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

湛江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

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館內設有鯨類、爬行和兩棲類、魚類、蝦蟹類、貝類、棘皮和腔腸動物,以及紅樹、海藻類等陳列室,具有“多”、“全”、“奇”、“珍”四大特點。建築整體緊密體現以“海洋”為主題的思路,利用必要的雕塑創立標誌性建築。

基本介紹

建築布局,參觀信息,

建築布局

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建築整體緊密體現以“海洋”為主題的思路,利用必要的雕塑創立標誌性建築。建築細部的處理和在內庭院中開闢一片水石,處處透露出魚海洋為主題的濃重氣氛。平面布局緊湊、集中,功能分區明確,參觀流線通暢。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內設有鯨類、爬行和兩棲類、魚類、蝦蟹類、貝類、棘皮和腔腸動物,以及紅樹、海藻類等陳列室,具有“多”、“全”、“奇”、“珍”四大特點。
:館內陳列的水生生物標本約三千種,其中有色彩斑斕的貝類一千多種,鮮明艷麗的魚類九百餘種,形態各異的甲殼類約四百種,多姿多彩的藻類近四百種以及其他淡水和海洋水生生物數百種。它們按分類系統陳列,整齊美觀,構成了一個神奇的水生生物世界。
:一是品種門類齊全,既有魚類、甲殼類和藻類,又有鯨類、爬行和兩棲類以及棘皮、環節、海綿、腔腸等動物。二是種類來自世界各地,有南極洲的燐蝦,北美洲的巨藻、南美洲的紅鮑,又有非洲的鱷魚、歐洲的牡蠣和澳洲的螯蝦;有西、南沙群島的珊瑚、玳瑁,也有塔里木盆地和洞庭湖的貝類等。
:有一批奇特怪異的標本,如頭長兩角的崇安髭蟾,連體雙頭的鯊魚怪胎,能發電的電鰩,善於跳躍的彈塗魚,能伸展胸鰭在空中滑翔的燕鰩。有“雙殼類之王”百斤重的大硨磲,血液呈藍色的中國鱟,還有劇毒的河豚、噬人致死的芋螺和鋸齒脂鯉等。
:珍藏了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標本,如小抹香鯨、斑海豹、寬吻海豚、玳瑁、大鯢、中華鱘、文昌魚、鸚鵡螺、大珠母貝,以及4.5億年前的貝類化石和魚類化石等。
在貝類陳列室陳列了貝類標本近千種,有形態奇特、色彩艷麗的寶貝、芋螺、玉螺、榧螺、豎琴螺、骨螺、扇貝、日月貝、珍珠貝、海菊蛤、銼蛤、鸚鵡螺和船蛸等。有采自西沙、南沙群島的大硨磲、唐冠螺、水字螺、蜘蛛螺,有黃、渤海產的紫石房蛤、沙海螂、大沽海筍、皺紋盤鮑和香螺,有支南滇池的螺、洞庭湖的蚌類,這些貝 類都惹人喜愛,使參觀者流連忘返。許多貝類是人們所喜歡的食品,如田螺、泥蚶、 貽貝、牡蠣、蛤仔、烏賊、章魚等。在海味中,鮑魚、江珧、西施舌等都是名貴的珍 品。不少貝類可做醫藥材料,例如鮑殼在中藥里稱石決明,烏賊的內殼稱海螵蛸,用珍珠貝的殼可製成珍珠粉,從蛤 、牡蠣、烏賊中可提取抗病症和抑制腫瘤的藥物。有許多貝類可做農肥和飼料,或用來燒殼灰供建築用。但是也有少數貝類對人類有害,如淡蛆、海筍能鑿石,對港灣建築物和木船等危害很大。藻類為低等植物,因它進行孢子繁殖,一般稱它為孢子植物,在海洋底棲的大型藻類又通稱為底棲海藻,有似牡丹花的蠣菜,有呈喇叭狀的喇叭藻,有分枝成金字塔形的羽毛藻等,不勝枚舉。海藻有鮮艷美麗的色彩,如呈紫紅色的蜈蚣藻、紅毛藻、紫菜、粉枝藻、海蘿,有綠色的礁膜、石蓴、滸苔等。有些海藻可淨化水質,充作海洋動物的飼料。有些海藻如紫菜、海帶、裙帶菜、麒鱗菜、滸苔等,是人們喜愛的食品。海藻含有豐富的防治甲狀腺腫大,鷓鴣菜為驅除蛔蟲的良藥,馬列尾藻可用於消癭散腫、如瓊脂、卡拉膠、褐藻膠等,可作食品店品、醫藥、化妝器、紡織、油漆、釀酒等工業原料。

參觀信息

航空:湛江機場位於廣東省湛江市西郊,距湛江市中心5公里。目前,有飛往北京、廣州、深圳、汕頭、長沙、海口、三亞、成都及貴陽等地往返航班。鐵路:湛江市境內有黎湛線、三茂線和粵海線三條重要鐵路,是粵西地區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湛江火車站目前開通了達到北京、上海、昆明、貴陽、重慶、武昌、南寧、襄樊等地的客運列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