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江閣

漳江從東北方向繞過桃源縣城,汩汩滔滔地匯入沅水。就在漳江與沅水的匯合處,屹立著一座雄偉的建築,這就是漳江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漳江閣
  • 地理位置:漳江與沅水的匯合處
  • 著名景點:漳江閣
  • 特點:三面環街,三面臨江
閣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桃源縣誌.營建志.城池》載:閣“在縣東,久廢,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縣令於文燦復建。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圮,知縣屈宜申重建,後又圮。嘉慶五年(公元1800年),知縣王述周復建,十七年(公元1812年),知縣李英竣修。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知縣余堅重修。”閣分三層,為六方形磚木結構建築。外圍用青磚砌牆,粉刷成赭紅色,三層檐一般齊,滴水均下落至地。每層的各個檐角皆懸有小銅鐘一個,牆內三層木閣樓,可沿扶梯而上。第一層南北相對開門,無窗;第二層在牆壁上鑿有四個圓形視窗,內供奉一些小佛像;第三層內有“純陽臥宮”塑像,呂洞賓左肩挎劍,右手撐頭側臥,若有所思,神態如生。漳江閣三面環街,三面臨江,倒影映進碧波蕩漾的沅水,巍巍的,顫顫的,傾注了一江柔情。登閣遠眺,沅水兩岸的山色水影盡收眼底,加上輕輕拂來的清風,明麗的艷陽,叫人十分快慰。
澄波千頃絕塵埃,唱晚漁舟收釣回。
素魄莫愁天上盡,清輝還自水中來。
這是明人羅天純吟漳江閣的詩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