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鎮(廣東省惠東縣港口鎮)

港口鎮(廣東省惠東縣港口鎮)

港口濱海旅遊度假區(原港口鎮)位於惠東縣稔平半島的南端,西臨大亞灣,東靠-,陸地面積24平方公里,人口2.25萬人,海域面積約100平方公里,三面環海,海岸線長21.7公里,常年氣候溫和,陽光充沛。港口區於2008年6月6日正式掛牌成立,這標誌著港口區未來的發展方向將以濱海旅遊開發和傳統的海洋產業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港口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廣東惠州
  • 地理位置: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
  • 面積:21.8平方公里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區域介紹,歷史,物產,語言,人文景點,雙月灣,海龜灣,炮台山,小星山,東蓮禪寺,特產,交通,

區域介紹

港口旅遊度假區位於惠東縣境東部沿海。東為大星山和紅海灣,西臨大亞灣,南為南海,北為海灘、沙灘地帶,西北距縣城50公里。因地處大星山北側海港入口之處,取名港口。總面積21.8平方公里。明朝開始就有福建漳州漁民沿海南下捕魚至港口並定居下來。
港口鎮

歷史

清朝屬平海古城管轄的軍事要塞。1959年,從平海公社分出成立港口公社,1983年改設區,1987年設鎮。2006年4月,撤消港口鎮設旅遊度假區,併入平海鎮

物產

稔平半島的最南端,屬半漁半鹽地區。海產資源豐富,盛產龍蝦、石斑魚馬鮫魚對蝦、蟹、海螺、鮑魚、紫菜等。

語言

居民講鶴佬話。有華僑及港澳台胞1萬多人。

人文景點

港口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該區內。位於大星山西南面豬兜城的大星山炮台,建於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距大星山西南海面4.7公里的小星山島,是近海船隻航行目標,1962年10月7日,港口基幹民兵連在此島全殲美蔣武裝特務12名,被中共中央中南局廣州軍區授予“港口英雄民兵連”光榮稱號。
大星山炮台大星山炮台

雙月灣

雙月灣位於惠東縣港口濱海旅遊度假區,由大亞灣和紅海灣畔相鄰的兩個半月形海灣組成,鳥瞰酷似兩輪彎月,故名“雙月灣”。
雙月灣雙月灣

海龜灣

惠東港口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港口大星山南麓,陸地和海域總面積18平方公里,是我國大陸18000公里海岸線上海龜的最後一張產床,也是中國唯一的國家海龜自然保護區,被列入“拉姆薩爾公約國際重要濕地名錄。這裡三面環山南面瀕海,自古以來是海龜上岸產卵繁殖的天然場所,當地人稱之為“海龜灣”。
海龜灣海龜灣

炮台山

大星山炮台遺址位於惠東縣港口濱海旅遊度假區大澳村,建在大星山之巔,因其坐落的位置形狀酷似豬兜,故被稱為 “豬兜城”。而大星山因有炮台的存在又被當地人稱為“炮台山”。大星山炮台建於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

小星山

小星山戰鬥烈士紀念碑 小星山戰鬥烈士紀念碑位於惠東縣港口濱海旅遊度假區,屹立在巍峨挺立的大星山下,是為紀念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在小星山戰鬥中全殲美蔣敵特的惠東港口民兵連英雄烈士而修建的。紀念碑整體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建有紀念碑台、休息石座、娛樂棋盤等,其中碑台主體占地面積150平方米,碑高約4.3米。紀念碑背山面海,建築雄偉壯觀,莊嚴肅穆,四周鬱鬱蔥蔥
小星山小星山

東蓮禪寺

東蓮禪寺位於港口濱海旅遊度假區港尾飛風山上,背靠西北群山,面朝東南海景,右接白石崗,左擁金水娘。寺院布局嚴謹,建築古樸,大雄寶殿坐落在此山正中央,巍峨挺拔,宏偉壯觀,是惠州市名寺古剎之一。

特產

該區特產有:大園蘿蔔、海膽石斑魚、鮑魚。大園管理區出產的蘿蔔清甜、爽口、無渣,銷港澳地區。大星山、小星山海底礁石生長的海膽,體大肉肥,是海味佳品,出口香港、日本等地。港口鮑魚,肉大鮮甜,營養價值高,出口至香港。港口石斑魚,肉嫩、味鮮,出口香港等地。

交通

該區水陸交通便利。稔山至大星山公路橫貫全鎮,北與廣州至汕頭公路相接。海運可達惠州港、汕頭、汕尾、福建、廣州、香港等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