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是一個以人才培養為先導,科研、開發為兩翼的研究教學型學院。科技力量雄厚,學校的院士、芙蓉學者、國家重點學科、國家工程中心、博士後流動站都首先在我院誕生。幾十年來共培養博士、碩士、本科各層次人才9000多人,培育農作物品種近百個,獲得省級以上科研成果100多項,創社會經濟效益120多億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 創辦時間:1950年
  • 類別:公立大學
  • 學校類型:綜合
  • 所屬地區:中國湖南
  • 主要院系:農學院
  • 現有在校生:1188 人
學院簡介,師資隊伍,科研院所,對外交流,現任領導,

學院簡介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 1950年湖南省立修業農林專科學校和 1949 年湖南大學農業學院的農學專業。1951年院系調整組建湖南農學院開設農學系。2002 年在農學系基礎上組建成立農學院。隨著校、院的不斷發展,農學院的部分學科或專業因分化而組建成新的院系,如資環學院、生物安全學院等。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學院現有在校學生1188 人,其中本科生 791人、博士研究生111人、碩士研究生286 人;教職工 118 人,其中院士 1人、長江學者講座教授1人、芙蓉學者特聘教授 1人、“百人計畫”特聘教授 1人,正高級職稱教師 40 人、副高級職稱教師 28 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 36 人、碩士學位的 58 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8 人,跨世紀學科帶頭人 3 人,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 1人,國家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 4 人,湖南省優秀專家 2人,省管專家 5 人,省級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2人,省優秀中青年專家 5人,省級優秀教師 2 人,省高校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 7人。設有農學系、植物科學技術系、種子科學與工程系、草業科學系、菸草科學系、農村區域與發展系和作物科學實驗室;有農學、植物科學技術、草業科學、種子科學與工程、菸草科學和農村區域與發展6個全日制本科專業。有作物學和草學 2 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有作物遺傳育種、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種子科學與工程、菸草科學與工程、草業工程學和作物信息科學等 6個二級博士學位授權點;有作物學博士後流動站;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和重點特色學科,作物遺傳育種學科為湖南省重點學科和重點特色建設學科以及 “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是一個以人才培養為先導,科研開發為兩翼的研究教學型學院。科技力量雄厚,學校的院士、芙蓉學者、國家重點學科、國家工程中心、博士後流動站都首先在我院誕生。幾十年來共培養博士碩士本科各層次人才9000多人,培育農作物品種近百個,獲得省級以上科研成果100多項,創社會經濟效益120多億元。學院設有4個系(農學系、草業科學系、植物科學與技術系、種子科學與工程系,菸草系正在籌備中),擁有1個省部共建實驗室,1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省級211預備學科,2個省級重點學科,1個博士後流動站,7個博士點,8個碩士點(含一級學科),另外還有招收農業推廣在職碩士研究生資格。

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正式教職工101名,其中院士2名(含兼職1人),芙蓉學者3名,教授及研究員48名(含兼職16名),副教授及副研究員49名(含兼職25名)、博士生導師35名(含兼職14人),碩士生導師86名(含兼職37人),博士後7名,博士20名,在讀博士10名,碩士13名,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2名,省管專家5名,省級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1名,省級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5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8名。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科研院所

學院現建有國家油料改良中心(湖南分中心)、水稻科學研究所、棉花科學研究所、苧麻研究所、薯類旱糧研究所、草業研究所、現代農業中草藥研究室等研究機構,為學院的教職員工構建了科學研究平台,提供了廣闊的研究基地。

對外交流

學院還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研究,先後與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日本、菲律賓,印度、印度尼亞西、菲律賓、泰國等國家開展學術交流和合作研究,建立了良好的科技合作關係。

現任領導

胡小元
黨委書記,主持黨委工作,分管綜合治理、水電和公房使用改革和辦公室工作,協管開發工作和計畫生育工作。聯繫農學系。

張海清
院長兼黨委副書記,分管學科、研究生教育、財務、人事和外事工作,聯繫種子系。
祖智波
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主持工會工作,分管學生工作(包括全日制和研究生),含關工委、穩定工作,聯繫草業系。
高志強
副院長,分管本科教學、基地建設、教學基層組織建設、教學督導工作,聯繫菸草系和本科實驗室。
傅志強
副院長,分管科研開發工作(含科技成果轉化、成教自考、在職碩士教育、技術培訓與技術服務),科技創新平台建設,聯繫農村區域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