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蕭雲從石磴攤書圖

清蕭雲從石磴攤書圖

《清蕭雲從石磴攤書圖》是清代畫家蕭雲從創作的紙本水墨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蕭雲從石磴攤書圖
  • 畫作類型:水墨畫
  • 作者:蕭雲從
  • 現收藏地榮寶齋
  • 材質:紙本
  • 規格:縱:132厘米,橫:66厘米。
  • 創作年代:清代
作品介紹,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介紹

《清蕭雲從石磴攤書圖》為全景式構圖,此圖上自題七絕一首,詩云:“攤書石磴意逍遙,松下時聽燕語嬌;山間不知昨夜雨,瀑飛如練出丹霄。”款署:“已酉初夏,七十四翁雲從。”這幅畫以全景式構圖寫高山峻岭,山中茅舍八棟,松樹數株,飛瀑匯潭,石橋凌跨,二高士盤坐於石磴之上,高談闊論;稍遠處,一童子揮扇煮茗,以應高士陸羽之嗜。這幅畫現藏於榮寶齋。

作品賞析

這幅畫描繪的是一幅攤書石磴,逍遙自在的山水人物場景,情景交融,體現出了人與自然的和諧。
蕭雲從畫山水行筆方折枯瘦,結構繁複而不乏疏秀,氣格高森蒼潤,人稱他為姑熟派。《石磴攤書圖》畫中的人物,神情逍遙,把書攤在臨流的石磴上,促膝暢談,可與蘭亭雅集的曲水流觴相媲美。樹梢鳥鳴啁啾,溪澗水聲潺潺,四周雲霞繚繞,如此清幽的環境中,開卷相向,細說書人茶話,真是心曠神怡,物我兩忘。郭沫若譯《魯拜集》有云:“樹蔭下放著一卷詩章,一瓶葡萄美酒,一點乾糧,有你在這荒原中傍我歡歌——荒原呀,啊,便是天堂!”意象雖略有差異,意境卻高度一致。這幅畫給人一種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以及回歸心靈的寧靜的感受。從情景交融的藝術標準看,這幅畫的主題與畫面中的景色也十分契合。

作者簡介

蕭雲從(1596—1673年),字尺木,號默思、無悶道人、鐘山老人等,安徽蕪湖人。精通六書、六律,工詩文,善畫山水,兼長人物、花卉。曾於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加入復社,與閹黨保守勢力集團進行了積極的鬥爭。入清後隱居不仕。其人物畫主要繼承了宋代李公麟的白描法,亦吸收明代陳洪綬之長,造型準確,形象生動。其山水畫自成一家,筆墨清疏蒼秀,饒有逸致。他的畫在家鄉蕪湖地區影響甚大,形成了“姑熟畫派”,傳其衣缽者有其弟雲倩,子一暘,侄一薦、一箕,猶子一芸,以及黃戢、施長春、施道光等人。蕭雲從的摯友、清初四畫僧之一弘仁的早期山水亦受其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