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郎世寧竹蔭西猊狗圖

清郎世寧竹蔭西猊狗圖

《清郎世寧竹蔭西猊狗圖》是中國清代宮廷畫師郎世寧創作的一幅絹本設色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郎世寧竹蔭西猊狗圖
  • 畫作類別:設色畫
  • 創作年代:清代
  • 現收藏地:故宮博物院藏
  • 作者:郎世寧
  • 規格:縱246厘米,橫133厘米
  • 材質:絹本
  • 作品別名:《竹蔭西猊狗圖》
作品介紹,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介紹

《清郎世寧竹蔭西猊狗圖》工筆設色,繪苦瓜藤繞翠竹,下立西獨(《集韻》釋為良犬),昂首垂尾,眼睛警覺注視前方;長身細腰,毛色銀灰,光澤細潤,骨骼肌肉旨顯質感。與同樣寫實逼真的翠竹,瓜藤,果實,地草,野花,互相親托,構成天然之美。右下落款“臣朗世寧恭繪”。上鈐“怡親之實”一印。貽親王允祥系康熙皇帝第二子,雍正元年封王,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去世。此圖似可確定作於雍正年間。此圖描繪的是竹蔭下西猊狗的景象。

作品賞析

此圖以工細的筆觸描繪了在苦瓜藤纏繞的翠竹邊,一西猊(《集韻》釋為良犬)昂首垂尾,欲動又止,以警覺的目光注視著前方;它腿長身細,勁瘦有力,肌肉筋骨具有逼真的質感,身上銀灰色的毛茸細膩而有光澤,尾部、四爪及口鼻部均呈白色,那氣定神安的樣子完全透露著只有富貴名犬才有的氣質。這是郎世寧捕捉到的一種審美,也是他營造的一種絕妙的審美感覺。此圖造型準確,形象生動逼真,是郎世寧寫真藝術的專長,這幅作品顯示出他寫實的高超技巧。同時,還看到他用中國畫的筆、墨、顏料和構圖、皴法,並融合西方繪畫技巧表現他眼中的事物,表現他對中國傳統繪畫的理解。這幅畫的構圖是典型的中國傳統樣式,良犬的塑造,在西方繪畫寫實的基礎上結合了中國工筆畫暈染的方法,既重質感又重傳神,呈現著中國繪畫傳神寫意的精神。周邊的環境描寫也借鑑了中國畫的皴法,地面的處理或勾或染,或勾皴結合,用細筆的絲毛法營造出綠草茵茵的感覺;一旁的兩棵翠竹,質感飽滿,還保留了西畫裡的高光效果;竹葉、瓜藤、果實以及地面的野花、小草均先勾勒輪廓,再渲染出明暗關係,這些都體現了寫實逼真的追求。這種中西結合、諸法並用、見形見趣的嘗試,使畫面動植物間不再是各自獨立而是相互映襯、相互襯托,從而構成天然之美。

作者簡介

郎世寧(1688—1766),原名朱塞佩·伽斯曝里奧內,生於米蘭。清康熙帝五十四年作為天上教耶穌會的修道士來中國傳教.隨即入宮進人如意館,成為宮廷畫家,曾參加圓明園西洋樓的設計二作,歷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國從事繪畫達50多年。他是一位藝術上的全面手,人物、肖像、走獸、花鳥、山水無所不涉、無所小精,戰為雍正帝、乾峰帝時宮廷繪畫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品有《聚瑞圖》、《嵩獻英芝圖》、《百駿圖》、《弘曆及後女己像》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