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儒學術拾零

清儒學術拾零

《清儒學術拾零》是2002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祖武。

基本介紹

  • 書名:清儒學術拾零
  • 作者:陳祖武
  • ISBN:9787543820913
  • 頁數:366
  • 定價:20.5
  •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2-6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清儒學術拾零》是作者研究清代學術史20年來的一個總結性文集。作者注意選取清代學術發展史上關鍵人物進行深入、細緻的分析研討,重在梳理清代學術發展的脈絡、從而揭示學術演進的趨勢。由於作者在學術史方面長期浸潤和潛心研究,能夠將巨觀把握與微觀考證較好地結合起來,得出遊刃有餘的結論。如《雙鶴瑞舞賦》表現了作者考史證事的功力,結論言之成理,確乎可靠。《榕村語錄》發微是作者在標點李光地《榕村語錄》及《榕村續語錄》的基礎上作出的研究,認為李光地是康熙一朝大臣中最深通《易》學者,但他為了與康熙的學術好尚全然吻合,經過十餘年苦心經營,在晚年完成了學術宗尚的根本改變,以恪守朱子學的面貌出現在朝野,這是一種以帝王好尚、政治得失為轉移的學術投機,他從因“冒名道學”被逐出翰林院到以“才學俱優”榮登相位的演變,不僅典型地反映是清廷最高統治者的理學觀,也折射出理學僵化、日暮途窮的深刻本質,這些結論均非泛泛而談,是在潛心研究基礎上的心得之言。書中類似之處,不一而足,晚清以前學術史的端倪已現,只是尚未連成一氣,題名“拾零”概即為此。
中國儒學是一個歷史範疇, 它如同奔騰入海的黃河、長江一樣,伴隨著中國歷史的演進,也在不斷地豐富、充實和發展自己。在中國學術史上,儒學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儒學,指的就是先秦時代, 由孔子經子思到孟子的儒家學派及其學說。而廣義的儒學,則不僅指先秦的儒家及其學說,而且更包括在其後兩千多年的中國歷史上,接受儒家學說影響而爭奇鬥妍的眾多學說和學術流派。我們今天所討論的儒學,恐怕就是從廣義上來著眼的。事實上,倘若儒學僅僅是就先秦的儒家而言,而不是一個隨著歷史的演進而發展的、具有頑強生命力的學說,那么或許它早已成為歷史的陳跡,未必能引起今人如此濃厚的研究興趣了。因此,從廣義上說,不惟兩漢經學、宋明理學和清代樸學屬於儒學, 而且早在儒學形成時期百家爭鳴的諸子學說和其後中國化的佛學以及道家學說,乃至晚近風起雲湧的學術潮流,亦皆與儒學相互滲透,相互補充,從而共同推進儒學的發展。

作者簡介

陳祖武,男,1943年10月生於貴州省貴陽市。1965年7月畢業於貴州大學歷史系,1981年7月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系。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副主任、副所長、所長。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史哲學部委員,歷史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所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主任、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系教授、博士生指導教師。2009年11月被陳祖武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