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朱耷山水圖冊

清朱耷山水圖冊

《清朱耷山水圖冊》是清代畫家朱耷所作的一副畫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朱耷山水圖冊
  • 作者:朱耷
  • 年代:清代
  • 現藏地北京故宮博物院
  • 規格:縱26厘米,橫41厘米
創作背景,作者簡介,

創作背景

朱耷花鳥畫成就特別突出,也最有個性。其畫大多緣物抒情,用象徵手法表達寓意,將物象人格化,寄託自己的感情。如畫魚、鳥,曾作“白眼向人”之狀,抒發憤世嫉俗之情。其花鳥畫風,可分為三個時期,50歲以前為僧時屬早期,署款“傳綮”、“個”、“驢” 、“人屋”,多繪蔬果、花卉、松梅一類題材,以卷冊為多。畫面比較精細工致,勁挺有力。50歲至65歲為中期,畫風逐漸變化,喜繪魚、鳥、草蟲、動物,形象有所誇張,用筆挺勁刻削,動物和鳥的嘴、眼多呈方形,面作卵形,上大下小,岌岌可危,禽鳥多棲一足,懸一足。65歲以後為晚期、藝術日趨成熟。筆勢變為朴茂雄偉,造型極為誇張,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一幅“白眼向天”的神情。他畫的鳥有些顯得很倔強,即使落墨不多,卻表現出鳥兒振羽,使人有不可一觸,觸之即飛的感覺。有些禽鳥拳足縮頸,一副既受欺又不屈的情態,在構圖、筆墨上也更加簡略。這些形象塑造,無疑是畫家自的寫照,即“憤慨悲歌,憂憤於世,一一寄情於筆墨”。他在題黃公望山水詩中寫道:“郭家皴法雲頭小,董老麻皮樹上多。想見時人解圖畫,一峰還與宋山河。表現出他的民族意識。此畫作足以代表朱耷的藝術風格。筆墨簡括凝練,形象誇張,意境清冷。畫中山水樹木,形象寂寥無不帶有畫家的個人烙印和情感。

作者簡介

朱耷(1624年—1705年),清朝書畫家、詩人:江兩南昌人。明亡,深受刺激,由口吃而佯作啞巴。出家為僧,後還俗,又作道士,居南昌青雲譜道院,作品多署八大山人。擅畫山水、花鳥、竹木,筆墨簡括、冷峭、凝練,形象變幻多端,有時誇張脫略,如所畫魚鳥,每以“白眼向人”。畫面著墨不多,均生動盡致,無景處也成妙境。所創意境,簡練含蓄,豪放中寓溫雅,自成獨特風格。山水多寫殘山剩水,意境荒寂,多抒鬱憤之氣。山水曾學董其呂,書法得力於鐘繇、王羲之、王獻之、顏真卿。與原濟(石濤)、弘仁、髡殘合稱“清初四畫僧”。傳世作品有《朱耷書畫合冊》、《上花圖》卷、《荷花圖》軸、《八大山人山水花鳥》冊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