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街道(湖北省鹹寧市鹹安區溫泉街道)

溫泉街道(湖北省鹹寧市鹹安區溫泉街道)

溫泉街道地處鹹寧市委、市政府所在地,鄂南經濟、政治、文化、信息交流中心。國土面積24平方公里,下轄5個村民委員會、43個村民小組;10個社區居委會、193個居民小組;12個事業單位;8家國有企業及7家規模以上集體企業。轄區人口12萬餘人,其中:農業人口8744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溫泉街道
  • 外文名稱:Wenquan Sub-district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湖北省鹹寧市鹹安區
  • 下轄地區:5個村民委員會
  • 政府駐地:潛山路
  • 電話區號:0715
  • 郵政區碼:421202
  • 地理位置:鹹寧市區南部
  • 面積:24平方公里
  • 人口:12萬餘人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潛山國家森林公園
  • 機場:武漢天河機場
  • 火車站:鹹寧站,鹹寧北站(高鐵站)
  • 車牌代碼:鄂L
地理位置,歷史與今天,行政區劃,榮譽稱號,

地理位置

溫泉街道地處鹹寧市委、市政府所在地,鄂南經濟、政治、文化、信息交流中心。
溫泉街道

歷史與今天

新中國成立後,鹹寧市城區城市結構經過了“單點布局”、“一體兩翼”到“雙城對接”、再到“五城聯動”等四個演變階段。
1965年以前,鹹寧城是單中心點狀自由發展形態,城區人口2—3萬。 1965年,鹹寧地區行署駐溫泉鎮,至1975年,鹹寧城市發展逐漸呈現永安、溫泉雙中心點狀建設結構。上世紀60、70年代,隨著“三線建設”需要,鹹寧城迎來建國後第一個大發展時期,省煤機、省二電機、省保溫瓶廠等10多箇中央、省屬企業及產業工人遷移鹹寧,地區工程機械廠等20多個地級企業新建,鹹寧城區形成永安鎮、溫泉鎮兩個城市組團和鹹寧火車站、永安南、溫泉等3處較為集中的工業區和居住區,城區面積達到5平方公里,城鎮人口達到6萬人。
80年代初期,隨著國家產業政策調整,部分省屬企業遷回原址,失去了產業的持續推動,剛剛起步的鹹寧城市建設速度遂陷於停滯。1983年8月19日國務院批覆正式撤消鹹寧縣((83)國函字164號),設立縣級鹹寧市,鹹寧城再次進入建設高潮,永安路、二號路(長安大道)、一號路(銀泉大道)、溫泉路等城市道路得到新建和改擴建,80年代末城區人口達到8萬人,90年代10萬人,到了2000年,城區達到20萬人,建城區規模24平方公里,永安、溫泉雙城開始對接。
2007年12月,武漢城市圈獲批全國“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隨著“一核五城二區”城市空間發展戰略的實施,鹹寧市城區城市建設進入了城鎮快速發展時期,旅遊新城、工業新城(長江產業園)、職教新城、鹹安新城(鳳凰工業園)等四個城市新區的啟動建設,帶動鹹寧主城區分別向南、向東及向北側擴展,城區面積迅速擴大,從80年代的5—7平方公里擴大到2010年的30平方公里,城區人口達到30多萬人。鹹寧市城區建設正進入了建國後第三個城市大發展時期。

行政區劃

下轄5個村民委員會、43個村民小組;10個社區居委會、193個居民小組;12個事業單位;8家國有企業及7家規模以上集體企業。
溫泉街道:轄9個居委會、5個村委會:希望橋、桂花路、岔路口、泉塘、花壇、南昌路、白茶、萬年路、雙鶴橋、泉塘、黃畈、白茶、溫泉、肖橋。

榮譽稱號

溫泉街道先後榮獲湖北十佳“楚天街道之星”、全省“十強街道辦事處”、全省“鄉鎮經濟實力五十強”、全省綜合實力“百強鄉鎮”、“科普示範鄉鎮”等榮譽稱號。
溫泉街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