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里村

地理坐標為東經111°17′0374",位於鹽湖區以東城鄉結合部,209國道、運三高速穿境而過,交通便利,村域地處緩坡地,海拔為高350m,屬大陸溫帶季風氣候,境內氣候溫和,光熱資源豐富,雨熱同季集中,年降雨量559.3mm,年平均日照射數2247.4小時,年平均氣溫13.6℃,一月零下2.2℃,七月27.4℃,霜凍期在十月下旬至次年四月上旬,全年無霜期208天左右,歷來總積溫平均為513.8℃。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湯里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安邑街道辦事處
  • 地理位置:鹽湖區以東城鄉結合部
  • 面積:9800 畝
  • 氣候條件:大陸溫帶季風氣候
  • 人口數量:3674人
近年發展,湯里村2012年度公開承諾,村名由來,地圖信息,

近年發展

全村共有1093戶,共有15個居民組,黨員86名,勞動力2300人,外出打工人員500人,班子成員6人,農民人均純收入4900元,村民的經濟主要來源於農業、勞務輸出、林業和養殖業,全村總土地面積9800畝,耕地面積5000畝,村莊面積400畝,棗林面積1400畝,荒地2600畝,溫室大棚400畝,人均耕地1.2畝,全村鋪設自來水管道,灌溉地埋管4500米,灌溉方式為漫灌。

湯里村2012年度公開承諾

一,6月份之前,投資70餘萬元,對全村供水管網進行徹底改造,改變湯里村吃水難的面貌,讓全村民眾吃上乾淨、衛生的東郭水。
二,年底之前,投資60餘萬元,對村口至209國道800餘米路段進行硬化。現在路基已經形成,待供水管網改造完畢,支村兩委將籌集資金,在年底前對路面進行徹底硬化。
三,村口至209國道硬化後,投資6萬餘元,對道路兩旁予以綠化,栽種女貞、松柏等景觀樹木,使新修路成為村裡的景觀路、形象路。

村名由來

湯里村距運城市區十五公里,與夏縣接壤。209國道、運三高速穿境而過。全村共有1093戶,3674口人,耕地5000畝。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於農業、勞動輸出、林業和養殖業。湯里村歷史頗久,其得名可上溯到距今3000多年前的周朝初年。周武王滅商之後,為了分化控制殷商遺民,將商王畿(ji)之地分為邶(bei)、鄘(yong)、衛三國,封商紂王之子武庚於邶國。後武庚趁周武王駕崩,其子成王年幼,與周武王之弟管叔、蔡叔聯合叛亂,最後卻全被周公旦平叛。之後,周王朝又重新遷徙安置殷商遺民。也就是在此時,一分部殷商遺民被遷於今天的湯里村。因這一部殷民在“三監之亂”(即前文所提到的武庚、管叔、蔡叔叛亂)中立過功,遷徙至湯里屬於特別優待。他們不忘先祖湯王滅夏建商的偉業,故命名所居之地為“湯王故里”,簡稱“湯里”。村西高地上曾建有湯王廟。

地圖信息

地址:運城市鹽湖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