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菜(植物)

漏斗菜(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漏斗菜,原植物尖萼漏斗菜為多年生草本,高50~90cm。根粗壯,圓柱形,外皮黑褐色。莖直立,上部多分枝。基生葉多數,有長柄, 二回三出複葉,最終小葉片倒卵形,先端2~3裂;莖生葉具短柄,形似基生葉,但上部的變小。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漏斗菜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木蘭亞綱
  • :毛莨目
  • :毛茛科
  • 亞科:唐松草亞科
  • :耬斗菜族
  • :耬斗菜屬
  • :漏斗菜
  • 分布區域:分布東北等地。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栽培技術,區別,藥材,藥材性狀,性味功用,

形態特徵

漏斗菜,原植物尖萼漏斗菜為多年生草本,高50~90cm。根粗壯,圓柱形,外皮黑褐色。莖直立,上部多分枝。基生葉多數,有長柄, 二回三出複葉,最終小葉片倒卵形,先端2~3裂;莖生葉具短柄,形似基生葉,但上部的變小。

生長環境

生長於林下、林緣及山麓草地。

分布範圍

分布於我國東北部朝鮮俄羅斯也有。
漏斗菜

繁殖方法

漏斗菜屬各種雜交易獲成功,如長距耬斗菜就是黃花耬斗菜與加拿大耬斗菜的雜交種。。
可選用不同種的耬斗菜為親本,雜交選育出更多的品種。耬斗菜可進行分株或播種繁殖。若採用播種繁殖,則春、秋季均可,種子發芽適溫15~20℃,約經30天萌芽出苗。2~3月可於冷室盆播,或4月在露地陰處直播。若9月上旬播種,次年有30%~40%開花;若5~6月播種則次年著花更多,但露地育苗時,在7~8月應以葦簾遮蔭。當播種苗高10厘米時,選擇半陰且排水良好的地段定植,定植時以數株叢植在一起效果最好,株距20~30厘米。生長期應鬆土、除草、追肥;雨季及時排除積水,做到雨停地乾。分株宜在早春發芽前或落葉後進行,分株苗根頸處必須有芽才能形成新株。3~4年生植株必須鬚鬚須
分株另栽,以利更新復壯。
漏斗菜漏斗菜

栽培技術

可以通過播種或分枝的方法進行繁殖。播種通常在春或秋季進行,播種苗一般生長2年可以開花。分枝通常在秋季進行。它定植3-4年後植株生長勢衰退,所以要定期復壯。耬斗菜性強健,耐寒,喜濕潤而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在半陰處生長更好,對高溫及高濕的抗性比較弱。

區別

①小花耬斗菜
多年生草本,高達40餘厘米。基生葉多數,有柄,2回3出複葉,革質,小葉倒卵狀楔形或線狀披針形,長約1.5厘米,基部楔形,先端2~3淺裂或半裂,上面暗綠色,無毛,下面淡灰藍色,有細毛,邊緣稍外卷。花小,側生,向外彎,花梗長約4厘米;萼片5,藍紫色,稀為白色,長約1.5厘米,寬約1.2厘米;花瓣比萼片短一半,舷部白色,距短,呈囊狀,藍色;雄蕊多數;花柱細而微彎。蓇葖果常5個聚生,被腺毛。花期7~8月。
生於山坡、林緣。分布東北等地。
②尖萼耬斗菜,又名:貓爪花。
與上種的主要區別:花大,萼片廣披針形,先瑞漸尖,紫紅色或藍紫色,稀白色:花瓣淡黃色;距長,較粗,先端內卷。
生於山麓草地、林邊。分布東北。

藥材

藥材性狀

全草長50~90cm。根圓柱形,多彎曲,表面黑褐色。莖單一或上部有分枝,基生葉柄長,莖生葉柄短,均為二回三出複葉,葉片灰綠色至綠褐色,皺縮。單歧聚傘花序;萼片5,紫紅色或紫色;花瓣淡黃色,比萼片短,下部有距。

性味功用

微苦、辛,涼。調經止血,清熱解毒。主治月經不調,功能性子宮出血,痢疾,腹痛等症。常用量15~25g。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