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文史研究館

湖北省文史研究館

湖北省文史研究館成立於1953年,設有文化傳播院、國學研究院、書畫藝術院、財經政法院。

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簡介
1953年6月,湖北省人民政府遵照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關於設定文史研究館的決定》,成立了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是省政府直屬參公事業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文史研究館設辦公室和館員工作處兩個內設機構,現有省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68人,機關在編幹部職工20人,離退休幹部職工14人。
建館以來,文史研究館先後共聘任、任命名譽館長1名,館長6名,副館長16名。首任館長沈肇年,第二任館長朱士嘉,第三任館長吳丈蜀,第四任館長朱啟耕,第五任館長趙毓清,現任館長熊召政,黨組書記李勇。累計聘任館員347人,現有館員68人,大多數是文、史、哲、經、法各學科的領軍人物,其中民主黨派成員19人,無黨派人士23人,中共黨員26人。文史研究館設有文化傳播院、國學研究院、書畫藝術院、財經政法院。
我館館員皆為我省文壇德高望重、博學多才的社會名流。早期館員中,有晚清的進士、舉人;有參加過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的仁人志士;有民國政府的省會議員、國大代表以及軍政界、文化界、宗教界、歸國華僑等愛國人士;也有早期參加革命,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過重要貢獻的老共產黨員;同時也安置了一些高層次民主人士的家屬。新的歷史時期,館員結構也有所變化,更加注重代表性、影響力和知名度,館員隊伍大多以年富力強、德高望重才厚的知名賢達組成,他們都是我省文學、歷史、書畫、演藝等方面卓有成就和社會影響的文化精英和領軍人物。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體機關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我館充分發揮館員知識淵博、地位超脫的優勢,積極支持館員著書立說,編史修志,書畫創作,搶救文化遺產,整理圖書文物等活動。先後編寫了《江漢訪古錄》、《湖北自然災害歷史資料》,整理出版了《唐醉石治印選集》、《湖北文征》(全本)、《館員傳略》、《館員文選》、《古今詩人詠湖北》等著作,完成了《中國地域文化通覽﹒湖北卷》的編撰,搶救出古書3587部,共39770冊,碑貼624件,其中楊守敬繪製的《歷史輿地沿革圖》、《水經註疏》版片彌足珍貴。我館現收藏古籍和現代珍貴圖書2646冊;收藏名家書畫733幅,其中書法447幅、繪畫286幅。
經過近60年的實踐和發展,文史研究館已經成為黨和政府文化建設的重要力量,成為黨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成為黨和政府聯繫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橋樑和紐帶。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更加關心重視文史研究館和館員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幫助解決了嚴重製約文史研究館發展的辦公用房問題,圓了館員和機關工作人員幾十年的夢想。盛世興文史。新的歷史時期賦予文史研究館新的歷史使命。我們將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和“三貼近”原則,以“四個服務”(為館員服務,為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務,為統戰工作服務,為湖北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服務)為宗旨,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突出特色,組織館員開展文史研究和藝術創作,傳承、弘揚和創新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圍繞文化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問題,深入研究、建言獻策;開展統戰聯誼活動;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我們將充分發揮館員的優勢和作用,把文史研究館建成省委省政府的"智庫",為"五個湖北"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