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島線

港島線

港島線(英文:Island Line)是港鐵公司營運的鐵路線,亦是港鐵的一部分,連線香港中西區堅尼地城堅尼地城站與香港東區柴灣柴灣站之間,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由於這條線位於香港島的北岸(即經過中環和銅鑼灣等繁華大鬧市),故得此名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港島線
  • 外文名:Island Line
  • 運營方:香港鐵路公司
  • 開通時間:1985年5月31日
  • 長度:16.3公里
  • 途徑區域香港島中環銅鑼灣等地
  • 所屬地區:中國香港
  • 直接轉乘路線荃灣線將軍澳線
  • 列車編組:8卡準A型車
  • 車輛基地:柴灣車段
  • 標誌色:藍色
概述,歷史,路線資料,使用車輛,M-train,M-train在港島線的車佇列表,Q-train(未投入使用),預計港島線O-train的車佇列表,西港島線,未來發展,北港島線,小西灣延線,特點,所經車站,附註,

概述

1985年5月31日分段通車,到1986年5月23日全線正式通車。截至2015年,這條線共有17個車站,當中有4個為轉車站,杏花邨站及柴灣站2個車站分別為地面及架空車站;其餘則為地底車站。港島線在路線圖中以藍色代表。
柴灣車廠位於杏花邨之下,旁邊是杏花邨站

歷史

1980年12月23日,當時的香港政府正式批准耗用95億港元,動工興建捷運港島線,並否決把電車伸延到柴灣的計畫。1983年底完成基本隧道結構,工程正式進入高潮。直至1985年5月31日,金鐘站柴灣站一段正式投入服務,而金鐘站就成為港島線荃灣線的轉車站。及後,列車組成增加至8卡。最後於1986年5月23日,港島線的列車服務正式伸延至中環及上環,以上環站為終點站,增添中環站為港島線和荃灣線的轉車站。
金鐘站金鐘站
值得一提的是在港島線通車初期,由於車隊不足,捷運曾一度設金鐘站(金鐘側線)至太古站(太古側線)的短程特別班次,由1986年10月1日起,所有港島線列車皆行走上環至柴灣段。隨著觀塘線的服務於1989年10月1日伸延至香港島,鰂魚涌站成為了港島線和觀塘線的轉車站。為了進一步紓緩鰂魚涌站轉乘的擠迫情況,政府提出了“紓緩鰂魚涌站乘客擠塞工程”,決定擴建北角站,使之成為當時第二個接駁觀塘線的港島線車站。工程於1998年7月正式動工。新建的北角轉車月台於2001年9月27日正式啟用,證實跨月台的轉乘設計非常有效,能夠把在鰂魚涌站轉乘時需要的4分鐘,大大縮短至在北角站的少於1分鐘。
中環站中環站
1998年東涌線和機場快線正式通車,在香港島的總站為香港站。捷運將香港站和中環站以多組行人自動運輸系統貫通,使上述兩線能夠和港島線互通。
銅鑼灣站銅鑼灣站
隨著將軍澳線通車,北角站鰂魚涌站於2002年8月4日成為將軍澳線的轉車站。在2009年6月9日起港島線逢周一至五上午繁忙時段增設北角站至上環站的短程特別班次疏導北角站大量乘客。短程特別班次於太古側線或柴灣車廠開出,中途不停筲箕灣西灣河、太古站及鰂魚涌站,到北角站才起載往上環站。短程特別班次在周一至五上午繁忙時段不定期開出,視乎北角站乘客量和車隊供應數目而決定開出短程特別班次數目。
2014年12月28日港島線西延(西港島線)經香港大學站堅尼地城站,當中的西營盤站已於2015年3月29日開通。

路線資料

站數:17個
港鐵港島線路線圖(按真實地形繪畫)港鐵港島線路線圖(按真實地形繪畫)
長度:約16公里
軌距:1,432毫米
雙線區間:全線
電化區間:全線(直流1,500V)
閉塞方式:車內訊號閉塞式 (ATP

使用車輛

M-train

全線採用M-train(英國都城嘉慕)電動列車,1985年,捷運公司向英國都城嘉慕再次購買該款列車,作為港島線的用車。1998年至2001年間該款列車全面翻新。由於車隊中的都城嘉慕第2B代列車的控流系統與其他英制列車不同,為方便管理和維修,這些列車由1985年投入服務至今都只在港島線行走。全線列車數目為36輛。隨著列車年齡較大,該款列車在2019年到2024年陸續退役,只留下3列迪士尼線列車繼續服役。
列車動力方式為6動2拖,編組方式為A-C+D+B-C+D+C-A, 以A-C為一組,B-C為一組,C-A為一組,D卡是隨意組合。A卡表示有駕駛室的動力車廂,B卡表示有動力無受電弓車廂,C卡表示有動力帶有受電弓車廂,D卡表示無動力車廂。

M-train在港島線的車佇列表

A101-C101+D649+B430-C430+D778+C166-A166
A153-C153+D781+B468-C468+D767+C254-A254
A103-C103+D644+B404-C404+D674+C170-A170
A155-C155+D788+B415-C415+D787+C224-A224
A109-C109+D613+B413-C413+D638+C108-A108
A157-C157+D685+B470-C470+D719+C158-A158
A111-C111+D697+B463-C463+D709+C156-A156
A159-C159+D636+B457-C457+D760+C252-A252
A115-C115+D754+B411-C411+D691+C114-A114
A161-C161+D646+B420-C420+D712+C118-A118
A119-C119+D738+B466-C466+D721+C140-A140
A175-C175+D612+B449-C449+D776+C250-A250
A121-C121+D729+B447-C447+D658+C116-A116
A179-C179+D672+B448-C448+D748+C192-A192
A125-C125+D675+B419-C419+D653+C142-A142
A181-C181+D711+B405-C405+D694+C136-A136
A129-C129+D773+B464-C464+D774+C104-A104
A183-C183+D665+B450-C450+D682+C206-A206
A133-C133+D670+B444-C444+D699+C150-A150
A193-C193+D780+B424-C424+D688+C242-A242
A135-C135+D629+B418-C418+D615+C138-A138
A201-C201+D751+B401-C401+D746+C248-A248
A137-C137+D715+B434-C434+D705+C162-A162
A207-C207+D747+B426-C426+D679+C134-A134
A139-C139+D641+B408-C408+D673+C128-A128
A209-C209+D765+B425-C425+D692+C160-A160
A141-C141+D700+B403-C403+D698+C102-A102
A215-C215+D680+B436-C436+D716+C200-A200
A145-C145+D728+B465-C465+D770+C186-A186
A223-C223+D758+B410-C410+D627+C236-A236
A147-C147+D655+B443-C443+D656+C144-A144
A249-C249+D777+B442-C442+D632+C198-A198
A149-C149+D642+B452-C452+D763+C256-A256
A251-C251+D708+B477-C477+D683+C180-A180
A151-C151+D717+B479-C479+D677+C152-A152
A253-C253+D744+B414-C414+D703+C202-A202
M-train列車M-train列車

Q-train(未投入使用)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用到至今的M-train已經遲暮之年,港鐵宣布向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訂購了93列新型列車用於取代M-train,而且港島線,還有荃灣線觀塘線將軍澳線需要更換信號系統,其中港島線36列,荃灣線20列,觀塘線34列,將軍澳線3列,現有3列已經抵達東涌線的小濠灣車廠,1輛已到荃灣線的荃灣車廠,最快在2019年率先在荃灣線投入服務,但因為在2019年3月18日的信號系統故障導致撞車的發生,該列車可能在度延長投入服務的時間。而該款列車有5列已經抵港,其中兩列已調到荃灣車廠而其他線路將在2019年-2023年之間投入使用。
列車共8節編組,動力方式為6動2拖,編組方式為A-C-B-B-C-B-C-A,例如,A601-C601-B601-B881-C881-B602-C6602-A602。其中A卡表示有駕駛室無動力車廂,B卡表示有動力車廂,C卡表示有動力並帶有受電弓車廂。

預計港島線O-train的車佇列表

A641-C641-B641+B901-C901+B642-C642-A642
A677-C677-B677+B919-C919+B678-C678-A678
A643-C643-B643+B902-C902+B644-C644-A644
A679-C679-B679+B920-C920+B680-C680-A680
A645-C645-B645+B903-C903+B646-C646-A646
A681-C681-B681+B921-C921+B682-C682-A682
A647-C647-B647+B904-C904+B648-C648-A648
A683-C683-B683+B922-C922+B684-C684-A684
A649-C649-B649+B905-C905+B650-C650-A650
A685-C685-B685+B923-C923+B686-C686-A686
A651-C651-B651+B906-C906+B652-C652-A652
A687-C687-B687+B924-C924+B688-C688-A688
A653-C653-B653+B907-C907+B654-C654-A654
A689-C689-B689+B925-C925+B690-C690-A690
A655-C655-B655+B908-C908+B656-C656-A656
A691-C691-B691+B926-C926+B692-C692-A692
A657-C657-B657+B909-C909+B658-C658-A658
A693-C693-B693+B927-C927+B694-C694-A694
A659-C659-B659+B910-C910+B660-C660-A660
A695-C695-B695+B928-C928+B696-C696-A696
A661-C661-B661+B911-C911+B662-C662-A662
A697-C697-B697+B929-C929+B698-C698-A698
A663-C663-B663+B912-C912+B664-C664-A664
A699-C699-B699+B930-C930+B700-C700-A700
A665-C665-B665+B913-C913+B666-C666-A666
A701-C701-B701+B931-C931+B702-C702-A702
A667-C667-B667+B914-C914+B668-C668-A668
A703-C703-B703+B932-C932+B704-C704-A704
A669-C669-B669+B915-C915+B670-C670-A670
A705-C705-B705+B933-C933+B706-C706-A706
A671-C671-B671+B916-C916+B672-C672-A672
A707-C707-B707+B934-C934+B708-C708-A708
A673-C673-B673+B917-C917+B674-C674-A674
A709-C709-B709+B935-C935+B710-C710-A710
A675-C675-B675+B918-C918+B676-C676-A676
A711-C711-B711+B936-C936+B712-C712-A712
Q-train列車Q-train列車

西港島線

主條目:西港島線
政府曾計畫興建支線伸延到香港島西區堅尼地城,因成本問題不能在西區海旁填海興建而遭擱置。當時的計畫指出,將來興建南港島線時,或許需要於西區興建支線(西港島線)以便完成整個工程。
北角站內港島線路線圖北角站內港島線路線圖
2005年6月30日,政府終於正式批准捷運興建西港島線,由現時港島線上環站向西延伸,經西營盤站香港大學站兩個車站,以堅尼地城站作終站。
2007年10月23日,行政會議通過有關西港島線的財務安排,以擁有權融資模式批准捷運公司興建、擁有及營運西港島線。港鐵公司已於2009年動工興建,預計於2014年落成啟用,整項工程造價約為80億港元。
2014年11月11日宣布西港島線通車安排。2014年12月28日開放2個新車站香港大學站堅尼地城站西營盤站因土質問題延遲至2015年3月29日開通,港島線西延線能夠令西半山及西區居民提供日後方便快捷、減少交通擠塞問題,並可以節省時間。

未來發展

北港島線

主條目:北港島線
為分流港島線的客運量並配合港島北岸的發展,香港政府建議興建一條與港島線平行的北港島線,連線香港站以及天后站北角站,中途設添馬站會展站銅鑼灣北站
2013年2月21日,路政署展開“我們未來的鐵路”第二階段公眾諮詢,提出北港島線的兩個方案:“換線”方案將港島線一分為二,港島線上環西港島線通車後為堅尼地城)至北角段(不經炮台山站)將撥歸將軍澳線,而港島線炮台山至柴灣段將撥歸延長後的東涌線;“交匯”方案將將軍澳線西延至添馬站,與延長後的東涌線交匯,而港島線則不受影響。
據《鐵路發展策略2014》,北港島線將採用“交匯”方案,換言之港島線將毋須一分為二,現有路段得以完整保留。
跑馬地站取代方案
據中西區區議員阮品強、何俊麒和甘乃威指出,港鐵公司將會於銅鑼灣站勿地臣街出口進行擴建工程,打通跑馬地馬場之地下經脈來用以減輕跑馬地區市民人車爭路問題。

小西灣延線

於1990年,捷運(現為港鐵)曾經計畫將港島線延至頗多人口的小西灣。當時的計畫有:於柴灣站延長,及於杏花邨站分叉成支線。不過因路線蜿蜒,加上成本問題,計畫被擱置至今。故此巴士及專線小巴則繼續擔任主要連線當地交通的任務。
該地區區議員一直促請政府及捷運公司(現為港鐵公司)批准落實興建鐵路連線當地。2012年11月7日,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書面回復立法會議員提問時表示,政府過往有就接駁小西灣港島線的建議進行可行性初步研究,惟發現技術上存在相當困難,港島線屬於重型鐵路系統,而小西灣的社區發展成熟,可以供予興建鐵路的土地空間相當有限,而且區內亦有多幢建築物阻礙。至於建議興建輕軌運輸或者單軌鐵路系統作為接駁,亦需要另外開闢土地用來設定車廠及興建其他維修設施,預期對土地的需求更大,故此可行性會更低。

特點

由於受港島區較特殊的地理因素影響,港島線車站有以下特點:
  1. 大部分的車站建於地底較深的位置。因為適合興建車站的地方不多,而且若興建在地面或地底較淺的位置,就需要把主要道路的路面掘開,嚴重影響原本已十分擠塞的路面交通。只有筲箕灣站以東不屬於繁忙的商業區,所以港島線在杏花邨站伸延到地面,再經由高架橋通往柴灣站
  2. 部分車站的兩個月台設在兩個不同樓層,而大堂的面積也因此較小;故乘客在離開扶手電梯後,均須步行一段直立或彎曲的通道才能到達月台登車;而抵站乘客在下車後,也需要步行一段通道才能到達扶手電梯的所在地。值得留意的是,部分港島線車站的月台不用隨挖隨鋪方法建造,就是建於隧道內,故此月台較其他車站狹窄。(如:灣仔銅鑼灣天后北角西灣河站)
  3. 大部分車站(堅尼地城香港大學北角太古杏花邨柴灣站除外)的月台都是曲線的,月台空隙較大,僅次於東鐵線。因此,港島線的車站較其他車站不方便及危險。
  4. 月台上有若干組以毛筆書寫的站名(杏花邨站柴灣站除外),大大的醒目地提醒乘客所在的車站,而港島線亦是首條有這類大型毛筆字型站名的支線。該組毛筆字乃由已退休捷運建築師區傑棠題寫,他解釋當初以大型毛筆字點綴這些車站的原因是它們的月台都比較狹窄,加上拱形支撐設計,他便提議在漆板上印上放大手寫的毛筆字以緩和候車乘客對月台環境產生的心理壓力。及後港島線的大型毛筆字在其他捷運(今港鐵)路線如觀塘線藍田站將軍澳線新建的車站以及東鐵線大部分車站中出現使此特色得以延續。另一方面,中國其他後起的捷運系統亦參考了此一特色,邀請了其他書法家為自己的捷運站站名提筆。
灣仔站大型毛筆字灣仔站大型毛筆字

所經車站

車站名稱所在區域可轉乘線路規劃換乘線路敷設方式月台形式啟用日期
地下
2014年12月28日
2015年3月
1986年5月23日
荃灣線、南港島線
疊島式月台
1985年5月31日
雙島式月台
疊島式月台
雙島式月台
地面
高架
附註
港島線將會伸延,為西區提供鐵路服務,其中堅尼地城站香港大學站率先於2014年12月28日通車,西營盤站則已於2015年3月啟用。

附註

根據港鐵公司提出西港島線方案,港島線將會向西伸延,為港島西區提供鐵路服務。西港島線已經通車,已於2014年通車;而因工程延誤,西營盤站則已於2015年3月29日啟用
根據運輸及房屋局提交的沙田至中環線(沙中線)合併方案,東鐵線將連線計畫中的沙中線的第四條過海鐵路部分,成為南北走廊,即南北線。現時未能確定有關計畫的發展日期。
根據港鐵公司提出南港島線方案,南港島線東段及南港島線西段將會興建,為港島南區提供鐵路服務。南港島線東段將會在2016年底通車,而西段的啟用日期則未能確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