個方向努力;反過來也是一樣。
“所以,當台灣兩千三百萬同胞都認為‘我們跟祖國大陸是同根同源,應該要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而共同努力’的時候,那些政治人物就不得不支持這樣的政策。”潘懷宗說,兩岸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歷史,共同的信仰,沒理由不來往,而隨著兩岸交流的加快、加深、更廣泛,兩岸民眾特別是台灣民眾從中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實惠,自然會支持兩岸進行交流。
此次回平原,潘懷宗看到了家鄉的發展變化,也注意到了農村、農業發展還有很大的空間。“台灣的農業已經走向精緻化,但我們這裡的農業生產形式還比較粗放。不過我們有更大的市場、土地也更肥沃。有可能的話,我願意為德州農業與台灣農業的交流合作牽線搭橋,為德州農業的發展開闢新途徑,讓德州的老鄉能從中獲益。”
採訪臨近結束,我們請潘懷宗為家鄉題詞,他略一沉思,提筆寫下了:“祝山東德州鄉親生活富裕、健康快樂”。樸實的話語中,寄託了他對家鄉人民的美好祝福。

簡介

潘懷宗
潘懷宗:亞洲資深健康專家,美國喬治亞州埃莫雷大學神經化學博士,北京醫科大學教授,山東大學教授。近日參加<百科全說>節目就目前市場上的琳琅滿目食品的添加劑的問題,向大家傳授如何吃的健康的生活知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