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靠球技術

滾靠球技術是運動員在比賽中用球在地面的滾動使其靠近目標的擲球動作的統稱。滾靠球是地擲球技術的基礎,它與比賽的勝負有著密切關係。滾靠球的目的是使自己的球靠近目標,或占據有利位置使己方得分,是地擲球得分的最基礎的技術手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滾靠球技術
  • 項目:地擲球
動作方法,(一)高姿動作,(二)低姿動作,動作分析,動作要領,擲滾靠球的規定,

動作方法

滾靠球技術動作主要環節有選擇擲球路線、準備姿勢、基本姿勢、擺臂擲球和還原結束動作。
滾靠球的基本姿勢分為高姿和低姿兩種:

(一)高姿動作

1.高姿同側滾靠球技術動作
右手持球,兩腿前後或平行站立,兩腿微屈,上體略前傾,重心前移,擲球手臂以肩關節為軸,自然下垂於體側,持球手貼近地面勻速向後擺動到一定幅度時再向前擺動,當持球手擺至體前距地面2—3厘米時將球擲出,球出手時,手指自然鬆開,手腕、手指控制好球的方向。球出手後身體重心隨勢前移,上步收回手臂(圖1)。
圖1圖1
2.高姿異側滾靠球技術動作
右手持球,兩腿前後站立,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兩腿微屈,上體前傾,擲球手臂以肩關節為軸自然下垂,持球手貼近地面。持球手臂順左腿內側後擺至右腿前再向前擺動,當持球手擺至左腿前距地面2~3厘米時將球擲出。球出手時,手指自然鬆開。手指、手腕控制好球的運行方向,身體隨勢前移,上步收回手臂(圖2)。
圖2圖2

(二)低姿動作

低姿同側滾靠球技術動作右手持球,兩腳平行或前後站立,兩膝彎曲成下蹲,身體前傾重心置於前腳(或前腳掌)。持球手臂以肩關節為軸,手臂微屈順體側垂直位向後擺,擺至適當的幅度時再向前擺臂,當持球手擺至體前距地面2~3厘米時,手指自然鬆開,將球柔和推送出手,手腕、手指控制好球的方向。球出手後身體重心隨勢前移,上步起立收回手臂(圖3)。
圖3圖3

動作分析

每名運動員都應有自己最理想的擲滾靠球技術動作。但有的運動員由於初練時不注意正確姿勢的培養而產生了一些多餘動作,並且這些動作成了擲球的一部分,這對於自己的成長和技術發展是非常不利的。滾靠球是依靠肌肉作用於手臂使其擺動而將球擲出,協調少量肌肉就可達到所希望的目的,運用肱骨肌群能理想地獲得大球靠近小球的效果;因為在肱骨上需要協調的肌群不多,完全沒有必要再使用腿部、背部那些不太適於輕微活動的大塊肌肉。
擲滾靠球動作主要是以肩關節為軸,靠手臂的擺動完成動作;手臂的擺動幅度和速率對擲球的用力有著很大的影響,手指、手腕主要是控制擲球方向。
所以從教學的角度出發,新學地擲球的人最好是選擇好姿勢,儘可能使球貼著地走,以避免球的落點不均勻和不規範。出球時不要全身用力,僅用肱骨肌肉就足夠了,腿部和背部的肌肉僅用來保持身體平衡,讓前臂和手腕來控制出球方向。
選擇滾靠球的基本姿勢主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及關節的柔韌性與協調性,無論選擇哪一種姿勢都必須掌握好上述擲球環節。

動作要領

(1)精力集中,選好擲球路線與力度。
(2)靠姿平穩,擺送勻力,出手柔和。
(3)伴送球的意識強,注重出球手法。
(4)擲球後隨之起身上步,目送球到位。

擲滾靠球的規定

1.在下列情況下滾靠球有效
(1)球未出界;停在距第一條線不足2米;未將任何球在各個方位撞出50厘米。
上述三個條件必須同時滿足。
(2)如果一個大球在滾靠球出手前,暫時放在出手線前的地面上不判定為已經出手,所以也不能判定為違規的滾靠球。
2.如果目標球仍在場上移動時,禁止擲球。否則,監督裁判員將指出犯規,對手可以申請執行有利原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