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天說

中國古代一種宇宙學說,認為天是一個圓球,地則位於這個圓球的中間。天在不停地旋轉,日月星辰隨天運轉,轉到地平線之下就看不見了,這種見解比蓋天說更合理地解釋了天體的出沒。

基本介紹

早期的渾天說認為“天地各乘氣而立,載水而浮”(東漢張衡渾天儀注》),即天地之間上半充滿了氣,下半則充滿了水。到了北宋時代,張載提出“地在氣中”(《正蒙·參兩》),認為天地之間完全為氣所充滿。中國古代的渾天家並不排斥宇宙無限觀,漢代渾天說的代表人物張衡就主張“宇之表無極,宙之端無窮”(《靈憲》),認為球形的天球並不是宇宙的邊界,宇宙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都是無窮無盡的。渾天說對地球形狀持何種見解至今還有爭論,有些天文學史家認為中國古代的渾天家已認識到地球是球形的;但更多的人則持反對意見,認為中國古代的渾天家並未認識到這一點。
混天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