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贛革命根據地反“圍剿”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紅軍反擊國民黨軍“圍剿”的作戰。1930年11月,國民黨軍對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第一次“圍剿”的同時,以5個多師分路合擊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紅軍第十六軍。紅十六軍在軍長孔荷寵率領下採取避實就虛、主動出擊的戰法,於12月先後在江西修水、湖北通城,殲守軍1個多團。1931年6月,紅十六軍主力協同獨立第三師,在通山殲國民黨軍1個團。7—10月,紅十六軍在獨立第一、第二師配合下,又在湖北陽新、江西修水等地粉碎國民黨軍進攻。1932年9月,國民黨軍對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發動第四次“圍剿”,紅十六軍和地方武裝廣泛開展游擊戰爭,恢復部分被占革命根據地。1933年4月,湘鄂贛紅軍為配合中央革命根據地紅軍作戰,東進宜豐(今屬江西)境內,殲國民黨軍近4個營。6月,紅十六軍縮編為紅十六師。12月,紅十六師在南昌附近的西山萬壽宮,殲國民黨軍2個營。1934年2月,紅十六師同湘贛革命根據地紅十七師進至南昌以北,破襲南潯鐵路,轉戰月余後返回革命根據地。6月上旬,紅十六師主力進入宜豐、奉新邊界地區,被國民黨軍包圍,大部分人犧牲;另一部分人在金豐地區遭重大損失。湘鄂贛革命根據地大部分被國民黨軍占領。紅十六師餘部繼續堅持鬥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